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元前 200 年:白登之围,刘邦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山,后采取和亲政策。
西汉(公元前 202 年 - 公元 8 年)
公元前 202 年:刘邦称帝,建立西汉,定都长安。
公元前 200 年:白登之围,刘邦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山,后采取和亲政策。
公元前 195 年:刘邦去世,吕后开始专权。
公元前 180 年:吕后去世,周勃、陈平等平定诸吕之乱,拥立汉文帝刘恒即位。
公元前 154 年:七国之乱爆发,汉景帝派周亚夫平定叛乱。
公元前 141 年:汉武帝刘彻即位。
公元前 138 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 134 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公元前 127 年:卫青率军收复河南地,设朔方郡。
公元前 121 年:霍去病两次出击河西,大破匈奴,设立河西四郡。
公元前 119 年:漠北之战,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 118 年:汉武帝开始推行盐铁专卖政策。
公元前 104 年:落下闳等制定《太初历》,确立以正月为岁首。
公元前 91 年:巫蛊之祸爆发,太子刘据自杀。
公元前 87 年:汉武帝去世,汉昭帝即位,霍光辅政。
公元前 74 年:汉昭帝去世,霍光拥立刘贺为帝,后废黜,改立汉宣帝刘询。
公元前 60 年:设立西域都护府,郑吉为第一任都护。
公元前 48 年:汉元帝即位,昭君出塞。
公元前 33 年:汉元帝去世,汉成帝即位,外戚王氏开始专权。
公元 8 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新朝(公元 8 年 - 23 年)
公元 9 年:王莽推行一系列改革,包括土地国有、币制改革等。
公元 17 年:绿林起义爆发。
公元 18 年:赤眉起义爆发。
公元 23 年:昆阳之战,刘秀大败王莽军队;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被杀,新朝灭亡。
东汉(公元 25 年 - 220 年)
公元 25 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建立东汉。
公元 36 年:刘秀统一全国,史称 "光武中兴"。
公元 57 年:汉明帝即位。
公元 73 年:班超出使西域;窦固击败北匈奴。
公元 79 年:白虎观会议召开,讨论五经异同。
公元 92 年:汉和帝与宦官郑众等合谋,诛杀窦宪,宦官开始专权。
公元 105 年:蔡伦改进造纸术,献于汉和帝。
公元 132 年: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
公元 166 年:第一次党锢之祸。
公元 169 年:第二次党锢之祸。
公元 184 年:黄巾起义爆发,张角兄弟领导。
公元 189 年:董卓入京,废少帝,立汉献帝;各地诸侯讨伐董卓。
公元 190 年:董卓胁迫汉献帝迁都长安。
公元 192 年:王允、吕布诛杀董卓;李傕、郭汜之乱。
公元 196 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许昌,开始 "挟天子以令诸侯"。
公元 200 年:官渡之战,曹操击败袁绍。
公元 208 年: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大败曹操。
公元 220 年:曹丕称帝,建立魏国,东汉灭亡。
科技文化成就:
西汉:《史记》由司马迁撰写完成;《淮南子》成书。
东汉:《汉书》由班固编撰;张衡发明浑天仪;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华佗发明麻沸散,创五禽戏。
造纸术:蔡伦改进造纸工艺,推动文化传播。
天文历法:落下闳等创制《太初历》;张衡提出 "浑天说"。
医学:《黄帝内经》成书;张仲景确立辨证论治原则;华佗在外科和养生方面有突出贡献。
数学:《九章算术》成书,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农学:氾胜之著《氾胜之书》,总结农业生产经验。
重要制度与政策:
察举制:汉武帝时期确立,成为汉代主要选官制度。
盐铁专卖:汉武帝时期开始推行,加强中央财政收入。
均输平准:汉武帝时期桑弘羊推行的经济政策。
刺史制度:汉武帝时期设立,加强对地方的监察。
