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2025年5月起,龙华区教育局倾力打造的“一同教育戏剧”品牌核心载体——“一同剧场”,已先后成功进行三场主题演出。从聚焦教师职业心声的《好老师,没那么容易》,到关注家长育儿困境的《好家长,没那么容易》,再到探索教育理念转变的《那个转变的瞬间》,三场演出均以“
自2025年5月起,龙华区教育局倾力打造的“一同教育戏剧”品牌核心载体——“一同剧场”,已先后成功进行三场主题演出。从聚焦教师职业心声的《好老师,没那么容易》,到关注家长育儿困境的《好家长,没那么容易》,再到探索教育理念转变的《那个转变的瞬间》,三场演出均以“一人一故事剧场”这一即兴互动戏剧形式为纽带,打破家校社三方沟通壁垒,在倾听、演绎与共情中构建协同育人温暖生态,为龙华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活力。
演员和参加活动的学生及家长互动。
首演启幕
聚焦教师群体
解锁家校共育新范式
5月23日晚,龙华教育“一同剧场”首场演出在龙为小学附属东和花园幼儿园启幕。作为2025年家庭教育宣传月重点活动,《好老师,没那么容易》主题演出吸引50位教育工作者、家长等“教育同行者”齐聚,共赴这场温暖与思考交织的家校共育盛会。
不同于传统剧场单向传播模式,本场演出深度融合“一人一故事剧场”即兴互动特质,以“倾听-演绎-共情”为核心流程。当观众分享家校沟通中的委屈与坚持、教育工作里的疲惫与热忱以及教育理想与现实的碰撞时,戏剧创作团体的演员们即时捕捉细节,用生动的肢体语言与真挚情感,将真实经历“还原”于舞台。这种“你的故事即剧本”的形式,让家长首次直观感受到教师职业背后的不易,也让教师群体的心声得到充分倾听与尊重。
“当我的备课故事被演绎出来时,突然觉得所有辛苦都值得。”参与首演的李老师感慨道。龙华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首场演出的核心目标,是通过戏剧艺术消解家校“身份壁垒”,让教育真实场景在剧场呈现,为后续协同育人工作奠定情感基础。
再续精彩
转向家长视角
打造育儿“深夜树洞”
继首演引发热烈反响后,6月28日晚,“一同剧场”第二场演出《好家长,没那么容易》再度登陆龙为小学附属东和花园幼儿园。此次演出将焦点从教师转向家长,以“育儿路上的酸甜苦乐”为切入点,搭建起家长“说真话”的专属舞台。
演出紧扣家长育儿困境:在“鸡娃”与“佛系”间拉扯的压力、从“望子成龙”到“平安长大”的心态落差、家校沟通中“时机、方式、尺度”的选择难题。当演员即兴演绎出“为母则刚”“为父则强”标签下的脆弱与迷茫时,家长们纷纷产生共鸣。“原来家长和老师的矛盾背后,都是对孩子的爱。”一位三年级学生家长的反馈道出演出核心价值——以艺术化表达打破认知壁垒,让不同视角彼此看见、理解。
作为“一同教育戏剧”品牌核心载体,本场演出进一步深化理念。“一同”即“益同”,既寓意家庭、学校、社会打破时空“一同在场”,也强调从共识到实践的“一同行动”,最终实现“一同成长”。演出团队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这一“深夜树洞”,让家长释放育儿情感,为家校协同育人提供新思路。
重磅升级
政企社多方参与
共探教育“转变瞬间”
9月5日晚,“一同剧场”第三场演出以“那个转变的瞬间”为主题,实现规格与影响力双重升级。百余名家长、学生共同参与这场特殊“教育对话”。
此次演出在传承即兴互动优势的基础上突破边界:既邀请观众分享家庭教育“转变故事”,更通过即兴戏剧将真实经历转化为艺术表达。舞台上,有家长讲述“从严格管教到尊重个性”的心态转变,也有学生分享“在老师鼓励下重拾学习信心”的成长点滴。演出直面教育挑战,传递陪伴与成长力量,构建起教育主体间的公共交流空间与平等对话平台,让教育理念在互动中碰撞升华。
观众反馈印证演出深度影响力。连续三场到场的观众潘潘笑着说:“每次‘蹲守’抢票都值得!在这里充电是‘超级快充’,每个故事都直击内心,离场时总带着满满启发与力量。”观众Jelly则回忆起多个动人片段:“闹情绪的小男孩、勇敢独自旅行的妈妈、实现梦想的女孩……这些‘转变瞬间’太戳人了。”她特别点赞龙华教育的包容创新:“它不是‘上课’说教,而是用真实故事感染人,让我们释放情绪的同时,发现大家都有相似困惑,都在努力成长。”
品牌内核
以“教育戏剧+”
构建协同育人新生态
三场演出的成功,源于“一同教育戏剧”品牌的深厚底蕴与清晰定位。该项目是龙华区贯彻落实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及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协同育人意见的创新实践,旨在破解家校“二元对立、缺乏信任”困境。
“一人一故事剧场”的价值远超演出本身。这种形式通过“倾听-演绎-共情”机制,打破沟通认知壁垒,促进多方深度理解。此前两年,龙华区已积累“教育戏剧家庭教育工作坊”“‘关于爱’家庭艺术剧场”等实践经验,此次“一同教育戏剧”在此基础上升级,形成“一同剧场”主题演出、“一同戏剧社”培养、教育戏剧家长工作坊三大核心板块。
从目标来看,品牌致力于五大突破:深化家校社协同机制,创设教育热点交流空间;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培养区域教师戏剧社团队;丰富家校沟通形式,增强情感联结;打造区域教育品牌,形成可复制的“教育戏剧+协同育人”模式;增强家长参与效能,提升亲子沟通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一同”蕴含深意:既指家校社“共同在场”“共识构建”,也指与儿童成长“双向奔赴”;其与“益童”同音,更凸显“共育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最终目标。目前,龙华区已启动“一同戏剧社”导师培养计划,选拔27位教师开展“学员-演员-导师”三阶培养,并遴选10所试点学校推广教育戏剧,逐步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教育生态。
专业支撑
戏剧导师赋能
护航品牌发展
“一同剧场”的高质量呈现,离不开专业团队支撑。核心团队漂浮戏剧由主理人王俊领衔,成员均具备戏剧创作、教育应用与即兴表演经验。王俊身为实验剧场创作者、一人一故事剧场实践者,同时也是深圳市福田区戏剧家协会会员和督导多所高校的社会导师,长期深耕“教育戏剧+个人成长”领域,还曾作为中国大陆地区代表,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六届世界发展大会分享教育戏剧实践经验。
“安全场域的构建是关键。”王俊认为,要通过专业引导观众分享故事,再以专业演绎让情感与思考被看见、理解。正是这一理念,让“一同剧场”成为家校社情感联结“纽带”与教育问题探讨“平台”。
据悉,2025年龙华区计划开展5场“一同剧场”全区巡演、2期教育戏剧家长工作坊,深化“一同戏剧社”与试点校建设,力争将其打造为全国“教育戏剧+协同育人”标杆IP。接下来,龙华区还将搭建线上平台、宣传典型经验、参与国内外论坛,让“以戏剧为桥,促协同育人”的理念惠及更多家庭与学校,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龙华新闻全媒体记者 张瑜 通讯员 陈妍 文/图
编辑 汪文成
来源:宝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