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几天又出现了吃野蘑菇中毒事件,我看完冒出一头冷汗,这种事情怎么总是发生呢?
文/编辑:严森森
据华商新闻报道,这几天又出现了吃野蘑菇中毒事件,我看完冒出一头冷汗,这种事情怎么总是发生呢?
众诚救援队
9月6日,秦岭的翠峰山上有庙会,这个区域属于西安市鄠邑区管辖范围,一名76岁的老人,据说是周至人(具体姓名不详),老人见到山上有很多野生蘑菇,于是炒了一盘饱口福。
吃下去没多久,情况就不对了,老人出现头晕,恶心现象,这明显是中毒症状,于是紧急求救。
西安众诚救援队接到求助电话,立刻组织了13名队员上山营救,因为最近秦岭连日降雨,河道涨水,山路又窄,路况很差。
救援队历经4小时,踏泥淌水,费了不少功夫,终于把老人从山顶抬了下来,移交给了等候的120救护车。
众诚救援
老人送去了医院,经过洗胃补液等抢救措施,目前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
幸好有惊无险,老人的命保住了,这个事件再次给大家敲响警钟,不要随意食用山上的蘑菇。
很多山系与秦岭一样,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山里资源丰富,有很多山珍,一到雨季,菌类疯长,会滋生出大片大片的蘑菇,因此很多人上山采摘尝鲜,但也报道了多起吃野生蘑菇中毒事件。
常见的有毒蘑菇大约有20多种,毒性大的主要有12种,分别为残托鹅膏、赤脚鹅膏、纹缘盔孢伞、毒蝇鹅膏、洁小菇、豹斑毒鹅膏、墨斗鬼伞、大鹿花菌、致命鹅膏、灰花纹鹅膏、油黄口蘑和亚稀褶红菇。
毒蘑菇图片
请记得,长得越好看越鲜艳的蘑菇越不敢动,毒性往往也越强。
蘑菇鲜美,山区人吃蘑菇的习惯已久,民间常常流行一些试毒偏方,认为只要遵循这些原则,那就可以大口吃菇,其实很多都不靠谱。
第一种 用银器试毒
古装电视剧里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节,为防止下毒,达官显贵,富家太太们在吃饭前用银针试毒,认为只要银针没有变色,那么食物就安全。
农村地区一些家庭采到野蘑菇的时候,会放一把大蒜加进去炒,如果蒜瓣没有变黑,也认为蘑菇可以吃。
实际这两种方法都不靠谱,大部分的菇根本不会与金属和蒜发生反应。
第二种 野蘑菇晒干了无毒
这种说法不正确,蘑菇的毒性,无论是新鲜还是晒干,本身就存在,有些野生蘑菇晒干后,毒蛋白活性反倒比鲜蘑菇增加了3~5倍。
所以特别要提醒城市居民,一些流动集市上售卖的野生干蘑菇,要谨慎选购。
第三种 高温能解毒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认为食物里的毒素,细菌一类的,只要通过高温反复蒸煮,那就会去掉毒素,安心食用。
高温消毒只适用于部分细菌,有研究表明,野生蘑菇里的鹅膏毒肽即使煮两个小时,依然有毒性。
而在生活里,我们食用蘑菇时,为了保持新鲜的口感,大多数烹炒时间通常几分钟就起锅了,很难做到长时间的高温蒸煮。
第四种 固定的地方采野菇安全
一些山民会根据以前的采摘习惯,去曾经采过蘑菇的地方再去采蘑菇。
他们潜意识里认为去年吃了这些蘑菇没事,那就说明这地方的野蘑菇是放心的,
今年可以继续去采,实际这也是一个认知误区。
毒茹孢子会随着动物和风雨传播,四处飘散到新的区域,以前安全的区域可能会长出新的毒菇,一不小心就入了坑。
如果万一误食了毒蘑菇,要怎么办呢?
1 用500毫升温热盐水,让食用者喝,立刻催吐,刺激舌根部位,让其尽可能的呕吐。
2 保留好样本。一个保留呕吐物,另外尽可能保留未煮食的菇类,后续治疗用得上。
3 立刻送医。吃蘑菇中毒后,土办法未必管用,最正确的方法是赶紧去医院,医生会根据情况及时救治。
最后再次提醒朋友们,野生蘑菇虽味美,可是要谨慎,山里的蘑菇不要吃!
我是严森森
欢迎走进我的文字,一起聊感情谈生活
来源:洗千尘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