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兰聚焦 | 《婚嫁新风传 农家喜乐多》新编腰鼓说唱节目精彩上演 以文艺之力倡文明新风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8 10:34 1

摘要:近日,由皋兰县长川村舞蹈队与皋兰县涝池村“律动乡村·新风传颂”新时代文明实践腰鼓说唱队联合编排的节目《婚嫁新风传 农家喜乐多》在什川镇南庄村、北庄村相继上演。这场融合传统腰鼓艺术与现代文明理念的演出,以独特的“腰鼓+情景说唱”形式,生动诠释了移风易俗、抵制高额

近日,由皋兰县长川村舞蹈队与皋兰县涝池村“律动乡村·新风传颂”新时代文明实践腰鼓说唱队联合编排的节目《婚嫁新风传 农家喜乐多》在什川镇南庄村、北庄村相继上演。这场融合传统腰鼓艺术与现代文明理念的演出,以独特的“腰鼓+情景说唱”形式,生动诠释了移风易俗、抵制高额彩礼、拒绝大操大办、倡导文明新风的主题,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与热烈反响。

腰鼓队在南庄村演出

传统腰鼓焕发新活力 铿锵节奏传递时代强音

演出在激昂的腰鼓声中拉开帷幕。长川村舞蹈队的队员们身着鲜艳的演出服,手持红绸腰鼓,以整齐划一的步伐和刚劲有力的鼓点,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鼓声齐响,节奏明快,既有传统腰鼓的铿锵气势,又融入了现代舞蹈的灵动元素。“移风易俗事,家家有责任。村上表演队,热情把舞练。农家添喜事,姐妹们齐上阵。今天亲家到我家,吉祥鼓点敲起来,敲起来!”短短几句话介绍清楚故事背景,队员们通过变换队形、敲击鼓面的不同部位,演绎出“邻里和睦”“幸福家园”的氛围,将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处与乡村振兴的蓬勃生机完美融合。

“这腰鼓打得真带劲!以前只觉得是热闹,今天才知道,原来腰鼓里面加入说唱还能讲出这么多道理。”台下观看演出的村民魏小燕看得欢喜。与传统腰鼓表演不同,此次演出在保留技艺精髓的同时,创新加入了说唱元素。涝池村腰鼓说唱队的队员们边敲边唱,用朗朗上口的唱词,将移风易俗的政策理念转化为通俗易懂的“顺口溜”:“家长会面促膝谈,彩礼低来礼节高”“文明新貌展眼前,婚俗礼仪谱新篇”。鼓声与说唱交织,既有传统文化的厚重感,又传递出新时代的文明之声。

小品节目精彩瞬间

小品聚焦移风易俗 幽默演绎观念转变

两段腰鼓表演之间,穿插了一出精心编排的情景短剧。故事以农村婚嫁为背景,讲述了长川村王家的儿子和涝池村安家的姑娘情投意合,即将喜结连理,两亲家坐在一起商量孩子们婚事的故事。短剧通过生动的角色塑造和朴实的对话,展现了双方家庭的理解与信任,两亲家不将彩礼视为婚姻的筹码,更加重视的是子女情感契合与创业动力。“以前总觉得彩礼是万万不能少的,看了这个小品我也有很多感触,其实感情比钱财更重要。”台下观众王雅琴感慨道。在文明婚俗新风尚下,短剧中双方父母摒弃了世俗观念与婚姻枷锁,以理解为基石,采用了“低彩礼+创业金”的新模式为新人提供支持,让爱情回归本真,让婚嫁回归初心。“结婚排场随风去,和睦小家才是福!”说唱台词不仅引发了台下观众的共鸣,更传递了“婚姻幸福不在彩礼多少,而在彼此真心”的价值观。

“以前我们只是单纯表演,现在通过参与这类主题创作,更深刻体会到文艺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未来我们会继续尝试用不同的表演形式讲述农村故事,传递正能量。”腰鼓队领队曾秀霞向记者说道。

移风易俗小品节目

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新风浸润乡土大地

《婚嫁新风传,农家喜乐多》节目的成功创编演出,是皋兰县推进文明实践、深化移风易俗工作的一次有益尝试。近年来,全县积极探索“文艺+宣传”模式,组织基层文艺团队将移风易俗、基层治理等主题融入舞蹈、曲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中,让政策宣传从“文件”走向“舞台”,从“说教”变为“共情”。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接地气的表演,让村民在欢笑中领悟道理,在文化熏陶中转变观念。”水阜镇长川村舞蹈队领队杨桂红介绍,节目从七月中旬开始排练,历时一个月,相关单位和民间团队共同参与了腰鼓说唱节目的编排。“腰鼓是我们村的传统特色,通过反复打磨唱词和表演细节,现在用这种传统艺术形式加入说唱元素的表演方式来传播新风尚,感觉特别有意义。”杨桂红说。

此次演出不仅是曲目创编的成功,更是文明实践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生动体现。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负责人王春桃坦言通过将移风易俗主题融入传统文化载体,既体现了民间艺术的时代价值,又让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之后我们将继续改进,用传统节目+新型表演的模式来宣传移风易俗,打破单向输出宣传的局限,让群众能够更好地参与、接受和喜爱,并形成‘台上演、台下议、共践行’的良好氛围。”

据悉,皋兰县将持续推广此类“文艺+宣传引导”模式,鼓励更多基层团队创作贴近生活、富有教育意义的作品,推动移风易俗从“塑形”到“铸魂”,让文明新风劲吹乡村广袤沃土。

皋兰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图/文 王敏

来源:皋兰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