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四月,中国原创番剧《凸变英雄X》上线。《凸变英雄》是一款横跨动画、影视等平台的大型IP,而系列最新作《凸变英雄X》则更是IP的集大成之作。
文丨齿轮儿 审核丨菜包
排版丨鹿九
导语
今年四月,中国原创番剧《凸变英雄X》上线。《凸变英雄》是一款横跨动画、影视等平台的大型IP,而系列最新作《凸变英雄X》则更是IP的集大成之作。
本次动画由bilibili、哔梦出品,李豪凌导演执导,而且还是中日双方联合制作的结晶。日方合作伙伴是日本索尼音乐娱乐公司旗下、曾出品过《魔法少女小圆》、《空之境界》《Fate/Zero》等作品的Aniplex。他们不仅亲自操刀了这部作品的音乐制作和日语配音,还负责了《凸变英雄X》的全球发行。
值得一提的是,《凸变英雄X》也是Aniplex首次作为联合出品方,全流程深度参与中国原创动画,更是直接实现了国漫前所未有的、“首播即全球同播”的壮举
靠着李豪凌导演特色的“矛盾”感剧情,与国内动画创作者倾力打造的瑰丽演出,《凸变英雄X》第一季尚未完结时,就俘获了全球数千万粉丝的心。
尤其在近几集的剧情中,原本相对独立的多条叙事线集中交汇,各种信息爆发式地充实了整个世界观,大把伏笔正在被快速回收。
(从评论区的史官总结,能同时看出
世界观的宏大和观众们的热情)
也是在这个节点,情报姬有幸采访到了《凸变英雄X》剧情原作与总导演——李豪凌,以及安尼普上海总经理兼本次项目的日本制作团队首席制作人——黑崎静佳,和他们分别聊了聊创想、制作和未来。
有少量剧透内容。
一、创想:英雄的能力与枷锁
对于李豪凌这个名字,不同的观众也许会有不同的认知。
从《撸时代》、《馒头日记》、《中国惊奇先生》、《从前有座灵剑山》这些早期的优质国创,到《天官赐福》、《仙王日常》、《时光代理人》等新时代爆点……他几乎是从国漫最蛮荒的阶段一路走来,执导过的作品用报菜名都能介绍半天。
(如天官赐福在B站单平台已有6.7亿次播放)
而在李豪凌这些形形色色的执导作品中,《凸变英雄》也许依然能算最独特的一脉。该系列最早脱胎于2015年的《2B英雄》,在若干次被迫或主动的调整更改后,成了后来我们熟知的《凸变英雄BABA》。
这无疑是一部相当“神人”的作品,主角伢叔是个带着女儿生活的帅气单亲爸爸,却因为无比荒诞的原因——此刻全地球只有他一个人坐在马桶上,因此获得超能力,成了保卫地球的丑陋英雄。
就是这样一部抽象到搞怪的作品,却在铺垫了十一集的无厘头搞笑后,用最后一集迎来了诡叙爆发,一口气收割走了近亿人的眼泪。
最为巧思的是在当时的创作环境中,对超级英雄的调侃和解构比比皆是,很多创作者都在做着“反英雄”,向上探讨超英系统的权责内核。而《BABA》选择了再反其道而行,开头大肆强调力量和责任,却用了微末但震撼人心的温情做收束。
“最早的原创更偏向灵感来源于生活。因为当时自己正在经历作为父亲的转变,所以才有了那个故事。”
提到自己的早期作品时,李豪凌导演如此说道。
在2018年的《凸变英雄LEAF》中,一些更深入的思考开始萌芽。
高中少女花语叶穿越异世界,靠着身上的衣物作战打怪。仍然是无厘头的异世界超能力叙事,但明显可以看出的是,李导不仅把执笔内容换成了更细腻的少年心事,探讨范围也由孩子的童年视角出发,扩展到了对部分社会影响的解析。
很多人对这部动画的结局颇有微词,认为太过现实压抑的BE(坏结局),和前面热血温馨的少年风格割裂感太强了。
对此,我很难找到一个折中的思考路径。如果大家期待像《BABA》一样的亲情战胜现实,《LEAF》确实未能延续这种浪漫主义;但相对的,如果想要去探讨与解析社会问题的前提下,再选择像传统的日式RPG故事那样,砍翻魔王拿到宝藏的理想化叙事也实在不妥。
《凸变英雄LEAF》和李豪凌导演,同时在现实和二次元的夹缝中遭遇了挑战。理想主义的美好与正视社会讨论之间产生了矛盾。最终,他选择了一个被观众吐槽为“机械降神”的结局。
但以我现在的角度来看,当时无论怎样决策,选择的艰难和观众的不满大概都还是会出现。
不过结局的矛盾选择,并不妨碍《LEAF》在当时的环境下,仍然是一流规格的国漫创作,无论从制作水准还是立意思考,都已然走在了行业最前列。
当然,也更不妨碍李豪凌继续创造。在新两部《凸变英雄》中间的六年,他陆续执导出了《天官赐福》、《时光代理人》等超人气国漫,这些此前此后的经验和思考,都在《凸变英雄X》中得到了体现。
