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4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巴黎主导“志愿联盟”线上会议,26个欧洲国家签署了对乌克兰的“保障部队”承诺。英国首相斯塔默作为联合召集人,德意志代表则打起太极,表示“框架明确再说”。35国参会,26国签字,9国沉默,欧洲“团结”表象下藏着利益分歧和风险规避。东欧担
据看看新闻报道,9月4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巴黎主导“志愿联盟”线上会议,26个欧洲国家签署了对乌克兰的“保障部队”承诺。英国首相斯塔默作为联合召集人,德意志代表则打起太极,表示“框架明确再说”。35国参会,26国签字,9国沉默,欧洲“团结”表象下藏着利益分歧和风险规避。东欧担心被拖进战火,南欧怕能源断供,北欧对“无底洞式军援”心存疑虑。欧洲一体化还没打赢金融和移民危机,这回还真要“共同出兵”?
从法国媒体到德国智库,几乎所有分析都承认一点:这份协议是“停火或和平协议框架下”才能部署,且“不设前线”,具体部队规模、部署时间、作战权限全都讳莫如深。掰开细节看,欧洲各国根本没打算真刀真枪和俄罗斯硬拼。毕竟冷战后欧洲安逸太久,实战经验匮乏,现代化大规模战争的肌肉早就退化。26国联军的“西装革履”,远不如俄军在顿巴斯前线的泥泞战靴来得真实。
美国的态度更耐人寻味。马克龙嘴上喊着美国支持“很快明确”,实际特朗普政府一门心思想把自己撇清。特朗普战略重心放在亚太遏制中国——俄乌是欧洲的麻烦,让北约盟友多掏军费才是美国的终极算盘。美国更想卖军火,赚军援,榨干乌克兰和欧洲,不愿把自己拖进与俄罗斯的直接对抗泥潭。英法这回“以身入局”,正是想借美国战略收缩的空挡,回收一些大国话语权,也为国内政坛谋点加分。
普京的反应,堪称剧本里的“硬核台词”。他在东方经济论坛上直接警告,任何外国军队进入乌克兰,俄军都会当成合法打击目标。说白了,北约26国的部队但凡敢越雷池一步,俄军的匕首、锆石、X-101、口径、天竺葵、FAB、伊斯坎德尔导弹绝不会手软。俄军东部、列宁格勒、南部各大战区正紧急调兵,主力摩步师、伞兵旅、海兵旅带着T-90M、T-72B3和MT-LB装甲车,已经在顿巴斯地区集结,为的就是应对欧洲联军的任何风吹草动。
俄罗斯敢这么硬气,不只是靠嘴炮。俄乌冲突打到今天,俄罗斯有超200万的实战老兵,军官和士官都经历过1-3年严格训练和实战洗礼。欧洲26国军队,真打起来,缺乏现代化大规模战争经验,心理和技术储备都不及俄军。俄军智能化武器也在实战中不断优化,兰切特巡飞弹、ZALA侦察无人机、精确制导火力打击,都是西方媒体反复提及的新式“杀手锏”。哪怕欧洲军队数量上看似壮观,真要动手,俄军的“实战派”优势不是纸面数据能抹平的。
更要命的是,欧洲这26国其实各怀鬼胎。英法主导的“志愿联盟”,一半是想给自己国内民意一个交代,一半是想趁机在外交舞台上捞点筹码。德国、意大利、波兰等国都在背后精打细算,谁都不想做第一个“进场”的炮灰。协议里那些模糊表述,其实早就把风险推给了“和平框架”。真要是俄乌谈不拢,欧洲军队不会有一个敢真进乌克兰。谁都不愿意为了乌克兰的领土在战场上和俄军正面碰撞。
马克龙自己也留了后门。三个条件——一是俄乌得先停火;二是俄罗斯必须给安全承诺,保证不攻击驻乌部队;三是美国得真心参与、派美军进场。任何一个条件没达成,欧洲都不会真动手。说白了,这种“先决条件”就是给自己留退路,表面上拔高姿态,实则根本不打算拼命。马克龙的胸脯拍得再响,背地里算盘打得噼啪响。泽连斯基或许笑着感谢,但心里明白,这些“保障”其实都是纸上谈兵。
普京其实戳破了欧洲的底线。他很明白,欧洲想要上桌,缺的不是勇气,而是实力和决心。俄乌命运,归根结底还是美国和俄罗斯两家的事。欧洲最多就是在旁边喊喊口号,真进场了,俄罗斯不会留情。普京表态很直接——俄军不介意和26国联军擦枪走火,一旦欧洲部队进入乌克兰,必将成为俄军导弹的活靶子。俄方的红线清晰无比,敢越界就打你,绝不嘴上说说。
现在的乌克兰,完全成了大国博弈的前沿棋盘。欧洲派兵协议一出,乌克兰表面上多了“安全保障”,实际上却多了更多的不确定和风险。只要俄欧僵持不下,乌克兰就会一直被当成博弈的筹码。历史证明,现代战争拼到最后,赢的从来不是纸上协议,而是谁能撑到最后一刻。乌克兰的国力、后勤早已寄生在欧洲输血上,只要欧洲分歧加剧,乌克兰的防线随时可能坍塌。
真正的危险,其实在于各方都在“赌”:北约赌普京不敢和26国硬碰硬,普京赌欧洲联军只会喊口号。可历史不会因为谁的下注多就改变方向。现代战争不是算术题,派多少人、部署多大阵仗都不如一颗导弹来的致命。驻军或许挡不住俄军导弹,但一定能挡住乌克兰走向独立的那条路。欧洲想要真正主导地区议程,光靠协议和口号还远远不够。
现在看,和平钥匙还在美俄手里。欧洲再怎么“志愿联盟”,没有美国的背书和俄方的默许,什么承诺都只是空中楼阁。普京会不会害怕?根本没有这个问题。马克龙会不会害怕?他早就给自己留足了台阶。真正该害怕的,是乌克兰自己,它既是西方的“桥头堡”,也是大国交易桌上的棋子。26国联军的“入场券”,未必能带来和平,反倒可能是一场新的豪赌。真正的结局,恐怕还要让时间和历史来见证。大国的游戏,总是让小国买单。
来源:正史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