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悔不当初!11 岁娃的抽动症从好转到自伤,到底经历了什么?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8 14:05 1

摘要:提及儿子阿哲,父亲满是自责:“若能重来,我绝不再这样做……” 究竟发生了什么,让父亲陷入深深愧疚?

提及儿子阿哲,父亲满是自责:“若能重来,我绝不再这样做……” 究竟发生了什么,让父亲陷入深深愧疚?

01

父亲擅自决定,中断规范治疗

11 岁的阿哲两年前在当地医院确诊抽动症,起初治疗顺利,却因父亲的错误决定前功尽弃。

那时候,阿哲因为被怪病缠上,被迫休学,父亲带着他在当地求医。

当时,阿哲的症状非常明显,频率也高。

图片来源《叫我第一名》

挤眉弄眼、咧嘴、歪头.....

在同学的眼里,阿乐像个“怪物”,能随时变换各种“鬼脸”。

就因为这个,阿哲在学校经常被人嘲笑和排挤。

在当地医院的专业评估和检查下,阿哲被诊断为抽动症。对于最初的治疗,父亲和阿哲都十分配合。在医生的指导下,阿哲按时按量吃药;没落下过一次治疗...

也正因为如此,他的抽动症控制得很好,改善效果非常明显。这让父亲和阿哲非常高兴,所有的付出,终于有了收获。

于是父亲便认为病情已基本好转,未遵医嘱继续规范治疗。甚至在药物吃完后,自行到外面买药给阿哲服用。

就这样过了大半年,可阿哲的抽动症始终不见好转,还出现严重情绪问题,甚至有自伤行为。

他开始抵触学校,觉得压力大、被嘲笑,内心焦虑,甚至用刀片划伤自己。父亲无奈将他送进精神病院,效果却不理想。

图片来源《奇迹男孩》

02

再寻医路,竟添多种共患病

走投无路的父亲,只好再次带阿哲找医生求助。来到太原天使儿童医院后,李树珍主任告诉他,阿哲除抽动症外,现在还伴随情绪障碍、自伤行为等抽动症共患病。

内部图片,严禁转载

临床调研显示,50% 的抽动症孩子会共患一种或多种疾病,这不仅增加治疗难度、延长周期,若不及时干预,还会严重损伤孩子身心。

以下为抽动症的这几种共患病,家长一定要警惕:

⭕ 共患ADHD

儿童抽动症和多动症是一对孪生兄弟,其患病率高达50%,即一半的抽动症儿童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图片来源抖音截图

共患ADHD可能导致行为障碍,如攻击行为、破坏性行为、学习困难和社会适应能力以及执行功能问题,还会增加情绪问题和功能障碍。

⭕ 共患学习障碍

抽动障碍与学习障碍共病在儿童青少年患者中较常见,最常见的是数学和拼写方面障碍。

图片来源抖音截图

而学习障碍多与其他共患病并存,易被漏诊或误诊,从而导致针对学习障碍的干预措施延迟启动,增加教育的困难。

⭕ 共患情绪障碍

抽动障碍共患情绪障碍的患者常伴有焦虑和抑郁情绪,表现为自卑感、扭捏、害羞、社会退缩、焦虑、哭泣、敏感、抑郁和慢性忧伤等。

⭕ 共患强迫障碍

强迫障碍也是抽动症的共患疾病之一,表现为反复出现侵入性的思想、想法、图像或冲动、强迫行为的发生。

强迫行为是为了防止和减轻焦虑、痛苦的重复性行为或精神行为,通常出现在青春期早期或抽动发生几年后,常伴更高频率的攻击性行为。

⭕ 共患品行障碍

品行障碍也是年长抽动患儿共患病之一。少部分抽动障碍患儿也会共患破坏性行为和潜在的危及生命的症状,常见的破坏性行为包括爆发行为、愤怒、攻击和冲动控制问题。

⭕ 共患自伤行为

部分抽动障碍患儿可能会出现无法克制、严重、反复自伤的行为。

图片来源包图网

自伤行为多种多样,患儿可能会自己拿刀割伤自己,咬伤自己、用头撞坚硬的物体等,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永久性自残损害。

在这里,李树珍主任也提醒各位家长:

共患病的存在使抽动症的情况变得更加复杂,治疗上也更加困难,造成的功能损害更加严重。

所以,希望各位家长在抽动症孩子的治疗期间,一定要谨遵医嘱,切忌自作主张,要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最大程度上减少抽动对孩子的影响,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来源:太原天使儿童医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