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假上亿元的假《非遗大师》是怎么练成的?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6 17:29 1

摘要:我和这哥们相识于2015年初。那时他跟朋友合伙开印刷厂,因为行业不景气,厂子几乎处于半停工状态。我当时喜欢手工制香、香文化和文玩,他正好也喜欢珠串之类的东西,建了个文玩群——我不记得怎么进群的了,因为他是群主,我们私下聊得越来越多,渐渐就熟了。

我自认不是奸商,但确实做过两件比奸商更让人不齿的事,影响了数十万人。今天,我就跟大家坦白其中的真相。

第一件,是“贡木”的操盘与炒作——“贡木”这个概念完全是由我杜撰、策划并推起来的,可以说我是国内“贡木”第一人。

第二件,是我一手打造了一位在抖音平台香品销售破亿元的“非遗大师”。

今天我就重点讲讲,我是怎么把一个搞印刷的“素人”,包装成传承有序的制香技艺非遗传承人的。

我和这哥们相识于2015年初。那时他跟朋友合伙开印刷厂,因为行业不景气,厂子几乎处于半停工状态。我当时喜欢手工制香、香文化和文玩,他正好也喜欢珠串之类的东西,建了个文玩群——我不记得怎么进群的了,因为他是群主,我们私下聊得越来越多,渐渐就熟了。

后来他知道我在东南亚搞了一种木头正在操盘炒作,就联系我想一起做。说实话,他口才和资源整合能力确实强——这正是我欠缺的。于是我们就开始合作运作“贡木”。今天先不展开讲这个,如果大家感兴趣,之后我可以单独做期视频细说。

合作过程中,我发现他在推广时特别喜欢“下套挖坑”。而我虽然也想赚钱,但属于那种“既想当又想立”的类型,拉不下脸、狠不下心。所以做了一批料之后,我就没继续了,但也给后面接手的人埋了个坑。

时间到了2016年,我在老家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搞了个山庄,平时接待朋友,自己也做点手工香和手工皂,没打算商业化,都是圈内朋友自用。那时文旅局还没合并,还叫文广局,局长还专门来找我,让我申请非遗,连申请表都亲自送上门。如果我当时申请,最起码也能评个省级非遗——但那时真没往这方面想,就婉拒了。

重点来了,香友们!

2017年春天,我正在山庄溜达,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就是我那哥们打来的。他说自己彻底没事干了,车也卖了,女儿上大学连学费都凑得艰难,让我帮他出出主意、指条路。

懂点儿传统文化的朋友可能听说过“金买卖”这行——也就是靠嘴吃饭的,比如算命。都说这行容易“五敝三缺”,鳏寡孤独残,财、命、权难全,也叫福禄寿有损。有人说是因为泄露天机、介入他人因果,会遭反噬。这种说法虽然玄,但不是没道理。

电话里我想了想,直接跟他说:“你去申请个非遗吧。”他问申请什么,他啥也不懂。我说:“就申请手工制香技艺非遗,我可以教你。单方香谁都能做,没什么技术门槛;但如果是合和香,那得懂中医,还得有病理、药理知识。”

他一听就说好,还说他小时候见过父母做草香。我告诉他那是两码事——他父母做的是直条草香,属于民间拜拜香,和现在流行的品香、香道完全不同。

香文化起源于祭祀。六千年前就有“燎祭”,贡品随烟火升天达地,以示神享。后来结合道医发展,上层人士为了提升品味,逐渐加入香氛物质,形成“品香悟道”的文化。线香制作技艺早在隋唐就有。之前炒降真香,不就靠白居易一句“尽日窗间更无事,唯烧一炷降真香”引申出来的吗?记得宋代晏几道的词中有写道:御纱新制石榴裙,沉香慢火熏,慢火熏也叫文火熏或者空熏,那时的人连用香都是那么含蓄和唯美。

这里插一句,南唐后主李煜制的“鹅梨帐中香”是无烟香,不是现在网上卖的那种线香,更不是什么“助兴香”——纯属胡说八道。稍有香学常识的人就知道,合和香所用的香料一般药香同源,既是药材也是香材,合香原理跟道医丹方相通,讲究“君臣佐使”。“君”针对主症,药力最强。那个香方既然用沉檀配伍,那沉香应为君药,归脾胃肾经,能安神定志——所以帐中香肯定是助眠的。

而药物的性味归经,是人入定进入胎息状态感知得来的。药理著作《胎胪药录》就是这么来的。

扯得有点远。但我们传统文化的魅力就在这儿——天文地理人情风俗,无所不包。光一个香文化,稍微展开就能写好几本书。

不管古今,高品阶香材始终是少数人品玩的东西。民间虽不追求香韵,但也有祭祀需求,所以发展出各种易燃有烟的“拜拜香”。当然现在市场上也有无烟香了,这哥们他父母做的就是这种。虽然香不同,但意相通——正好能对接“传承有序”。

他又说文字材料一概不会,让我帮他整理——说整理,其实就是现编。

为了帮他,我翻遍地方史志,还查到广东十三行里有个行当叫“榨玉香”。于是我重新编续了他的家族职业,南北嫁接、古今串联,把他包装成:“明初洪武年间举家迁至河北某地,世代制香为业,传至今日已有XX代”。还参考同仁堂祖训“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给他改成了“千繁不抽一简,百味不省一香”作为家训。

