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年纪一到,有些东西吧,年轻时戴着叫个性,现在再往身上招呼,一不小心就成了“油腻”。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年纪一到,有些东西吧,年轻时戴着叫个性,现在再往身上招呼,一不小心就成了“油腻”。
尤其是首饰这玩意儿,它不是越贵越好,更不是越多越有派。戴错了,万把块的物件也能戴出地摊货的尴尬;戴对了,稍微用点心,整个人那份沉稳、从容的质感就出来了。
活到我们这个岁数,穿衣戴表早就不为取悦别人了。图的是自己舒服,图的是那份得体与从容。今天就边聊边琢磨,怎么用首饰这细节,给自己加分,而不是添乱。
① 超大、夸张的宝石或玉石戒指/挂件
我见过一些老哥,特别喜欢戴个大金戒指,或者胸前挂个巴掌大的玉牌,生怕别人看不见。
心意是好的,想显点身份。但说实话,这玩意现在看上去,真的有点像早些年暴发户的标配,扑面而来一种“我很贵但没品位”的讯号。
真正的实力和底蕴,不是靠尺寸来证明的。那么大一块顶在手上、挂在胸前,沉不沉先不说,关键它显得人特别“躁”,静不下来,跟我们该有的沉稳劲头完全是反着来的。
② 质量差、工艺糙的便宜首饰
这点尤其重要。男人可以不多戴,但要戴就戴点好的。这里说的“好”,不是指价格非得几万几十万,而是质感。
那种地摊上买的、会掉色的铜铁链子,或者边角都没打磨光滑的戒指,真的不如不戴。
它会在不经意间告诉别人:你这个人对待自己很将就,生活品质不高。一件有质感的配饰,是沉默的自我介绍。而一件劣质首饰,再时髦的设计也是白搭,只会拉低你整个人的档次,显得寒碜。
③ 各种复杂手串、手链叠戴,显得沉重又凌乱
手腕子上又是菩提子、又是檀木串、再来个银链子……叮叮当当一大堆。知道的你是喜欢首饰,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出门兼职带货了。
太复杂、太满,就显得“过”了,给人一种说不清的沉重感和凌乱感,甚至有点神神叨叨。我们追求的应该是干净、利索、精神。手腕这块“风水宝地”,留点空间,才显洒脱。
(1)简洁大方的腕表,展现品位与内涵
这绝对是男人最硬核的首饰,没有之一。它不只是用来看时间的,更是你品味、实力和守时性格最直接的体现。别选那些功能复杂、表盘花里胡哨像飞船遥控器的款式。
就选经典的:圆形表盘、皮表带或金属表带、颜色低调(黑、白、银、蓝)、功能简单(最多加个日历)。
一块这样的表,无论是开会、谈事还是日常休闲,都能稳稳地hold住场面。它安静地在你腕间,替你说话:“这是个可靠、有分寸的人。”
(2)低调的细项链,既不浮夸又不失品味
项链不是小伙子的专利, 戴好了特别提气。关键是要“藏”着戴,而不是“炫”着戴。拒绝大粗金链子!
选择一条粗细适中、款式极简的铂金、白金或者质感好的银链子,让它若隐若现地贴在领口间。甚至可以挂一个很有个人意义的小吊坠,比如一枚简单的军牌、一个微小的生肖印记,但切记要小!
要低调!它的作用不是被人注目,而是当你偶尔松动领口时,不经意流露出的那份精致细节,让人觉得你是个有故事、懂生活的人。
(3)经典的眼镜框,增添温文尔雅的风度
很多老兄弟觉得眼镜就是个工具,近视了才戴。大错特错!哪怕你不近视,也可以备一副平光镜,材质考究、设计经典的眼镜框是提升知性气质的绝对神器。
它能瞬间给你增加一种温文尔雅、沉稳睿智的风度。
选的时候,镜框形状一定要贴合自己的脸型,颜色选玳瑁、黑、银灰这类永不过时的。一戴上,整个人的书卷气和专业感就上来了,特别显靠谱。
01. 适量配饰,留出视觉空间
千万别把所有家当都戴上。手腕戴了表,手指就尽量干净点;戴了项链,耳朵就别再折腾了。身上一定要有“留白”,就像一幅好画,得有呼吸的空间。焦点一多,就等于没有焦点。
02. 首饰风格得跟着衣服走
你穿一身正经西装,就别搭个户外风格的橡胶表带手表。
你周末穿个Polo衫休闲裤,也别配一副过于严肃的金丝眼镜。协调统一是关键。首饰应该是你整体造型的画龙点睛之笔,而不是一个跳戏的突兀存在。
03. 全身配饰,最多3件足矣
这是个黄金法则。手表、项链、眼镜、戒指、手链……所有这些加起来,最多不要超过三样。 比如“手表+眼镜”是两件,“手表+一枚简单戒指”也是两件。
控制在三件以内,怎么搭配都显得清爽、有品位。超过三件,大脑处理不过来了,就容易显得杂乱无章,油腻感就是这么来的。
结尾:
老哥们,到了这个年纪,终于活明白了:所谓的“有档次”,不是把所有值钱的东西都堆在身上,而是懂得选择和克制。
用那么一两件有质感的配饰,恰到好处地表达自己,这份举重若轻的从容,才是我们这个年纪最帅的样子。
我们不追求哗众取宠,但求低调从容。这份功夫,就在这点滴细节之间。
⚠️所有的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仅用于「穿搭」分析,如有「侵权」请联系立即删除!!
来源:时尚咨询小魔女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