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HLX43(PD-L1 ADC)是Enhertu之后最耀眼的广谱ADC,具有毒素精准杀伤(ADC)与肿瘤免疫治疗(IO)双重作用机制。9月6日,HLX43临床I期更新数据亮相2025 WCLC大会口头报告,以46.7% ORR刷新EGFR野生型非鳞状NSCLC
复宏汉霖正在缔造可以写进中国创新药史的大药。
HLX43(PD-L1 ADC)是Enhertu之后最耀眼的广谱ADC,具有毒素精准杀伤(ADC)与肿瘤免疫治疗(IO)双重作用机制。9月6日,HLX43临床I期更新数据亮相2025 WCLC大会口头报告,以46.7% ORR刷新EGFR野生型非鳞状NSCLC患者获益,其中2.5mg/kg剂量组ORR更是达到60%。
这意味着HLX43对全球最大癌种中占比最大的患者群体具有BIC优势,有望填补免疫/化疗耐药后巨大需求,并且凭借低毒及IO优势,进一步拓展至1L治疗及联合用药。
不止步于EGFR野生型,HLX43对肺癌全人群覆盖,对鳞状/非鳞状,有无EGFR突变、有无脑/肝转移、PD-L1阳性/阴性的NSCLC患者都展现出优异的抗肿瘤疗效;不止步于肺癌,HLX43还具备泛瘤种治疗潜力,包括胸腺癌、宫颈癌、肝细胞癌、食管鳞癌、头颈鳞癌、鼻咽癌、结直肠癌、胃癌/胃食管交界部癌;不止步于克服IO不响应或耐药问题,HLX43还对化疗、小分子靶向治疗失败的患者都具有潜在疗效,有望为更多晚期/转移性实体瘤患者带来新选择。
新型ADC层出不穷,但有资格成为世界级大药的,仍然凤毛麟角。HLX43太全面了,一骑绝尘,10项临床同步探索广泛实体瘤疗效。
在创新药BETA红利充分演绎后,市场更关注企业的长期内生动力。作为最懂临床需求的头部药企之一,复宏汉霖已布局众多惊喜爆款。
HLX43临床I期更新数据惊艳亮相WCLC口头报告
01
高效低毒,谁与争锋
中国创新药已经告别靶点扎堆、粗制滥造的青涩年代,进入成熟期,强效低毒的高质量药物成为主线。
肿瘤领域高质量药物,相比现有标准治疗显著延长生存期,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耐受性。低毒是更重要的边际变化,唯有低毒,才能扩展到1L治疗及联合治疗,成为大品种。
复宏汉霖HLX43是高效低毒药物的模版。
HLX43治疗晚期/转移性实体瘤的临床I期更新数据,成功入选2025 WCLC大会口头报告和壁报导览,释放两大亮点,一是扩大样本数据量,持续验证高效低毒潜力,二是报告irAE(免疫相关不良事件),验证具有IO功能。
高应答,非鳞状NSCLC更显著:≥4L的鳞状NSCLC患者中,ORR 达28.6%,较标准治疗药物多西他赛(ORR=12.8%)展现出显著的临床获益,其中多西他赛经治患者ORR为30%;≥3L的非鳞状NSCLC患者中,ORR达46.2%,值得关注的是,EGFR野生型非鳞状NSCLC患者中,ORR达46.7%,其中2.5mg/kg剂量组疗效更为显著,ORR达60%。
广谱性,不依赖生物标志物筛选:NSCLC各个亚组均展现出优异疗效,在晚期的脑转移NSCLC患者中,仍带来显著的治疗获益,cORR为36.4%,DCR达100.0%;在PD-L1阴性患者群体中,ORR和DCR分别达到38.1%和85.7%,提示疗效不受PD-L1表达限制,有望覆盖更广泛的患者群体。
低血毒,安全性良好:最常见的≥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为贫血(19.6%)、白细胞计数减少(19.6%)、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16.1%)及淋巴细胞计数减少(12.5%),血小板计数减少仅3.6%。
IO功能,强化抗肿瘤疗效:21.4%患者报告irAE,14.3%患者出现免疫相关性肺病,多数为1-3级。同时,在发生免疫相关性肺病的患者人群中观察到更高的治疗获益,包括50.0%的cORR及100%的肿瘤缩小率,提示可通过免疫激活机制强化抗肿瘤疗效。
