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下午 1 点 20 分左右,栖霞大道经五路立交路段,一辆白色 SUV 与黑色轿车发生剧烈碰撞。SUV 车头严重变形,撞上道路指示牌立柱后车身折弯,引擎盖冒出滚滚浓烟;黑色轿车车头凹陷,挡风玻璃出现蛛网裂痕。据现场视频显示,从冒烟到火势蔓延仅用了 22 秒,这与
9 月 4 日午后,南京栖霞大道上演惊魂一幕:两辆新能源汽车剧烈碰撞后冒烟起火,司机被困车内命悬一线。路过小伙挺身而出,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救援。
事故突发:两车相撞致电池热失控
下午 1 点 20 分左右,栖霞大道经五路立交路段,一辆白色 SUV 与黑色轿车发生剧烈碰撞。SUV 车头严重变形,撞上道路指示牌立柱后车身折弯,引擎盖冒出滚滚浓烟;黑色轿车车头凹陷,挡风玻璃出现蛛网裂痕。据现场视频显示,从冒烟到火势蔓延仅用了 22 秒,这与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在碰撞后易发生热失控的特性密切相关 —— 锂电池内部隔膜破裂、电解液泄漏,遇高温迅速燃烧,形成连锁反应。
驾驶白色 SUV 的男司机被困车内,正挣扎着从车窗往外爬。此时正值高温天气,路面温度接近 40℃,车辆随时可能发生爆炸。路过的 25 岁小伙李明(化名)驾车经过时,看到这一幕立即靠边停车,冲向冒烟的 SUV。
生死救援:小伙两次冲进火海救人
李明不顾高温和可能爆炸的危险,抓住男司机的手臂用力拖拽。男司机腰部受伤,行动不便,李明几乎是将其整个人从车窗抱出。两人刚撤离到安全区域,SUV 的引擎盖就窜起两米高的火苗,浓烟迅速笼罩了周边区域。
随后,李明又跑到黑色轿车旁。车内女司机虽然受了惊吓,但意识清醒,车门仍可正常打开。李明帮她取出车内的手提包和重要文件,搀扶她远离事故车辆。整个救援过程仅用了不到 3 分钟,李明的冷静和果断为两名司机争取了宝贵的逃生时间。
专业处置:消防交警合力控制火势
事故发生后,现场群众立即拨打了 119 和 122 报警电话。南京消防部门迅速调派附近消防站的 3 辆消防车、18 名消防员赶赴现场。消防员到达后,立即铺设水带,使用高压水枪对起火车辆进行冷却灭火。高压水枪的压力达到 3.5MPa,射程超过 30 米,可有效压制火势。
与此同时,南京交警七大队民警到场指挥交通,在事故现场周边设置警戒线,引导过往车辆绕行。由于事发路段车流量较大,交警通过交通广播和导航软件实时发布路况信息,提醒司机避开栖霞大道经五路立交段。经过 20 分钟的紧张扑救,火势被完全控制,两辆汽车已被烧得面目全非:SUV 只剩下金属框架,黑色轿车车头部分严重碳化。
安全警示:新能源汽车驾驶需格外谨慎
此次事故再次为新能源汽车驾驶敲响警钟。新能源汽车加速性能优越,部分车型百公里加速仅需 3 秒,但碰撞后电池包易发生热失控,导致起火。驾驶员应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车距:新能源汽车制动距离较长,需与前车保持至少 50 米的安全距离。
避免急加速:频繁急加速会增加电池负荷,降低安全性。
定期检查电池:建议每半年到 4S 店进行一次电池检测,特别是在发生碰撞后,即使外观无明显损伤,也应进行专业检查。
逃生要点:一旦发生事故,应立即切断车辆电源,使用安全锤打破车窗逃生,远离车辆至少 100 米,并拨打报警电话。
目前,事故的具体原因仍在调查中。交警部门表示,将结合现场勘查、车辆数据和证人证言,还原事故全貌。这起事件也提醒广大驾驶员,无论驾驶何种车辆,都应时刻保持警惕,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在这起事故中,小伙李明的见义勇为行为得到了现场群众和网友的一致点赞。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普通人在危急时刻的担当,也为社会传递了正能量。正如网友评论:“在生死瞬间,他的选择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 而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问题,也再次引发社会关注 —— 如何在追求科技进步的同时保障驾乘安全,或许是车企和相关部门需要持续思考的课题。
来源:智驱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