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九三阅兵:大江南北,激荡着爱国心、澎湃着报国志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8 09:46 1

摘要:●九三阅兵前后,大江南北,从城市到乡村,从学校到工厂,家里家外、线上线下,人们通过各种方式表达着自己内心激荡着的爱国情。这些真实的反馈让我们看到,爱国已成为当下最强烈的民意,它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将全体中国人民的心紧紧联结在一起。

9月3日,重庆市梁平区福禄镇大印村,山区群众在电视机前观看阅兵直播。 刘辉 摄

9月3日,亿万中小学生观看了九三阅兵直播。图为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的黄悦萌、黄悦之姐弟在电视屏幕前敬少先队礼。张頔 摄

9月3日,阅兵直播时,“爱我中华”的留言频频出现在弹幕区。

●九三阅兵前后,大江南北,从城市到乡村,从学校到工厂,家里家外、线上线下,人们通过各种方式表达着自己内心激荡着的爱国情。这些真实的反馈让我们看到,爱国已成为当下最强烈的民意,它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将全体中国人民的心紧紧联结在一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

80年前,先烈们为祖国的今天奋斗。今天,无数普通人正在对先烈的缅怀中激荡着爱国情、澎湃着爱国志。

本期民生·民意版将记录下此时此刻正在中华大地上奔涌着的爱国情。

——编者

9月3日,北京晨曦微露,带着初秋的清凉。往常早高峰时车水马龙的主干道,此刻车流稀疏,连平日里穿梭不停的共享单车,都整齐地排在路边。

8点30分,记者远远看见一个小小的身影匆匆冲进小区楼道,孩子大声喊道:“妈妈,快点,阅兵就要开始啦。”

9点整,当电视里传来“标兵就位”的指令时,记者站在街边,能清晰听见从两旁居民楼里传来的此起彼伏的电视声。路旁的早餐摊前,摊主老李把保温桶盖好,手机架在餐车上,屏幕亮着——是阅兵直播的界面,“今天来买早点的人少,大家都在家看直播呢,我也跟着凑个热闹,看看我们国家的硬实力。”他说着,眼睛没离开过屏幕里正走过的仪仗队。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国歌声奏响,与街巷的安静不同,网络世界早已热闹起来。在微信朋友圈里,每隔几秒就有新内容跳出,各种表达爱国情感的文案迅速刷屏。“铁血铸荣光,山河皆无恙!致敬先辈的牺牲,致敬今天的强大!”还有人写道:“我们的飞机终于不用飞两遍了!愿以今日之盛世,告慰昔日之忠魂。九三大阅兵,让我们看到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也让我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抖音平台上,关于九三阅兵的视频也纷纷刷屏。一段记录成都地铁上市民们齐刷刷地看九三阅兵的视频,1小时点赞数高达数千。一位乘客表示:“平时坐地铁大家都在看各自的内容,今天却都在关注阅兵,每个人的爱国之情真的都是刻在骨子里的。”还有一家三代人在楼顶手擎国旗,向凌空而过的空中编队致敬的视频,也让不少网友感动。网友们在视频下方留言:“这就是中国人骨子里的爱国情怀”“一家三代同框,满满的都是爱国情”。

天安门广场上,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盛况空前。当《松花江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一曲曲熟悉的旋律响起,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庞丽娟的眼眶湿润了。

这一幕,让庞丽娟感慨万千,几十年来,她将青春献给了脚下的这片热土,亦和亿万同胞一起见证了祖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她拍下了许多照片,回程的车上精心整理筛选,她要给自己的几十位硕士和博士分享。很快,这个师生群里,爱国情再次荡漾开来——“没有国之安全难有家之幸福。”“我们读懂了何为坚守、何为深情、何为担当、何为家国。”在读的和已经毕业的学生们从各地留言回应。

当天,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的初一学生黄悦萌带着弟弟黄悦之,在电视屏幕前观看了阅兵式。当国歌响起,姐弟俩恭恭敬敬地起身,举手敬礼。当晚,黄悦萌在日记里写下自己的感受,“9月的阳光依然炽热,像极了我现在滚烫的心。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黄悦萌的爷爷——全国政协常委黄宇光参加了阅兵仪式,他说:“那一刻落泪了,我在心里一遍遍默念,为了祖国昌盛,为了更多孩子,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将无我’。”

朋友圈里,多位朋友不约而同地发出了自家孩子的照片。有4岁的姐姐带着2岁的妹妹在电视机前站得笔直,“板板正正唱起了国歌”;有身着校服,脖子上飘扬着鲜红红领巾的中学生。有家长写道:“没教过孩子要这样做,可国歌响的时候,他自己就站起来了。”下面有家长跟帖:“我们家娃也是!刚才非要拉着我一起站,说‘听国歌要敬礼’。”

天安门城楼上,一位老兵起身敬礼的镜头触动了亿万观众的心弦。

正如金一南教授在《苦难辉煌》一书中所说:任何民族都需要自己的英雄。而真正的英雄具有那种深刻的悲剧意味:他们播种,但不参加收获。他们历尽苦难,我们获得辉煌。

历史告诫我们,人民的力量不可战胜!

天安门观礼台整体设计为三个人字,寓意三人为众。80年前,众志成城,遍地英雄铸就伟大抗战精神。今天,大江南北,大街小巷,线上线下、家里家外,普通百姓的爱国情在激荡,从城市到乡村,从老人到孩子,那些不经意的瞬间,藏着最真挚的爱国心,也藏着今天亿万中国人民心中豪迈的爱国情、强烈的报国志。全体中国人民享受着盛世荣光,更在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先烈的缅怀,对祖国的热爱。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在天安门广场上,亲耳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后,全国政协委员张志勇同样心潮澎湃,“这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一种历史责任的召唤!80年前,中国人民用那场艰苦卓绝的伟大胜利,揭开了民族复兴伟业的历史篇章,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我们要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中,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民族复兴,强国有我!强国建设,我辈担当!

很多人发出这样的声音:80年前,先烈们为祖国的今天而奋斗;今天,享受着盛世荣光的我们,愿意绽放我们这一代人的光芒,扛起我们这一代人该有的担当。

来源:民进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