《BABA》是讲的是父女间的亲情羁绊,《LEAF》是童年玩伴为架构的友情,到了如今《凸变英雄X》,世界观和探讨模式再次全面扩张,干脆做成了一个以十位英雄为中心的群像剧。
当问及导演李豪凌,为什么选择了这么大的跨度,从“小团体”式的主视角叙事,直接扩展到了更偏向世界观构造的群像叙事。我以为李导演会先说灵感的契机,结果他却给了我意想不到的回答:
“在我们能力尚可的时候,可以把格局世界观做大一点……积累到现在,想去挑战更大世界观,去承载更大量的信息量的内容。”
这是一个相当自信且有抱负的答案,也可以说是他在动画行业一直以来的行事方针。
无疑,这次《凸变英雄X》的设定相当新颖且接轨现实。最直观的就是“信赖值”系统——一个英雄在大众心中的信任度,直接和他的强弱挂钩,可以影响甚至决定他的能力。
信任可以为英雄提供能量,观众的掌声和赞美,会让他们更强大;但这份信赖也是枷锁,越被推上神坛,就越不能犯错。
比如一位救火英雄,在火场中支撑了一堵塌墙数个小时,只为拯救下面的小女孩。他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自述心中只有一个想法:不能倒下。这段采访引发了无数观众的共鸣,让他的信赖值飞速攀升,还获得了“英雄不倒”的名号。
不倒从此成为了最坚强的铁血汉子,永远矗立在战场上,无论面对怎样的强敌,都不会有分毫怯意。
但这也带来了诸多不便,他无法蹲下、坐下,连弯腰都弯不下去太多,晚上也只能站着睡觉。
“你越被捧得高,越没办法做之前对你‘不匹配’的事。”
李导演笑称,这其实和社交网络时代的偶像困境如出一辙,告诉我信赖值真正的灵感来源,其实是个很偶然的想法:“我既是一个内容创作者,也是当下的信息接收者,忽然有一个瞬间我开始思考,这两个身份都是我的重要信息来源,那么其中哪些是我自己的想法,哪些是互联网灌输给我的呢?”
《凸变英雄X》的故事正是以信赖值为核心展开,普通人可以通过拯救他人的决心成为英雄,英雄可以用善举获得瞩目强化自身。
但反过来讲,哪怕不具备这些特质,仅靠包装和造势,只要能有热度并让人相信,就也能获得力量。在《凸变英雄X》的世界观中,英雄们大多都会加入经纪公司,这些公司会帮英雄们宣传,增强他们的竞争力;也会顺应热度,把昙花一现的草根捧成真正的英雄。
甚至可以做到信赖值的转嫁,只要能让观众们相信,就能在现实中成真。
比较有趣的是,这种明星带来的信赖关系似乎突破了第四面墙,从剧中的设定延伸到了现实之中——很多观众都坦言,自己确实是奔着声优来看的。
不得不说,《凸变英雄X》在声优方面确实豪华到爆表。尤其是索尼亲自操刀的日语版配音,从咖位到配音特点考虑得事无巨细,黑崎制片人在接受采访时也决心十足,“既然是十位英雄,那声优也要集结十位‘英雄级’的人。”
在《凸变英雄X》的项目中,Aniplex在音声方面投入了大量专业资源,包括音乐制作、配音与本地化等多个环节,还组建了由多位制作人组成的专门团队,分别担任音乐制作人、宣传制片人、本地化制作人等。
因此在我看来,这套阵容不仅是“豪华”,更是“战略性”。和更看重整体投入和IP影响力的国内相比,在日本市场中,声优才是观众的第一道信任感。
“我们希望日版观众一听到这些名字,就会意识到这是一部值得投入的作品。”黑崎制片人如是说道,她这次的身份是Aniplex日本团队首席制作人,负责了资金筹措、商业模式策划等多个方面。
这也是Aniplex团队主动推动、资源整合的结果。如果没有索尼的资源调动和判断力,《凸变英雄X》确实很难在一开始就进入如此高规格的声优制作班底。
于是我们看到了由花泽香菜配音的女王,松冈祯丞配音的大小强。这一票熟悉的名字,让日版追番也成了一种福利。
笔者在采访之前,又专门去看了一遍日文版。第一感觉肯定是伏笔串联起来的豁然贯通,而第二重震撼,就是日语版配音和国语版的形神侧重。可以说,日版配音给我一种平行世界的感觉,既保留了导演原本想要的感觉,也同时赋予了角色另一层特质。
比如人气非常高的英雄奈斯,国内版的配音会更成熟、更有社会阅历一点,他是和信赖值纠葛最重的角色,既有深层次的经历和理解,也同时印证了信赖值系统的正反两面。
而在日版配音中,奈斯的声线则会根据剧情位置的不同,表达出了丰富的层次感。就目前的剧情来说,还是以更热情的口吻面向大众,但随着倒叙时间线带来的立场改变,他会用更年轻感的声音来表现脆弱与坚强之间的张力。
