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围绕佳音和她妹妹迪亚的热度慢慢降了下去,很多网友其实早就猜到会有这么一天。
看到迪亚回巴基斯坦后“躺平”,就明白她和佳音的命运注定天差地别
最近围绕佳音和她妹妹迪亚的热度慢慢降了下去,很多网友其实早就猜到会有这么一天。
佳音自从和老公小王在中国安定下来,不光自己的生活彻底变了样,连她身上的流量也跟着水涨船高。
反观她妹妹迪亚,这次来中国小住了一阵子,大家都觉得她要是能留在中国,或许也能像佳音一样改命,结果一切还是回到了原点。
很多人第一次关注佳音,是因为她从巴基斯坦嫁到中国,生活条件大变样。
网友一边羡慕她能逃离战乱和贫穷,一边也为她留在巴基斯坦的家人唏嘘。
迪亚年纪小,婚姻大事由母亲做主。
家里长辈一口否决她来中国定居,旁人再怎么劝都没用。
有人说这就是命,迪亚只能认了。
小王作为姐夫,也算是用心良苦,带着小姨子到处玩,临走还塞了一笔钱,希望迪亚回国能继续拍视频,多少能有点收入。
迪亚临走前信誓旦旦,说回巴基斯坦一定会努力拍视频。
可等她真回去,才几天功夫就宣告“罢工”。
小王和佳音在直播里吐槽,说迪亚回家后只拍了几条视频,没过多久嫌天太热不想出门,索性就不拍了。
佳音一听气不打一处来,怎么看怎么觉得这个妹妹不争气,手头好好的机会都不把握。
其实迪亚的这种状态,不是个例。
在巴基斯坦这种地方,女人的选择本来就有限。
她们习惯了靠家庭生活,缺乏主动赚钱的动力。
有人觉得她们是懒,其实更多是大环境限制了她们的改变。
中国这几年流行自媒体创业,哪怕农村姑娘只要有手机、愿意拍视频,都能挣点钱改善生活。
可在巴基斯坦,基本没人觉得“拍视频能养家”是正经工作。
迪亚即便有个会挣钱的姐夫,也缺乏独立意识,懒得折腾。
最让网友们感到无语的是,迪亚在中国短短几个月里,手机摔坏了三个。
有粉丝说她是不是不懂节约,毕竟在巴基斯坦手机也算贵重物品。
可迪亚一点都不当回事,花姐夫的钱花得眼都不眨。
有人调侃她以为姐夫家有摇钱树,花钱不心疼。
这种心态,跟佳音在中国之后的改变,简直天壤之别。
佳音和小王成了典型的“努力型夫妻”。
佳音来中国时间不长,已经学会了催小王赶紧更新视频,生活上处处精打细算,完全融进了中国人的勤快劲头。
对比之下,迪亚还是老样子。
她心里根本没打算靠自己赚钱,家里安排什么就做什么。
说得难听点,她就是等着找个婆家,把后半辈子交给男人。
像她这样的人,在巴基斯坦太常见了。
其实不只是佳音和迪亚,很多嫁到中国的巴基斯坦女性,生活轨迹都彻底变了样。
有的人一开始也懒散,慢慢被中国的环境带动,开始挣钱、自立。
可要是没这份环境,没这份刺激,原地打转是常态。
迪亚身上的故事,其实也是不少跨国婚姻女性的缩影:生在不同地方,命运不一样,有人敢闯,有人只会认命。
很多网友在评论里说,迪亚这次回来后彻底“躺平”,她这辈子注定赶不上姐姐了。
其实话说得直白,但也不无道理。
机会摆在面前,自己不把握,谁也没法帮你过好这一生。
佳音能嫁到中国,是她的幸运,也是她自己努力的结果。
迪亚放任机会溜走,或许真的只能回归到传统生活模式,被家庭和社会安排好一切。
有网友总结说,这件事看着扎心,其实也是现实。
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和能力改变命运。
佳音和迪亚这对姐妹,算是把“努力”和“躺平”两种人生活给大家看了个明明白白。
哪个更好,没人能代替她们选择。
只是看得多了,咱们也明白了一个理儿:环境能影响人,但人自己不想变,谁都帮不上忙。
来源:清闲的孔雀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