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在榆阳区,一种曾经默默无闻的沙地野菜——沙盖菜,正悄然变身“致富菜”。近年来,榆阳区持续加大农产品产业培育力度,通过引进先进种植加工技术、打造区域特色品牌,推动田间地头的“土特产”向“好产品”升级,让特色农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榆阳区沙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在榆阳区,一种曾经默默无闻的沙地野菜——沙盖菜,正悄然变身“致富菜”。近年来,榆阳区持续加大农产品产业培育力度,通过引进先进种植加工技术、打造区域特色品牌,推动田间地头的“土特产”向“好产品”升级,让特色农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榆阳区沙盖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本土企业,从沙盖菜的驯化种植到加工销售,串起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不仅让沙盖菜“走了出去”,更带动了周边农户持续增收。
“沙盖妹”品牌店内顾客选购产品
近日,记者走进榆林禾禾乡情商贸有限公司,一股淡淡的“腌菜香”扑面而来,前来选购盐水渍系列产品的顾客络绎不绝。货架前,有人捧着盐水渍沙盖菜包装瓶反复翻看,详细比对配料表和保质期,有的则顺手拿起袋装盐水渍白菜,仔细瞧着里面的菜色,大家精挑细选,不一会儿就各自选购出了心仪的产品。在直播间里,主播正举着瓶装的沙盖菜、洋蔓菁等,对着镜头热情推介。借助小小的手机屏幕,这些沙梁里的野菜,正在变成一张张飘香的“地域名片”。
“沙盖妹”公司负责人向顾客介绍产品
工作人员正在直播带货产品
“我特别喜欢他家的沙盖菜,买回去可以做成沙盖拌汤。他们家的洋蔓菁也是小孩每天喝粥的必备咸菜。马上过节了,我想给外地的朋友送点东西,刚好有沙盖菜、洋蔓菁的礼盒包装,特别适合送礼,希望我的朋友能够品尝到我们陕北的特色食品。”顾客马鹏鲜说。
工人检查沙盖菜质量
直播间里的火爆热销,离不开背后生产的精雕细琢。在公司的种植基地,连片的沙盖菜在沙梁上舒展着叶片——这些沙盖菜采用人工仿野生种植,全程不施化肥农药,在收获后被迅速运至生产车间,经过分拣、清洗、沥干等步骤,再采用老坛发酵工艺,不使用任何添加剂,实现亚硝酸盐含量为零的新技术,最后通过现代温控技术调控发酵环境,确保口感和品质稳定,既留住了传统风味,也实现了绿色健康。
工人正在给瓶装沙盖菜贴标签
“我们公司的产品有沙盖菜、洋蔓菁、酸菜、酸萝卜、萝卜缨、酸豆芽等,这些都是传统的泡菜,没有任何的防腐剂和添加剂。我们采取‘线上+线下’的销售渠道,除了自己的主播团队,还和美食主播进行合作,通过他们带货每天销售量能达到几百单。线下我们和内蒙、宁夏、北京、深圳这些城市大型餐饮连锁机构合作,按照定制产品进行加工。”榆林市榆阳区沙盖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红春说。
冷库里整齐干净的沙盖菜产品
从田间到餐桌,沙盖妹公司的产业链上,农户是不可或缺的参与者。公司采用“农户+合作社+公司”的经营模式,农户负责按标准种植沙盖菜、莲花菜、萝卜等农作物,合作社提供育苗、技术指导和初加工服务,公司则集中进行深加工、包装和销售,形成“育苗—种植—加工—销售”的闭环。目前,公司已与周边600余户农户签订订单合同,种植面积近3000亩,每年带动农户增收近3万元。
沙盖菜产品打包发送快递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产业规模,加大生产力度,加强产品宣传力度。同时,计划在直播间里现场教学沙盖菜的家常做法,无论是凉拌,还是配粥,手把手教大家解锁美味吃法。希望通过互联网渠道,让消费者既能买到产品,又能学会吃法,真正让这株沙梁上的野菜,成为连接陕北风味与大众餐桌的纽带。”张红春说。
记者:王欣 田苗 报道
来源:榆阳新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