黑崎制片人对配音区别印象最深的,是还没有正式上线本篇的英雄“阿虎”,这是一个以忠诚为力量来源的狗狗英雄。就PV预告来看,它作为英雄时的身材每次都不一样,但在主人面前,永远是憨态可掬的可爱狗狗。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也许可以一窥双方选角的侧重点:中方比较看重角色的重点特色,对待阿虎比较成熟稳重的设定,选择了声线稳重的张福正老师负责,他也是《双城之战》中的杰斯配音;
黑崎制片人所代表的日方,更看重“阿虎在弧光部分所爆发出的热血感”,因此找了更多变的山寺宏一担任阿虎的配音。观众对他最熟悉的角色,应该是《龙珠超》中的比鲁斯和《刀剑神域》的茅场晶彦。
说回剧情,《凸变英雄X》到了第一季即将完结的关键节点,各种伏笔也在一点一点被挖掘出来。
我半开玩笑地问李导演,这次还会不会给大家来个“劲爆尾杀”,在结尾搞个大逆转,或者一口气连发数把刀子。
他当时的回答是:“我们下一步会探索‘台上战斗由台下智斗决定’的方向,让舆论和关系网络真正影响战局。”
但是现在仔细想了想,李导演好像没有正面否定我的问题……
二、制作:敢想敢做、不遗余力
光有好的设定和想法,还不足以解释为什么这部番能被Aniplex选中,并放到全球发行的阵容里,真正的决定性要素,我想是李豪凌导演十数年的幕后经验。
早在《凸变英雄X》正式上映之前,绘梦动画就已经和索尼音乐日本旗下的Aniplex有过多次合作了。例如《天官赐福》的日语版配音,就是由他们进行负责,邀请了福山润、子安武人等重量级CV进行工作。
也是因为这些合作过往,黑崎制片人对李导演打出了很高的评价,这也是她决定《凸变英雄X》合作的原因之一。
“李导演本人和我们有过多次愉快的合作,对日本的动画制作体系非常熟悉,我们不光互相信任,还能在很多环节省去磨合的时间。”
作为一部面向全球观众的超级英雄番,画面和表现力同样重要。
《凸变英雄X》选择了2D与3D融合推进,根据不同的需求时刻随时切换,保证了高潮时画面的多样性和冲击力。
我曾一度担忧,这种方式会不会很难把控变化的度,在宏大场面上容易显得杂乱。换句话说,技术问题不是最难的,难的是如何让两种表现形式在长片中保持统一审美,不让观众出戏。
但就后续的发展来看,似乎完全是杞人忧天。绘梦在工程调配上给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将各种风格搭配地恰到好处,无论是剧情时的情绪渲染,还是打斗场面的酷炫张力都兼顾到位。
李豪凌导演对此颇感骄傲:“国内外的接受度都比我想象中要高不少,我们在高兴之余也是松了口气”。
而在工序方面,他认为最正确的决策是在PV 阶段就磨顺了流程,比如哪些部分用 2D,哪些部分用 3D,哪个阶段进行合成,都是提前做好了设计才开工。
听上去好像是一句正确的废话,但在现阶段尚未完全成型的国漫市场来说,规范化确实是需要努力的方向。
中日团队的分工与沟通,同样延续了此前的高效和默契。黑崎制片人在回答中提到:“一开始就明确了日方/中方各自负责的部分,所以制作过程中基本没有混乱。”
不过她也坦言,术语差异是个难点,尤其是在音乐和音效的沟通上,“光是BGM各种用词的理解就不一样”,最后只能靠高频沟通来磨合。
不过,当被问到“最棘手的部分在哪”时,黑崎制片人几乎秒回了一句:全球同步发行的节奏压力。
《凸变英雄X》在日本的首映本来是放在午夜档,但在Aniplex方的大力争取之下,最终挤进了“周日早晨档”(曾是《海贼王》首播)的黄金时段。
也是因为如此,作品必须对部分暴力画面做出删减或调整。黑崎说得很直白:“审查更严,有些镜头必须舍弃或修改。”
制作压力同样巨大,为了保证北美能同步上线,制作组必须更早交付完整成片给海外团队做配音和本地化。这种“时间线前置”的压力,也让中日团队在排期上不得不硬着头皮加速。
以现在的结果来看,《凸变英雄X》是一次首发即爆火的成功合作,但哪怕在双方如此丰富的经验下,却也不是一次轻松的跨国合作。
它是一次对国产动画出海流程工序实打实的全方位考验,也是日后每个有野心的国漫IP必然面对的问题:在技术、流程、审查和市场的多重要求下,如何在保持作品的完整度和风格统一的情况下让全世界观众接受?