与其他布局NSCLC后线治疗的在研ADC相比,HLX43血液毒性显著更低。默沙东/科伦博泰sac-TMT (Trop2 ADC):据2024 AACR数据,最常见的≥3TRAE为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34.9%)、贫血(30.2%)、白细胞减少症(25.6%);石药集团SYS6010 (EGFR ADC) :据2025 AACR数据,最常见的≥3TRAE为白细胞减少症(28%)、中性粒细胞减少症(32%)、贫血(25%)、血小板减少症(23%);百利天恒BL-B01D1 (EGFR-HER3 ADC):据Lancet Oncol 2024数据,最常见的≥3TRAE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47%)、贫血(39%)、白细胞减少症(39%)、血小板减少症(32%)。
02
大药潜质,媲美Enhertu
据2025 ASCO数据,辉瑞PD-L1 ADC仅在PD-L1阳性患者群体展现疗效,在6例PD-L1阴性患者ORR为0,存在明显的局限。而复宏汉霖HLX43通过差异化分子设计,覆盖人群无盲点无死角,广谱性媲美第一三共ADC传奇药物Enhertu。
EGFR野生型患者是非小细胞肺癌中占比最大的群体,有望成为HLX43的优势基本盘。肺癌是全球第一大癌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最常见的肺癌类型,约占比85%。在NSCLC患者中,EGFR野生型占比高达70%-85%,涵盖几乎所有的鳞癌患者和50-55%的肺腺癌患者,目前2L+治疗仍主要依赖于多西他赛为基础的化疗方案,亟待新型方案填补治疗空缺。HLX43为EGFR野生型晚期NSCLC后线治疗带来全新希望,在末线治疗即对多西他赛耐药的NSCLC患者中展现出显著潜力,尤其在晚期鳞癌和腺癌患者中疗效突出,据本次WCLC读出的数据,HLX43在非鳞状NSCLC患者(≥3L)中ORR为46.2%,响应率较高,进一步增强复宏汉霖的信心,这两个适应症预计将较快推进。
HLX43是全球首个布局胸腺癌的PD-L1 ADC,有望填补这一罕见高侵袭癌种ADC治疗的空白。胸腺癌中位发病年龄为50-60岁,现有治疗方案存在各种局限,如缺少驱动基因、耐药机制复杂、不良反应严重,且整体疗效有限,亟待更加安全且有效的新型治疗方案。根据2025 ASCO,HLX43在胸腺鳞状细胞癌(TSCC)人群中展现出优异的初步疗效数据,75%患者达到部分缓解,远超历史数据。
推向前线治疗。低毒及IO功能让HLX43前方海阔天空。本次WCLC披露的安全性与此前2025 ASCO一致,延续血液学毒性低的优势,支持未来扩展至1L疗法。irAE患者人群ORR得到提升,有潜力推进至1L治疗。基于此,复宏汉霖计划开展一项包括单药、联合其他免疫药物以及对比现有标准治疗的三臂试验。
开启全球叙事。HLX43已在全球入组超过300例患者,并在中国、美国、日本等多国顺利推进患者入组,尤其在NSCLC适应症上,国际多中心II期临床研究已累计获得中、美、日、澳等国家药监机构的临床许可,并在中、美两国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NSCLC之外,复宏汉霖积极探索HLX43在多种实体瘤中的治疗潜力;单药之外,HLX43联用其他产品的临床试验也在进行中,进一步探索ADC+IO协同抗肿瘤疗效。
03
大厂后劲,惊喜不断
完美分子,难得一遇,复宏汉霖对“高效低毒+IO功能+广谱特性”的HLX43珍爱有加,做到价值最大化,同时,作为年收入超50亿元的Biopharma,复宏汉霖还储备有更多爆款药。
