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水电站,电建人把几何美学变成了风景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08 11:53 1

摘要:任何宏伟工程都始于最基本的几何元素——点。在孟底沟,这些“点”是测量者钉下的桩位,是锚索深埋岩体的锚固点。左岸63处危岩防护点散布于高程2150米至2610米之间,每一点位都需独立勘察、专项设计。测量人员在无路可走的陡坡上徒手攀爬,在高原稀薄空气中定下毫厘不差

千里雅砻江奔流于川西高原

劈开巍峨群山,雕刻出深邃峡谷

中国电建规划论证

勘测设计并总承包建设的孟底沟水电站

以几何为语言,山河为舞台

书写着能源与自然交织的壮美诗篇

点、线、面、体等几何元素在此相遇

成为连接自然与人力、

功能与美学、技术与生态的纽带

锚定山河的几何原点

任何宏伟工程都始于最基本的几何元素——点。在孟底沟,这些“点”是测量者钉下的桩位,是锚索深埋岩体的锚固点。左岸63处危岩防护点散布于高程2150米至2610米之间,每一点位都需独立勘察、专项设计。测量人员在无路可走的陡坡上徒手攀爬,在高原稀薄空气中定下毫厘不差的坐标。这些点,是工程的起点,也是力量的源点。

线

牵系天地的力学诗行

孟底沟的双缆索系统——1号缆索跨江820米,2号缆索跨度438米——犹如两道钢铁彩虹悬挂于峡谷。项目团队将四根主索的高程与线形调至毫米级精度。交通隧道是深入山体的线性工程,左岸场内交通系统总长超12公里,其中3号公路隧道长达3842米。导流洞分别长922米和1074米,穿越富水断层带,勾勒出精准而安全的通道。

绘就大地的生态肌理

边坡治理中铺设的防护网系统覆盖面积累计超15万平方米,通过数万个锚杆点与岩壁紧密贴合。创新设计的V型挡渣墙沿自然冲沟走向布置,既有效拦阻坠石,又消解人工结构的突兀感。生态修复通过喷播多年生花草籽、栽植本土植物,让裸露岩土重焕生机。临时施工场地在使用结束后全面生态恢复,悄然隐入自然。

拱卫江河的曲率哲学

由点生线,由线成面,面面交织,最终塑造出震撼人心的“体”。孟底沟最宏伟的“体”是那座最大坝高201米的混凝土双曲拱坝。大坝通过精心计算的双向曲率,将水压力高效传递至两岸山体,以最少的材料承受最大的荷载。智能温控系统通过预埋传感器实时监测温度,确保大坝质量。这座大坝是矗立于峡谷之间的几何艺术品。

几何生态的共生密码

孟底沟的几何语言,从一开始就编写了与生态共生的密码。绿化不再是点缀,而是系统性的生态修复。无人机运输以精准的航线替代人力,减少对植被的破坏。BIM技术、智能灌浆等数字化手段,将物理工程转化为数字模型,实现几何精度、工程深度与生态柔性的统一。

来源:CRCC中铁张鑫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