三、未来:从作品到行业的下一步
聊到这里,就不得不把视角再拉远一点,从《凸变英雄X》作为起点,来对比一下国漫在全球动画产业中的位置了。
黑崎制片人用了一个很形象的说法:“中国当前的制作思路,更像在整体性推动动画的工业化进程;日本的动漫制作,则更像在打磨各自的工艺品。”
在她看来,中国动画在技术和制作上已经达到很高水准,并且在一些新领域表现出强劲的速度与潜力;而日本团队则更注重原创题材和故事的长期孵化。两者方向有所不同,在这次《凸变英雄X》的配合中正好形成互补。
李豪凌导演的观察也印证了这一点。他认为,中国动漫市场最大的优势,其实在于游戏和真人影视的人才与技术不断涌入动画行业。
不管是利用引擎、动作捕捉还是创作者引入,中国动漫行业几乎吸收了一切泛ACG的思路和经验,这些“外援”让国产动画的工业化进程提速不少。
问题也随之而来。庞大的技术和跨界经验,确实让国漫的“地基”越来越牢固,足以搬起大砖飞快砌墙。但与此同时,它也容易让作品陷入“拼装感”:外部元素多、内核却不足,剧情上不去,再华丽的外壳也缺乏灵魂。要真正突破,还得靠故事本身。观众追番,最终还是为了能被打动,能找到共鸣。
而《凸变英雄X》正是这样一次尝试。它既延续了本土创作者的表达(比如奈斯的“信赖值困境”这种带有社会投射的设定),也接入了全球观众都能理解的命题——“当你被推上神坛,你还能不能保持自我?” 这是超越国别的主题,不论你在中国、日本,还是在北美看这部作品,都能感受到其中的张力。
这也是为什么Aniplex会选择深度合作。黑崎制片人在采访中说:“我们不仅要把日本动画介绍给世界,也希望和全球的优秀创作者携手,共同探索新的表达与传播方式。”
这意味着在日方眼中,中国动画早已是全球动画舞台的重要一员,双方站在了同一水平,互相发挥着自己的长处。一方面中国有规模化的制作能力和庞大的观众基础,另一方面日本有国际化的渠道和行业经验,彼此互补,让《凸变英雄X》这样的作品得以第一时间面向全球观众。
她把《凸变英雄X》称作一次“新模式”的验证——中国创作团队和日本发行团队的精诚合作,让作品实现了首播即全球播的壮举。
从作品到行业,这条路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国动画的“工业品”属性,短期内可能依旧主导大部分作品的走向。但只要有越来越多像《凸变英雄X》这样的突破,就能逐渐形成原创与工业并行的生态。
未来某一天,当中国动画能同时拿出“速度”与“故事”,既能保证流水线的效率,又能产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经典,那才是真正的成熟。
至少,现在的《凸变英雄X》,让我们看到了这种可能性。它不是完美的答案,但它已经是一场正面突破。对观众来说,这是一部值得追的新番;对行业来说,这是一种方向感——中国动画,正在真正走向全球。
结语
采访的最后,李豪凌聊起了个人经历。他说自己入行其实有点偶然:“大学毕业时,正好对门有一家动画公司,就过去入职了。”
但真正让他走上创作者之路的,是学生时代看过的《最终兵器彼女》。那部作品给了他极大的触动,所以当看到动画公司在招人时,他几乎没有犹豫,就直接推门而入。
也许正如黑崎制片人所说:“现在只是一个开始,希望以后能有更多像这样走向世界的作品。”
无论是导演、制作,还是支持陪伴着的每一个观众,我们最初被动画打动的理由往往都很简单——它能替我们讲出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心绪。可能是孤独,也可能是热血,但总有一种情感能精准击中自己。
而《凸变英雄X》在做的事情,也许正是把这种情感,从一个人的共鸣,放大到整个世界的舞台。
也欢迎大佬找姬投稿哦~ 投稿邮箱:crsq477@163.com
来源:情报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