复宏汉霖擅长在烂熟的靶点上做成1L大药,前有HLX22(新表位HER2单抗)挑战1L胃癌标准治疗,现有HLX07(EGFR单抗)可望改变1L鳞状NSCLC标准治疗,体现出公司深厚的研发功力、敏锐的临床洞察力。
在全球NSCLC患者中,EGFR高表达的比例约为40%–89%(取决于病理分型、种族等因素),意味着每年有数百万新发患者属于这一人群,尤其是在鳞状NSCLC患者中,高达89%表现为EGFR高表达。
HLX07是改良型靶向EGFR的人源化单抗,联合标准疗法(IO+化疗)1L治疗EGFR高表达的鳞状NSCLC,在中位随访18.6个月时,两个剂量组均实现约七成的客观缓解率(ORR),且中位总生存期(mOS)和持续缓解时间(mDOR)均未达到,显示出疗效持久且有进一步改善的潜力,安全性良好。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高剂量组疾病控制率(DCR)高达10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到17.4个月。
在KEYNOTE-407研究中,K药+化疗1L治疗鳞状NSCLC,在中位随访14.3个月时,中位PFS为8.0个月,在中位随访时间44.9个月时,中位PFS为8.3个月。
与此相比,HLX07中位PFS翻倍。
HLX07(EGFR单抗)与HLX43(PD-L1 ADC)、H药(抗PD-1单抗斯鲁利单抗)共同亮相本次WCLC,作为肺癌三剑客,全面覆盖非鳞状/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NSCLC/sqNSCLC)及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的1L治疗。
值得关注的是,抗PD-1单抗斯鲁利单抗作为公司创新药管线的基石产品,不仅在肺癌和消化道领域持续兑现差异化价值,作为全球首个获批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的抗PD-1单抗,已在全球近40个国家获批,全球商业化价值还在不断拓展,在胃癌围术期治疗和转移性结直肠的差异化布局也将成为下一波增长的看点。
更关键的是,作为公司自研的IO基石药物,斯鲁利单抗H药让复宏汉霖在联合用药层面具有天然优势,不论是和潜在的爆款HLX43、HLX07,还是和现有及后续更丰富的管线产品。目前公司已在开展多项以斯鲁利单抗为基石的联合疗法,其中包括和具有IO疗效的HLX43的联用探索。而斯鲁利单抗虽在国内PD-1单抗赛道上并不罕见,但从研发到上市,一直凭借差异化的定位得到行业的关注,在机制层面,H药较其他同类产品即显示了独特的亮点,比如更强的PD-1内吞作用,潜在可带来更强、更快的免疫激活效应,或许也是基于这些机制维度的优势,让斯鲁利单抗持续带来优异的临床和市场表现。
复宏汉霖所有立项都是围绕着能不能上1L、能不能联用、能不能让病人长期获益的方向去考虑的,也就是奔着大药去的。
我们还在复宏汉霖早研布局中看见了星河璀璨的高潜力分子,包括人唾液酸酶融合蛋白HLX79、较现有CD47靶向疗法更具安全性优势的新型SIRP α-Fc融合蛋白HLX701、创新抗PD-L1/VEGF双抗HLX37、潜在BIC的KAT6A/B口服小分子抑制剂HLX97、基于TCE平台开发的DLL3xCD3xCD28三抗TCE HLX3901、STEAP1xCD3xCD28三抗TCE HLX3902、基于Hanjugator™开发的EGFRxcMET双抗ADC HLX48、潜在FIC的B7H3-唾液酸酶融合蛋白HLX316。
高质量药物正式开启下饺子模式。
复宏汉霖2025H1研发支出高达10亿元,海外产品利润激增超200%,BD合同现金流入同比增长280%。这是一个宏大的开局,随着未来以HLX43为代表的大药相继出海成功,我们可以期待又一家国际化Biopharma的诞生。
来源:阿基米德Biot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