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月10日傍晚,83岁的王奶奶在家中突感胸口窝一阵绞痛。长期患有“老胃病”的她,以为只是旧疾复发,便赶忙服下两片中成药。然而,王奶奶很快察觉这次“胃病”发作异于往常,疼痛程度远超以往。家人也注意到,她额头和后背冒出了不少冷汗。所幸,这次症状持续约 10 分钟后
八旬老人异常胸痛引警觉
联想科普知识疑患心脏病
7月10日傍晚,83岁的王奶奶在家中突感胸口窝一阵绞痛。长期患有“老胃病”的她,以为只是旧疾复发,便赶忙服下两片中成药。然而,王奶奶很快察觉这次“胃病”发作异于往常,疼痛程度远超以往。家人也注意到,她额头和后背冒出了不少冷汗。所幸,这次症状持续约 10 分钟后便自行缓解。王奶奶松了口气,像往常一样洗漱后早早入睡。
次日清晨,王奶奶就感觉有些不对劲。平日出门遛弯走上一万步都毫无问题,今日稍微走快一点,胸口窝就隐隐作痛。不仅如此,到了下午,昨日傍晚的症状再次袭来,且持续了将近一刻钟才有所好转。回想起年初在广播中听到北京老年医院大夫科普的心绞痛知识,王奶奶不禁心生疑虑:这难道是心脏病?
门诊检查锁定危急病症
心电图揭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怀揣着这份担忧,在家人的陪伴下,王奶奶于下午3点半来到北京老年医院心内科门诊。当日出诊的是冯世兴主治医师,通过详细问诊,冯医生敏锐地判断王奶奶极有可能发作了急性冠脉综合征,随即开具心电图检查单。七月的伏天酷热难耐,王奶奶本就被闷热的天气憋得透不过气,就在做心电图时,胸口窝的绞痛再次发作。
正在操作心电图的姬梓萱医师看到屏幕上的波形,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这是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当下最优的治疗方案,便是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也就是俗称的“放支架”。
绿色通道紧急启动
快速转运患者,多团队联动备战手术
接到心电图室传来的危急值报告电话,冯世兴医生迅速启动门诊绿色通道。他妥善安顿好门诊候诊病人后,与门诊护士即刻将王奶奶转运至心内科病房,并迅速通知激活导管室和冠脉介入团队。在综合介入中心与心内科冠脉介入团队的紧密协作下,16:23 时,王奶奶已完成术前准备,被平车推进导管室。
15分钟击退心脏“梗阻”
经验应对复杂病变,高龄患者转危为安
尽管已有心理准备,但看到王奶奶的造影图像,在场众人仍不禁倒抽一口冷气:前降支中段几乎完全闭塞,还可见附壁血栓,前向血流严重受限!
王奶奶高龄、体重低,且冠脉病变严重,这些都是影响其围术期安全的重大不利因素。“老人家放心,我们很有信心!”冯世兴医生为王奶奶加油打气。老年心血管中心主任王健主任医师带领的冠脉介入团队医术高超、经验丰富,是应对高难度手术的坚实保障。在与王健主任医师、贾丁主治医师的默契配合以及介入团队的全力协作下,仅用时15分钟,冯医生便成功为王奶奶的心脏血管植入2枚药物支架,术后血流恢复通畅。
64分钟完成关键救治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即将康复出院
从王奶奶前来门诊就诊,到导丝顺利通过病变部位,整个过程仅仅用时64分钟!
术后,王奶奶被平稳转入心内科监护病房。复查心电图显示,原先令人揪心的心电图导联抬高已降回基线。最新消息传来,王奶奶即将康复出院。
北京老年医院老年心血管中心王健主任表示,冠脉介入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降低了冠心病、心肌梗死的致死率,为心脏急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中心每年完成上千例冠心病介入治疗,为老年心脏病患者保驾护航。
来源:北京老年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