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普及与社会观念转变,山东省自由职业者队伍不断壮大,覆盖网络直播、设计、家政、物流等多个领域,不仅为劳动者提供了多元就业选择,更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注入了鲜活动力。然而,当前我省自由职业者发展仍面临诸多瓶颈,亟需多方合力破解难题,推动其更好发挥
随着“互联网+”技术普及与社会观念转变,山东省自由职业者队伍不断壮大,覆盖网络直播、设计、家政、物流等多个领域,不仅为劳动者提供了多元就业选择,更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注入了鲜活动力。然而,当前我省自由职业者发展仍面临诸多瓶颈,亟需多方合力破解难题,推动其更好发挥经济“助推器”作用。
就业稳定缺乏支撑。自由职业者多依赖零散订单,收入受市场、季节等因素影响显著,淡旺季收入差距悬殊,工作稳定性远低于传统职业。同时,由于缺乏专业职业指导和固定发展平台,多数人难以制定长期职业规划,技能提升方向模糊,制约了个人职业发展空间。
社会保障覆盖不足。相较于传统就业人员,自由职业者参保率偏低,部分人因经济压力或政策不了解未缴纳养老保险,老年生活保障缺失;工伤保险方面,因劳动关系难界定,家政、建筑等行业从业者遭遇工伤后,往往面临维权无门、赔偿难落实的困境。
合法权益易受侵害。部分平台存在拖欠佣金、随意克扣报酬等行为,而自由职业者与合作方多缺乏规范合同约束,一旦发生纠纷难以有效举证;撰稿、设计等行业从业者的知识产权保护薄弱,作品被抄袭、盗用后,通过法律途径维权成本高、效率低。
技能提升渠道有限。多数自由职业者依靠自我摸索提升技能,政府及社会机构提供的针对性培训较少,且现有培训内容与短视频剪辑、数据分析等市场热门需求脱节,培训方式也难以适应其灵活的工作节奏,导致技能更新速度跟不上行业发展。
市场信息对接不畅。自由职业者获取岗位需求、项目信息的渠道分散,难以掌握全面准确的市场动态,业务承接难度大;企业和客户也缺乏高效平台筛选合适的自由职业者,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制约了合作效率。
为更好地促进自由职业人员发展,发挥其对经济稳健向好、进中提质的推动作用,应采取以下措施。
搭建就业服务平台。由政府牵头整合资源,打造省级统一的自由职业者就业信息平台,实时发布各行业岗位、项目需求,运用大数据技术精准推送匹配机会。同时组织专业团队,通过线上课程、线下讲座等形式提供免费职业规划指导,帮助从业者明确发展方向。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多渠道开展社保政策宣传,详细解读参保条件、缴费标准及待遇,提高从业者参保意识;政府可对连续参保人员给予保费补贴,降低参保成本。探索灵活参保模式,允许按季、按年缴纳养老保险,针对短期项目从业者推行工伤保险按项目参保,扩大保障覆盖面。
强化权益保障力度。制定自由职业者标准合同模板,明确权利义务、报酬支付、知识产权归属等关键条款,加强合同签订指导与监督。在劳动仲裁、法律援助机构增设专项服务窗口,建立快速维权通道,对拖欠报酬、侵权等行为加大惩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拓宽技能培训路径。整合高校、职业院校、社会机构资源,围绕市场需求开设短视频运营、跨境电商等热门培训课程,采用线上录播、线下实操相结合的方式,满足从业者灵活学习需求。建立培训效果评估机制,根据反馈及时优化内容,确保培训质量。
优化市场信息服务。健全信息发布机制,通过官方平台、行业协会定期发布人才需求报告,梳理市场动态与技能要求。鼓励成立自由职业者行业协会,组织业务洽谈会、行业交流活动,搭建从业者与企业的对接桥梁,打破信息壁垒。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源:袖里谦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