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师范大学多名师生出现呕吐、腹泻症状,多名学生表示自来水之前有黑色杂质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7 00:12 1

摘要:9月5日,沈阳师范大学学生王诗雨住院第三天,高烧仍未退。过去几天,她陆续出现呕吐、腹泻、骨头疼、头晕等症状,体温最高达到38.9℃。类似的情况并非个例,该校多名师生也出现了相似症状。

9月5日,沈阳师范大学学生王诗雨住院第三天,高烧仍未退。过去几天,她陆续出现呕吐、腹泻、骨头疼、头晕等症状,体温最高达到38.9℃。类似的情况并非个例,该校多名师生也出现了相似症状。

9月1日新生开学讲座中,李媛发现辅导员和助导老师频繁询问学生是否出现肚子疼或者其他身体不舒服的状况。她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下午,自己就开始难受想吐,从晚上11点到凌晨2点半呕吐了四回,早上睡醒后又开始腹泻,拉了六七回。

李媛告诉记者,她所在宿舍除了一名不在校内居住的同学没有出现症状外,其余室友全部“中招”。她的男友送她开学在学校食堂吃饭后,也出现了症状。

社交平台上,也频繁出现沈阳师范大学学生反映出现腹泻、呕吐、发烧等症状的帖子。9月3日晚,学校通过各班级群发布了《致全校师生的一封信》,称学校已启动应急响应,采取治疗措施并进行检测溯源。9月2日,沈北新区疾控中心检测结果显示:患病学生样本中检出诺如病毒阳性;目前,已有专业医疗队伍进校开展工作。

多位学生在班级群里看到的校方发布的《致全体师生的一封信》。 受访者提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科主任李侗曾推测,此次集体感染可能源于水网被诺如病毒污染,感染者的呕吐物、排泄物中都可能存在诺如病毒。

他表示,诺如病毒以呕吐、水样腹泻为主要症状。粪便检查可以作为进一步确诊的依据。

刘奇告诉记者,他在9月2日在医院做的检测报告显示,血液中白细胞数目和中性粒细胞数目显著升高。

刘奇的检验报告单。受访者提供

李侗曾解释,急性肠胃炎或者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感染都有可能在急性期出现白细胞高、中性粒细胞升高的现象。

刘奇称,虽然他居住的学校北区情况较轻,但整个校区都被波及,在他就诊当天,有数十位同校同学在他就诊的医院接受治疗。甚至,外校和周边居民也有人“中招”。现在他点外卖,只敢点两公里外的商家。

住在南区的晓楠这几天在南区食堂吃饭时,发现“食堂人数创新低”,外卖量激增。宿舍门外停着几辆救护车,但他没看到有学生被抬上救护车。

李媛所在的东区,是此次事件的“重灾区”。李媛表示,目前周围同学能想办法出去的都已经离校居住,改上网课。出现症状后,李媛住进了朋友家。她告诉记者,东区宿舍自2日晚停水至今,学校开来了8辆供水车,并发放了桶装水和塑料桶,供同学们烧开饮用和冲洗厕所。

李媛回忆,8月30日,她在东区食堂吃了饭。返校时打开水龙头发现有黑色杂质,她就没有喝,但刷牙时吞下去了一点。9月1日,她喝了校内茶饮店的一杯饮料,此外再也没吃过校内食物。

采访中,多位沈阳师范大学学生表示,学校的水质出现异常已经不是首次。刘奇称,入校时他们就被前辈告知,学校的自来水尽量只用来洗漱,所以一直以来他都自己买桶装水,“自来水一烧都是水垢”。

本科和研究生都就读于沈阳师范大学的李媛回忆,以往每学期开学回到宿舍,打开水龙头都会有黑色杂质,或是水发黄,“把洗脸巾包到上面,两分钟就黑了”。她表示,就算是清水盛盆里,也会有黑色的渣渣,因此在校她都是买桶装水喝。同学在群里的反映,通常由楼长负责回应,而给出的解决办法就是“把水开小一点,开一晚上就好了”。晓楠也证实,东区学生经常在校园墙和朋友圈抱怨水质问题,水和网传的“石油”一样都是黑色的,但一般“放一放”就好了,类似情况在开学时尤其常见。

该校位于东区的学生8月收到的关于用水的提示。 受访者提供

学生于25年2月开学收到的用水提示。 受访者提供

记者拨打沈北水务公司电话,工作人员告知,沈阳师范大学为自备井,供水不归他们管理。9月5日傍晚,记者拨打了该校医院负责接待校内诊疗的电话,确认网传大量学生腹泻的情况属实。接线人员表示,来看病的学生很多,院方医疗资源足够,具体感染源则需根据学生抽血化验后,由医生根据检验报告做出判断。

李侗曾指出,针对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应当及时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在学校这样的场合,对疑似感染者应实施隔离。同时,他也解释,诺如病毒具有自限性,病程约3天,症状消失后2天就不再具有感染性。平时注意饮食卫生、勤洗手是有效的预防手段。

来源:林氏学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