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3日,多伦多新闻发布会,加拿大总理卡尼一改以往在对华问题上的强硬态度,不得不当着全球媒体的面,喊出“我会努力解决中加油菜籽争端”。往常这句话大概率只会出现在两国闭门磋商的公文里,这一次却被摆上台面,成为全世界农产品、贸易、外交三重博弈的最新注脚。西方媒体都
据环球时报报道,9月3日,多伦多新闻发布会,加拿大总理卡尼一改以往在对华问题上的强硬态度,不得不当着全球媒体的面,喊出“我会努力解决中加油菜籽争端”。往常这句话大概率只会出现在两国闭门磋商的公文里,这一次却被摆上台面,成为全世界农产品、贸易、外交三重博弈的最新注脚。西方媒体都在看,加拿大政坛也在看,而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用一记贸易重拳“打痛”了加拿大,打醒了西方。
8月12日,中国商务部认定加拿大油菜籽存在倾销行为,启动反倾销调查,并对加拿大油菜籽、菜籽油、菜籽粕等相关产品加征超过75%的保证金。这一套组合拳下来,等于直接切断了加拿大油菜籽对华出口通道。加拿大农业出口大省萨斯喀彻温省省长莫伊火速宣布将率团访华,试图为省里的农产品出口找出路。卡尼也不得不亲自下场,组建高规格代表团,向中方求谈判。加拿大媒体形容,整个农业行业的压力如同“海啸”一般,萨省、艾伯塔省、曼尼托巴省等农场主“集体炸锅”。
加拿大急成这样,不只是油菜籽出口的事。要知道,加拿大75%以上的油菜籽、菜籽油、豌豆等农产品的最大买家就是中国。中方一旦关上大门,这些粮食主产区的经济等于直接被掐住了脖子。反观美国,本以为能趁机“接盘”,结果特朗普政府率先对加拿大商品加征35%关税,把加拿大的出口活路彻底堵死。加拿大这才明白过来,指望美国“雪中送炭”只是幻想,现实却是“雪上加霜”。西方媒体一针见血:美国的敌人危险,但做美国的朋友,有时候更致命。
油菜籽争端表面上是经济摩擦,骨子里却是地缘政治的直接碰撞。加拿大之所以会被中国“反制”,根子在于其前期追随美国步调。加拿大政府不仅对中国电动车、钢铝等商品加征100%关税,还在南海、台海等安全事务上频频“刷存在”。中方这次反击,既是对不公正贸易的合规回应,也是对“插手中国核心利益”的警告信号。加拿大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是用实际订单和农场主的生计“投票”的。西方政客嘴上说“规则”,背地里却用政治帽子给贸易装门面,谁都看得出这其中的虚伪与矛盾。
这场争端的一个有趣细节是澳大利亚的“补位”。中方宣布对加油菜籽加征保证金后,外媒第一时间捕捉到“中国重启采购澳大利亚油菜籽”的信号。路透社爆料,中国相关企业已下单5-8万吨澳洲新季油菜籽,这是5年来首次。过去加拿大靠美国和中国两头下注撑起粮食出口,如今中国一转身,把订单给了澳大利亚,真要是“彻底换人”,加拿大农场主的日子就更难了。
加拿大总理这次“亲自出马”,不是因为突然爱上了中国市场,而是被现实打疼了。加拿大国内的农业压力已经到了临界点。油菜籽出口链一断,农场没钱播种、农资企业回不了款、加工企业没货可做、银行贷款链条也跟着断裂。加拿大广播公司(CBC)和《环球邮报》都直言,这种“灾难性打击”会持续多年,波及整个农业产业链。与其说卡尼是在向中国喊话,不如说是在向加拿大农民和产业链喊话,给大家一个“希望的信号”。
更讽刺的是,加拿大这次之所以被打痛,归根结底是外交政策的“自主性”丧失。加拿大一直在中美之间“两头下注”:对中国商品加征高关税,想讨好美国,同时又在贸易上指望中国市场。结果美国先翻脸,自己却成了“墙头草”。加拿大油菜籽政策的失败,是对所有西方国家的警醒——一味追随美国,不仅没有好处,反而会被盟友“背刺”。加拿大省长莫伊临行前还公开邀请总理和联邦高官随行,试图“抱团施压”,其实凸显的正是加拿大整个高层在对华策略上的集体迷茫。
中方的反制措施,既合规又精准。调查、加税、限制、转单,步步到位,根本不给加拿大“讨价还价”的空间。从3月起,中方对加菜籽油、菜粕、豌豆加征100%惩罚性关税,8月又开启75%保证金反倾销,外加澳大利亚油菜籽订单重启。加拿大农业出口“命门”几乎被一夜之间切断。西方媒体评论说,这是一场“结构性压力测试”,加拿大除了向中国低头,别无他路。卡尼新闻会上说希望“为农业关系寻求解决方案”,话说得很软,但中方高层很清楚,解决问题的钥匙根本不在“好话”上,而在政策上。
加方还想“讨价还价”?其实中方立场早就明明白白。想要恢复贸易,必须在关税政策与中国核心利益上做出实质让步。加拿大必须取消对中国电车等商品的惩罚性关税,停止在南海、台海等问题上“刷存在”,才有可能换来中方的合作诚意。讽刺的是,加拿大一边喊着要谈判,一边还派军舰在南海与菲律宾、澳大利亚搞所谓的联合巡航。嘴上一套,行动一套,怪不得谈判桌上的诚意打了折扣。对中国来说,市场不是“施舍”,而是用实力争来的。加拿大要想赢回订单,靠总理一张嘴是远远不够的。
中国的贸易反制本质上是一次“以战促和”。加拿大若真想恢复对华出口,靠总理“表白”没用,关键还是要在实际政策上“动刀子”。放下幻想,停止跟风,才有合作。否则无论谈判桌上摆多少数据、讲多少故事,终究是“自欺欺人的表演”。加拿大油菜籽争端只是中加关系的一个缩影,背后是西方对华政策的集体焦虑和现实碰壁。
这一切,西方都在看。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美国的盟友们都在看加拿大这场“外交事故”如何收场。谁都知道中国市场的分量,也都明白在新一轮全球竞争中,谁能拿下中国、谁能在中国市场稳住脚跟,谁就能在全球供应链和产业博弈中占据主动。美国愿不愿意让盟友分羹?现实已经给出了答案。加拿大这次“被打痛了”,下一个会是谁?西方该好好琢磨了。
贸易战、关税战、供应链战,表象之下其实都是国家利益与战略自主的博弈。加拿大想明白这一点,也许会少很多“冤枉路”。世界格局正在重构,大国游戏没有剧本,只有实力和底线。中国这一记重拳,不只是给加拿大的,也是给所有还抱有幻想的“墙头草”国家的警告:跟着美国挥舞大棒,迟早会被打疼。
来源:君武大本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