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际安全和政治生态的不稳定,使全球经济面临严峻挑战,欧洲重型商用车销量一季度下滑16.6%,公路运输行业正遭遇极大危机。
斯堪尼亚裁员750人,“公路之王”如何应对行业寒冬?!
失业君小编 | 文
Cedé Joey | 公共图库图
国际安全和政治生态的不稳定,使全球经济面临严峻挑战,欧洲重型商用车销量一季度下滑16.6%,公路运输行业正遭遇极大危机。
9月1日,瑞典卡车制造商斯堪尼亚宣布调整组织架构,并在瑞典发出涵盖750个岗位的裁员通知。作为有“公路之王”美誉的商用车巨头,斯堪尼亚的此次裁员是其应对行业形势变化的表现。
斯堪尼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克里斯蒂安·莱文表示:“我们的世界正因技术发展、区域化和新的市场形势而迅速变化。为了在未来保持强大,我们需要适应这些变化。”
斯堪尼亚此次裁员主要集中在两个关键部门:人力资源、人员与文化部门裁员约400人,商业部门裁员350人。
这次重组是斯堪尼亚应对市场变化、技术进步的举措之一,目的是抛弃冗杂组织,轻装上阵奔赴未来。莱文称这是一个“艰难但必要的决定”,旨在增强斯堪尼亚的竞争力,并继续引领向可持续运输系统的转变[citation:1。
此次裁员并不是斯堪尼亚近年的首次人员调整。2020年新冠疫情初期,斯堪尼亚就曾估计全球员工数量比需要多5000人左右,并计划进行大规模裁员。
斯堪尼亚此次裁员发生在欧洲商用车市场整体下滑的背景下。2025年第一季度,欧洲共注册7.29万台GVW>3.5T的商用车,与2024年同期相比下滑了16%。其中,GVW>16T的重型商用车销量下滑最为显著,较去年同期降低了16.6%,这凸显了公路运输行业正遭遇极大危机。
市场低迷不仅影响斯堪尼亚,整个行业都在经历艰难时期。戴姆勒卡车启动了“Cost Down Europe”成本削减计划,约28,000名生产、管理、开发和销售员工受到影响。
据传拓集团年报显示,2024年传拓整车销量33.4万辆,同比降1%,但其销售收入突破475亿欧元,增长1%。调整后营业销售回报率为9.2%,较2023年上涨0.6个百分点。
斯堪尼亚作为传拓旗下销量比重最大的品牌,2024年卡车销量约9.6万辆,同比增长5%。然而,斯堪尼亚年产能瓶颈是十万辆,但客户需求远超这个数。
斯堪尼亚在未来卡车智能技术的发展上却稍显滞后。目前,它是七大欧卡品牌中唯一一个尚未实装卡车电子后镜的品牌。
此外,其电动卡车产品与NorthVolt深度捆绑,而NorthVolt的混乱复杂情况为斯堪尼亚的未来发展埋下了隐患。
当欧洲市场面临挑战之际,斯堪尼亚正在将更多注意力转向中国市场。斯堪尼亚在江苏如皋累计投资20亿欧元建厂,这是其集团历史上单体投资最大的工厂。如皋工厂年产能锚定在5万辆,相当于斯堪尼亚全球现有产能的一半(2024年斯堪尼亚全球交付约10万台卡车)。该工厂将于2025年第四季度正式投产。
斯堪尼亚首席执行官克里斯蒂安·莱文确认,如皋工厂的至少一半产量将直接出口,目的地不是欧洲,而是日本、韩国等市场。斯堪尼亚亚洲工业运营总裁Ruthger de Vries表示:“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卡车市场,相当于欧美市场总和。中国也是技术发展最快的国家,斯堪尼亚要成为中国技术爆炸红利中的一员。”
失业君小编观察到,面对行业挑战,当前全球卡车制造商纷纷开启了“抱团取暖”模式。日野汽车与三菱扶桑的合并、五十铃与沃尔沃签订战略联盟协议等举措,均反映了这一行业趋势。
斯堪尼亚的母公司——传拓集团也顺应潮流,成立了集团研发部门,整合斯堪尼亚、曼恩、万国卡车以及大众卡客车的约9000名研发人员。
这些合并动态无疑为未来发展铺平了道路,使企业能够直面未来物流行业的机遇与挑战。通过整合研发力量,企业能够实现品牌协同、技术共研共享,缩短研发周期,降低成本。
斯堪尼亚2020年就曾因疫情危机计划裁员5000人。
如今,他们在瑞典的750人裁员只是全球商用车行业震荡的一个缩影。戴姆勒卡车影响28000人的成本削减计划、传拓集团整合9000名研发人员,都预示着行业正面临深层变革。
降本增效、抱团取暖成为行业关键词。
斯堪尼亚在中国如皋的20亿欧元投资和一半产量出口的计划,可能是其突破重围的关键棋子。Ruthger de Vries坦言:“在中国,为中国,也为出口。”
议
网友热议
@lucy莎莎玦(IP沪):
欧洲卡车市场下滑16%,这不是斯堪尼亚一家的问题。戴姆勒也在裁员,整个行业都在过冬。抱团取暖可能是唯一出路。
@留大壮996(IP鄂):
听说斯堪尼亚是七大欧卡品牌中唯一没有电子后视镜的?技术落后就要挨打,这次裁员应该只是开始。
@PengFeimao(IP苏):
在中国建厂然后出口到日韩,斯堪尼亚这步棋下得妙!既利用了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又避免了欧洲市场衰退的影响!
@小型阅读家(IP鲁):
公路之王也顶不住了?还记得2020年他们说要多裁5000人,这次750人可能只是开胃菜。行业寒冬才刚刚开始。
@Galaxy何溪(IP渝):
瑞典的高福利高成本模式正在反噬制造业。相比之下,斯堪尼亚在中国如皋建厂是明智之举,那里的产业链配套和成本优势明显……
@UnionWatcher(IPHK):
从卡车司机角度看,斯堪尼亚的车确实好开,但电动化转型太慢了。这次重组要是能加快新技术研发,对行业也许是好事。
最后一条,
运输市场在缩减!
来源:汉语言文学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