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女子高铁被占座后续:发文怒斥老太,家属报警,事件真相反转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8 11:31 1

摘要:自己的商务座被一位老太太和她的家属占了,自己不想闹事儿,便低声和对方交涉,谁料对方一点不把自己当回事儿,该占座还是占座。

文|瓜田李的猹

编辑|沐语纪史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掐头去尾制造网暴的人,才是真正的霸道!”

9月1日,天津的郑女士发文,称自己一家人去旅游,在高铁上遇到了霸座儿事件。

自己的商务座被一位老太太和她的家属占了,自己不想闹事儿,便低声和对方交涉,谁料对方一点不把自己当回事儿,该占座还是占座。

郑女士很生气,直接将此事发在了网上,想让网友给自己评评理。

果不其然,网友们看了郑女士的发言,评论一边倒,批评老太太为老不尊,直接给老太太一行人定了罪。

可谁也没想到,就在全网喊打喊骂的时候,占座老人的家属站了出来,要还原事情真相。

原来他们不是故意占座的,而郑女士也不是白莲花,反而是“施暴者”!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儿?

事情发生在8月31日,郑女士一家开开心心去沈阳游玩。

她带着妹妹和三个孩子,特意花大价钱买了四张高铁9号车厢的商务座票,还有一个孩子免票。

选9号车厢,就是看中这里安静,每个人都能有座位,方便照顾孩子,可上车后的一幕,让她好心情瞬间没了。

本属于郑女士的9号车商务舱1A座位,此刻却坐着一位老太太,旁边还站着一位中年女子,行李堆在座位边。

其实这个车厢总共有5个座位,郑女士一家买了4个,还空着一个2C的座位,她可以坐到那里,也可以让占她座位的老太太换到那。

事实上,郑女士的孩子已经坐到了2C,也算坐够了4个座儿。

但郑女士就是不满意,直接将事情发到了网上,向广大网友询问意见,别人占了她的座位,到底该不该接受?

从她后来晒出的照片能清楚看到,老太太稳稳坐在1A,自家孩子只能临时挤在旁边的空位上。

帖子一发出,网友瞬间炸了锅。

商务座这么贵的票被人堂而皇之地霸占,谁能忍?有网友直言:“遇到这种情况,就算报警也得让对方让座!”

大家一下子就把老太太归为不讲理的惯犯,更有人给这家人贴标签:“老人仗着年纪大搞道德绑架”、“女儿护着母亲不知廉耻”。

网友们一边倒地支持郑女士,说她是被欺负的老实人,有人劝她“必须追回公道”,还呼吁铁路警方介入,把霸座者加入黑名单。

短短一天,话题热度飙升,郑女士成了全网同情的“受害者”。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为郑女士打抱不平的时候,“占座”老人的家属站了出来,指责郑女士掐头去尾污蔑她们。

当老人的女儿将事情的真相还原后,大家才发现郑女士并不无辜。

9月3日傍晚,一段十几分钟的澄清视频在网上传开,拍视频的是老太太的女儿。

她说自己的母亲刚在上海做完颈椎手术,医生担心飞机颠簸,才让她们改乘高铁。

她特意给母亲买了8号车商务座,想让母亲舒服点,自己则买了9号车的一等座,想着两车厢挨着,方便照顾。

可上车才发现8号和9号商务座根本不互通,母女俩直接被隔开了,更糟的是,8号车商务座是半包围式的,母亲坐上去老往下滑,根本没法长时间休息。

没办法,她只能找乘务员说明情况,刚好9号车1A商务座当时还没卖出去,乘务员就同意让母亲暂时坐在这里,还提醒她,只要有人买票,就必须让出来,她当时连连道谢,也答应了这个条件。

等到天津南站,郑女士一家五口上车了,乘务员赶紧找到她们母女,说1A卖出去了,让她们准备调整。

可天津南站停靠时间短,根本来不及收拾东西换座位,她就想着等买座的乘客来了,当面解楚。

可不料郑女士一进车厢,看到母亲坐在1A,当场就气炸了,不分青红皂白,直接劈头盖脸抱怨了乘务员一顿。

她赶紧站起来安抚郑女士,说自己母亲刚做完手术,还提出可以换座,让母亲继续坐1A,她们一家去2F。

可没等她说完,郑女士就把孩子安顿在了旁边空着的2C座位上,她还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

没想到郑女士把事情掐头去尾发到了网上,让她们母女俩遭到了网暴。

更让她气愤的是,她在郑女士评论区解释母亲手术的情况,郑女士却冷冷回了句:“占座就是该替我们家挡灾。”

郑女士的朋友也跑来留言,讽刺她“身材壮得像大块头,当时低声下气的样子真可笑”,郑女士甚至还骂“从医院出来的都不干净”,把病人说得这么难听。

9月3日下午,她已经报了警,明确说要郑女士出面道歉,绝不和解。

随着老太太女儿一次次发声,事件里的很多争议细节也浮出水面。

首先就是9号车厢商务座的数量,有人说有五个,有人说有六个,说法不一。

而且,乘务员当时协调换座的时候,有没有广播通知、有没有书面记录或者录像,这些关键证据都没公开,没法完全证实双方说的是真是假。

还有免票小孩座位的问题,有人说免票小孩本可以由大人抱着,不用单独占座,也有人说要结合现场空座和乘务员安排来看,不能一概而论,这也成了争议。

网络上的乱象更是愈演愈烈,有网友发现,郑女士的账号曾关闭过一段时间评论区,但却没删除原视频,明显是想避开争议,但又想引导舆论。

更过分的是,有人还扒出了郑女士的生活照片,对着她的纹身评头论足,把网络暴力从言语攻击延伸到了隐私窥探和外貌评判,越来越离谱。

不过,现在大家也有两点共识:一是卖出去的座位,就得尊重购票人的权利,坐错了就该让。

二是乘务员在没卖出去的座位上,临时安排特殊旅客也很常见,但一旦座位卖出去了,就得赶紧调整或者跟购票人商量。

其实矛盾不在规矩本身,而在执行的时候沟通好不好,还有事后有没有把事实说全。

现在,大家都在等一个明确的结果,也在讨论到底谁对谁错。

有人觉得郑女士太自私,为了占座位便宜不惜网暴他人;也有人觉得女子虽然有理,但一开始没及时跟郑女士沟通清楚。

不管最后结果如何,这场风波都给我们提了个醒:在公共场合,多一份理解和包容,少一份计较和指责;在网络世界,多一份理性和克制,少一份盲目和跟风。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更多类似的纠纷,让我们的社会更和谐。

最后,也想问问大家,对于这场高铁占座风波,你有什么看法?你觉得谁更有理?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

来源:沐语纪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