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档5年,分手告终!CGM回到自营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8 15:09 1

摘要:2025年9月5日,Senseonics宣布将收回 Eversense 连续血糖监测(CGM)平台的全球商业化权。自 2020 年以来,Ascensia Diabetes Care 一直是 Eversense 的独家分销伙伴,如今双方达成谅解备忘录,计划在 2

上海活动报名:

2025年9月5日,Senseonics宣布将收回 Eversense 连续血糖监测(CGM)平台的全球商业化权。自 2020 年以来,Ascensia Diabetes Care 一直是 Eversense 的独家分销伙伴,如今双方达成谅解备忘录,计划在 2025 年底前签署正式协议。

自 2026 年 1 月 1 日起,Senseonics 将在美国市场全面接手销售与市场推广,并在 2026 年逐步扩展到全球。公司解释,这一举措是为了让一年期植入式 CGM——Eversense 365——的推广更高效、更聚焦。

补充信息:

财务层面:管理层披露,如果不与 Ascensia 分成,上季度公司营收可高 20%、毛利率可高 45%。此外,公司已从 Hercules Capital 获得最高 1 亿美元的融资,用于支持商业体系建设。

业绩指引:预计 2025 年全年净销售额在 3400–3800 万美元之间,毛利率保持在 32.5%–37.5% 区间。

团队转移:Ascensia CGM 业务负责人 Brian Hansen 及其团队将加入 Senseonics,继续负责 Eversense 的商业推进。

支付与渠道:Eversense 已获得广泛的商业保险与 Medicare 覆盖,医生处方和植入网络仍在扩展。

生态协作:公司正与 Sequel Med Tech 合作,将 Eversense 与其 twiist 胰岛素泵连接,打造首个基于一年期 CGM 的胰岛素输注系统。

一句话总结:这是一次“友好分手”。Ascensia 表示,将协助 Senseonics 完成平稳过渡,而其母公司 PHC Holdings 也强调仍会继续投资糖尿病业务。

一、技术特点与临床数据:Eversense 365 的四个关键词

作为全球首个一年期植入式 iCGM,Eversense 365 的核心差异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使用周期更长:在 90 天、180 天版本基础上,Eversense 365 将使用寿命延长到 365 天,大幅减少更换频率和穿刺次数。

系统形态:由皮下传感器、体表发射器与手机应用组成。发射器可震动提醒,脱离手机时也能独立告警。

iCGM 定位:获批时被 FDA 定义为 iCGM(集成型连续血糖监测),可与自动胰岛素输注(AID)系统直接对接。

校准频次:较前代有所减少,减轻患者负担。

临床证据来自ENHANCE 研究:在 110 例美国多中心受试者中,90% 的传感器完整使用 365 天。在 40–400 mg/dL 的血糖区间内,92% 的数据点在 ±20% 误差范围内,达到并超过 iCGM 的监管要求。

支付层面同样是重要推动力。2024 年 2 月起,美国 Medicare 将 CGM 报销范围扩展至所有使用胰岛素的患者以及部分低血糖高风险人群,为 Eversense 365 的商业化打开了支付之门。

四个关键词可以概括这一代产品:一年期、植入式、iCGM、与泵互联。它们共同构成了 Senseonics 的差异化竞争点。

二、商业运作的常见路径:医疗器械“怎么卖”

要理解 Senseonics 为什么要从合作模式转为自营,可以先看看医疗器械行业的几种常见商业路径。

自营直销:企业自建团队直面市场,利润率高、反馈快,但投入大、周期长。

经销/分销:借助本地伙伴快速铺量,轻资产,但利润被稀释,品牌和服务难统一。

联合推广:与渠道或生态伙伴共同运作,速度快,但利益分配与战略节奏难完全一致。

生态捆绑:与胰岛素泵、数字平台或保险捆绑,形成整体方案,提高粘性,但跨公司协作复杂。

订阅与服务化:硬件、耗材与服务一体化,提升用户生命周期价值,但需要成熟的运营与风控。

患者激活:在医生渠道基础上强化患者教育与复购,缩短转化链路,但对合规与隐私要求高。

对于 CGM 这类既涉及植入操作,又有长期随访和耗材消耗的产品而言,选择何种商业模式,直接决定了产品能否实现规模化增长。

三、从分销到自营:Senseonics的选择与变量

1. 为什么要“收回来”?

利润压力:以去年数据测算,去掉分销环节,收入可提升20%,毛利率可提升45%。对一家市值不高、依赖融资的公司而言,这是能立刻释放的空间。

产品差异化:Eversense 365 属于“长效+植入”这一小众赛道,与 Ascensia 的指尖血糖业务并不匹配。分销方的核心客户和推广逻辑,未必能承载一个需要持续临床教育、医保沟通和患者随访的创新产品。

组织闭环:把研发、生产和商业化放在一家公司内,能缩短信息链路,更快把临床反馈转化为产品改进。

2. 成功的条件

团队延续:Senseonics 并非从零开始,而是整体吸纳了 Ascensia 的 CGM 商业团队,降低了断档风险。

支付壁垒:美国 Medicare 已纳入报销,这是产品放量的前提。如果医保政策能持续扩展至更多国家,增长曲线才可能兑现。

生态协同:与 Sequel 胰岛素泵的结合,将决定 Eversense 能否真正融入闭环管理生态,而不是孤立的一个长效传感器。

3. 潜在的风险

现金流考验:自营意味着前期需要铺设销售网络、培训医生、维持库存。即使有1亿美元融资,也必须在两三年内看到明确的放量,否则财务压力会反噬。

市场教育:植入式 CGM 仍然属于少数派。如何让患者接受“植入一次、一年有效”的理念,如何让医生愿意推荐和掌握插入技能,都是难点。

竞争环境:Dexcom、Abbott 已形成品牌、渠道和规模优势。对手的策略变化,比如 Libre 系列的价格策略,都可能给 Eversense 留下的空间进一步压缩。

四、思宇MedTech观察:一场“自营的必然与偶然”

从逻辑上看,Senseonics 收回商业化权,是一种“必然”。产品已经进入一年期的关键节点,如果不掌握销售渠道,无法兑现潜在的差异化优势。

但这场“自营实验”同样充满偶然性:

对患者而言,长效 CGM 的价值是真实的,但接受速度取决于支付政策、医生意愿和患者体验的综合博弈。

对公司而言,自营带来利润释放的可能,但也放大了执行失败的风险。短期财务数据能改善,长期则要看团队能否跑通全链条。

对行业而言,CGM 的主战场依旧在 Dexcom 和 Abbott 手中。Senseonics 的挑战,是在巨头主导的市场里,找到自己的细分定位。

一句话总结:Eversense 的自营,不仅是公司命运的转折点,也是一场关于医疗器械商业化路径的现实试验。它提醒所有创新企业:产品和技术之外,商业模式的选择,往往决定了创新能走多远。

# 思宇MedTech推荐文章合集

医疗器械市场动态

▌技术前沿与创新趋势

心血管 →

脑血管 →

骨科 →

眼科 →

神经系统 →

内分泌系统 →

消化系统 →

呼吸系统 →

▌企业融资与战略收购

▌人事变动与业务调整

▌国内外企业IPO境况

行业趋势分析

| |

思宇年度活动回顾:| | | ||

来源:锦城龙少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