一听到日本两个字,从甲午战争到侵华战争,百年屈辱几乎承包一半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7 20:43 1

摘要:一听到“日本”两个字,中国人心里总会咯噔一下。不是因为寿司,也不是因为动漫,而是因为血与火。从甲午战争到侵华战争,百年屈辱几乎被它承包了一半。可别忘了,日本自己也不是生来强大,它也有过闭关锁国、被西方大炮敲门的窘境。

一听到“日本”两个字,中国人心里总会咯噔一下。不是因为寿司,也不是因为动漫,而是因为血与火。从甲午战争到侵华战争,百年屈辱几乎被它承包了一半。可别忘了,日本自己也不是生来强大,它也有过闭关锁国、被西方大炮敲门的窘境。

问题来了:一个国土远逊中国、人口仅达中国十分之一且资源匮乏的蕞尔岛国,缘何在短短几十年间,从备受欺凌之态摇身变为向邻国舞刀弄剑的军国主义国家?

黑船来袭,日本被迫开门

1853年的一个夏天,日本渔民们吓坏了:海平线上冒出四艘黑色怪物,喷着滚滚黑烟,炮口森冷,对着东京湾开了过来。这就是美国准将佩里的“黑船舰队”。

两百余载,日本深陷闭关锁国之境。仿佛被时光遗忘在静谧角落,无人料到,几艘铁船如命运的巨锤,轰然砸破这长久的沉寂,将其拖入新的历史旋涡。佩里甩下一句话:“一年之内开国,不然就开炮。”

那时候的日本,立刻吵成一锅粥:有人喊打(攘夷派),有人喊开门(开国派)。就像抄中国的作业一样——闭关锁国抄了中国,鸦片战争的下场也抄了中国。区别在于,中国被打得割地赔款,而日本吸取了教训,心里清楚:西方惹不起,只能低头。

于是,日本打开国门,和美国、英国、法国、俄国签下了一堆不平等条约。公平吗?不公平。但对日本来说,公平与否已经不重要了。真正的冲击在于,它那本就脆弱的经济与幕府权威,如遭雷霆一击,在刹那间土崩瓦解,化作齑粉。

天皇从吉祥物到真大佬

幕府摇摇欲坠,反而让“尊皇攘夷”的呼声越来越大。在历史转折的紧要关头,萨摩藩、长州藩等强藩审时度势,达成一致。他们齐心协力推翻幕府统治,将往日如“吉祥物”般的天皇从旧制桎梏中请出,推至权力核心。

这就是明治天皇上位的背景。别以为天皇是真正的救世主,他其实是萨摩、长州的招牌。没有天皇,藩阀推翻幕府就是叛乱;没有藩阀,天皇连一纸圣旨都没人理。这是一场权力合谋。

注意看日本前19任首相,15个都出自萨摩和长州,这就是铁证。其后,萨摩人掌控海军,长州人把持陆军,此二股势力挟制天皇。军队获上奏之权,得以越过内阁,直接向天皇陈情,左右朝局之势。日本的命运,从这时候开始被军人绑架。

西学东渐,贫富撕裂

明治维新时,提出三大振邦口号:富国强兵,壮国之威;殖产兴业,促经济荣;文明开化,启民智先。此三者,乃日本变革图强之关键指引,推动其迈向近代化。听上去很励志,操作起来却很魔幻。

政治上:废藩置县,把几百个藩国全改成天皇直属的县,彻底收回地方权力。社会上:废刀令、废士族俸禄,士农工商的等级体系全砸了,武士失去特权,一堆人心怀怨恨。经济上:土地私有化+统一货币税收,政府有了钱,农民却被逼得卖地进城,沦为工厂劳力。工业上:先靠国家大力办厂,后来低价卖给财阀。于是三菱、三井这些财阀崛起,既赚大钱,又帮政府修铁路、造军舰。

乍一看,日本似已驶入现代化的高速轨道。然而,平静表象之下,矛盾正悄然发酵,种种隐忧如同暗涌,在看似顺遂的发展进程中逐渐凸显。

资源缺口越来越大,煤、铁、石油几乎全靠进口。工业产能过剩,国内消费不起,只能向外找市场。底层农民工人长期贫困,旧士族失势,怨气越来越重。

这就意味着,维新之后的日本,表面繁荣,实际上内忧外患。怎么办?只能把矛盾往外甩。

福泽谕吉和“脱亚入欧”

就在这时候,一个叫福泽谕吉的人,给日本的对外扩张提供了理论支撑。他喊出一句话:“脱亚入欧。”

什么意思?就是“亚洲是落后的,尤其是中国和朝鲜这些恶邻,和他们走太近只会被拖累。要想文明,就要像欧美列强一样,去抢殖民地。”

更为讽刺的是,他竟将恶行粉饰得冠冕堂皇。声称日本对亚洲的侵略并非野蛮掠夺,而是所谓的“传播文明”,这般谬论实在荒唐至极。这套说辞,正好迎合了天皇政府的需要。既已具备实力,又滋生了矛盾,思想亦逐渐丰盈。此刻,万事俱备,所缺者,唯一场场战争以作验证耳。

岛木战争一胜,日本就发现:战争不光能转移矛盾,还能让天皇的权威爆棚。明治天皇本来只是个少年吉祥物,凭什么突然成了最高统治者?就是因为打赢了仗,萨摩和长州愿意把功劳分给他。

这套模式很快被复制:

甲午战争打赢中国,赔款+台湾到手。日俄战争打赢沙皇,震惊世界,日本正式挤进列强俱乐部。九一八事变吞下东北,进一步扩张。全面侵华后,制造南京大屠杀,战争狂热彻底释放。

军部和天皇一唱一和,绑架整个国家走上了军国主义的死路。

日本的崛起看似光鲜,但本质是“以邻为壑”。它不是靠改善民生,不是靠提升内需,而是靠抢别人的土地、掠夺别人的资源、奴役别人的人民。

这样的崛起,必然带来反噬。1945年,日本自己被战火烧成焦土,广岛、长崎被原子弹点名,帝国梦彻底崩塌。

日本的故事告诉我们:危机感可以成为崛起的动力,但如果选择错了方向,就会变成整个民族的灾难。真正的强大,绝非以践踏他人为阶,踩着累累尸骨堆砌所谓的“辉煌”。而是心系国民,营造安稳之境,令百姓皆能安居乐业,共享岁月静好。日本没做到,所以它的军国主义扩张必然以惨败收场。

参考信息源:

安德鲁·戈登:《日本现代史:从德川时代到现在》

马克·拉维纳,《最后的武士:高森西吾的生活与战斗》

来源:室内设计谈单技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