西域都护府:汉宣帝时期设立,标志着西域正式纳入汉朝版图。
重要起义与叛乱:
绿林起义:公元 17 年爆发,推翻新朝统治。
赤眉起义:公元 18 年爆发,后被刘秀镇压。
黄巾起义:公元 184 年爆发,张角兄弟领导,动摇东汉统治基础。
七国之乱:汉景帝时期,吴王刘濞等发动的叛乱。
巫蛊之祸:汉武帝时期的政治动乱,太子刘据自杀。
重要外交与民族关系:
张骞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交流。
昭君出塞:汉元帝时期,王昭君远嫁匈奴呼韩邪单于,促进汉匈和平。
班超经营西域:东汉时期,班超长期驻守西域,巩固汉朝对西域的统治。
汉匈战争:两汉时期与匈奴的长期战争,影响深远。
西域都护府设立:标志着汉朝对西域的正式管辖。
重要经济政策:
休养生息:汉初实行的经济政策,恢复社会生产。
盐铁专卖:汉武帝时期开始推行,国家垄断盐铁生产销售。
均输平准:汉武帝时期推行的经济政策,调节物资运输和价格。
算缗告缗:汉武帝时期打击富商大贾的经济措施。
新朝改革:王莽推行的一系列经济改革,包括土地国有、币制改革等。
重要文化思想:
汉初黄老思想:汉初统治者推崇的治国思想。
独尊儒术:汉武帝时期确立的思想政策,影响中国两千余年。
今古文经学之争:汉代儒学内部的学术争论。
谶纬之学:汉代流行的宗教神秘主义思想。
王充《论衡》:批判谶纬迷信,提倡唯物主义思想。
重要人物:
刘邦:西汉开国皇帝。
汉武帝:雄才大略,推行一系列改革,拓展疆域。
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探险家。
董仲舒:提出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司马迁:撰写《史记》,开创纪传体通史。
刘秀:东汉开国皇帝,开创 "光武中兴"。
班超:经营西域,巩固汉朝边疆。
蔡伦:改进造纸术,对文化传播做出重要贡献。
张衡:发明地动仪,在天文、数学等领域有突出贡献。
张仲景:医学家,著《伤寒杂病论》,被尊为 "医圣"。
华佗:医学家,发明麻沸散,创五禽戏。
王充:思想家,著《论衡》,批判迷信思想。
班固:史学家,编撰《汉书》,开创断代史体例。
落下闳:天文学家,参与制定《太初历》。
霍光:汉武帝时期重要大臣,昭宣时期辅政。
重要著作:
《史记》:司马迁著,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汉书》:班固著,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太初历》:落下闳等制定的历法,影响深远。
《伤寒杂病论》:张仲景著,中医经典著作。
《论衡》:王充著,批判迷信思想的哲学著作。
《淮南子》:淮南王刘安组织编撰的综合性著作。
《氾胜之书》:氾胜之著,汉代农书。
《九章算术》:汉代数学著作,标志中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
《盐铁论》:桓宽编撰,记录盐铁会议的重要文献。
《方言》:扬雄著,中国第一部方言学著作。
重要科技发明:
造纸术:蔡伦改进,对世界文明做出重要贡献。
地动仪:张衡发明,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器。
浑天仪:张衡改进,用于天文观测。
麻沸散:华佗发明的麻醉剂。
水排:杜诗发明的水力鼓风装置,用于冶铁。
耧车:汉代发明的播种工具。
提花机:汉代发明的纺织机械。
炒钢技术:汉代发明的炼钢方法。
瓷器烧制技术:汉代得到发展。
深井钻探技术:汉代用于开采盐井。
重要考古发现:
马王堆汉墓:出土大量珍贵文物,包括帛书、帛画等。
满城汉墓:出土金缕玉衣等重要文物。
居延汉简:发现大量汉代简牍,提供重要历史资料。
海昏侯墓:出土大量汉代文物,包括金器、竹简等。
汉长安城遗址:西汉都城遗址,反映汉代城市规划。
洛阳汉魏故城:东汉都城遗址。
丝绸之路遗址:反映汉代对外交流的重要遗迹。
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反映汉代社会生活的重要艺术资料。
南越王墓:出土大量汉代岭南地区文物。
悬泉汉简:发现于甘肃敦煌,记录汉代边防和邮驿制度。
两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奠定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基础,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来源:棱镜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