后来我还找来了以前广东十三行榨玉香的图片,让他仿制了一台榨香机。就是他经常上电视台展示的那台。

就这样,他完成了一场华丽的变身,一位“非遗大师”诞生了,甚至还自称“明清两代宫廷造办”百年老字号。我万万没想到,他只要头衔却不练内功。一直在找官方的备书,这些年来,他通过央某视的端午非遗专访、故某宫文创合作、河北文旅推广背书,早已做到抖音香品类的头部,妥妥的No.1。八年了,心思根本没放在制香上。可以说,虽然他视频里常展示捋香条,网上报导称光2024年线上就卖了1.2亿,去年双十一就卖了三百多万——但没有一根是他自己做的,99%都是机制香。是不是化学香我不清楚,我没品过。他直播间唯一那款海南尖峰岭和黎母山沉香手工香,是从我这儿拿的货,我给他三百一管,他挂橱窗卖一千多。由此推断,他所有产品利润都在四倍以上,比卖DP利润还高。

这时肯定有香友问:七八年了你不揭穿,现在才说,肯定是因为利益闹掰了?这么说,对,也不对。我喜欢做共赢的事,也习惯居安思危。真的假不了,假的长不了,就是我不说这个事,他也会爆雷的。

很多香友也质疑他,因为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他在视频里展示的都是又粗又黑的直条草香,直播间卖的却是细细的线香。可笑的是,销售上亿元,家里却没制香原料。正常人挣了这么多钱,早该想办法圆谎了,可他不但胆大,还心黑。我曾直接或托人提醒他要有危机意识——船小怕风浪,船大难掉头。他却一副君子样:“我不怕,骂我的人多了,根本不往心里去……”

去年,他和一位领导来海南,到我的沉香基地考察。我又提醒他危机意识的事。他说平台投流成本越来越高,于是我给他出了个方案:合作搞共享农庄。我们自己从育苗、种植、管理、造香、采香到制香,已经形成一个小产业闭环。做农业虽然艰难,但不管是制香还是提炼沉香精油,都是真材实料。如果合作,既能解他的隐患,也能多一个变现渠道,规避所有风险。

他当时一口答应,说好办法,回去和家人商量就对接。于是我专门拿出一百亩地(我们本身已有几百亩沉香地),打算合作用。去年过年之前,我们通了几次电话,每次他都表态项目可以做。今年四月,他来参加消博会,还专门让企划部的人跟我对接方案。我以为这事已经定了。

结果回去一个月,没动静。我发信息跟他说,如果不做请及时告诉我,因为海南地租已涨到六百一亩,拖一年损失六万,而且沉香市场价格六年内还算稳定,拖越久风险越大。(这个行业底层逻辑以后有机会再聊。)

慢慢我就感觉不对劲了。他至今没明确说不做,但沉香苗价格已从去年八九块一株涨到十九块,还严重缺苗。再拖下去,不光地租损失,将来收购价也难控。于是六七月份我们只好自己先种,光苗钱就多花了三十万左右。

即使这样,我也没怪他。直到前几天他一个电话,让我彻底爆发。

去年我翻阅史料,整理出一个沉香酒的配方工艺。白酒市场从前年底消费降级就开始疲软,我们的消费结构早已发生温水煮青蛙式的转变——年轻群体倾向低度果酒、气泡酒、洋酒和功能酒,投资渠道风险也越来越大。白酒高光时刻早已过去,除非股市再像零六年那样来一波泡沫,刺激内需——否则只会一年不如一年。回到沉香酒,要做就必须做差异化,同质化只有打价格战一条死路。茅台镇做品牌溢价也就我们熟知的几个品牌,其余的都在拼价格,夹缝中生存,现在市面上的沉香酒都是浸泡型,而我这个是沉香和高粱共同发酵,既能提本香,又有行气功效。

他打电话来,竟是让我把酒的工艺配方写给他,他要去申请发明专利——注册在他自己名下。然后再找人背书运作……

我早知道他缺德,但没想到还这么无耻!

我已经帮了他那么多:直播间有关海南沉香香品的口播词是我帮他写的,他所参与的《天然手工香制作标准》是我起草拟定的——发布后连个署名都没给我。现在好不容易又有个好项目,他又想白白拿走,还理直气壮。真不知道谁给他的自信?

他想赚尽行业所有钱,不让别人活——这就是“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现在某省又在省会给了他几百平的展厅,搞香学体验和研学。我想说:别再坑下一代了,难道要让学生跟你研习厚黑学吗?

香友们,这事我是始作俑者,怪我,我也介入了他人的因果。现在我想他应该回到自己的人生轨道上。大家请勿对号入座,因为都知道我说的是谁,我也不怕他投诉或发律师函。如果真走到那一步,我会拿出比这更详细的证据。欢迎香友们吃瓜!

卖上亿的香品,没有原料、没有场地、没有工人——他一个人是怎么做出上亿元香品的?

来源:一个人很精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