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日的纳雍,层峦叠嶂。车行山间,耳畔是奇妙的交响:山村幼儿园滑梯上清脆的嬉闹、蜡染坊里苗绣梭子穿行的细响、稻田中沉甸稻穗碰撞的低语……这些声音,是这片曾被一重重山一道道水阻隔的土地,奏响的崭新乐章。
秋日的纳雍,层峦叠嶂。车行山间,耳畔是奇妙的交响:山村幼儿园滑梯上清脆的嬉闹、蜡染坊里苗绣梭子穿行的细响、稻田中沉甸稻穗碰撞的低语……这些声音,是这片曾被一重重山一道道水阻隔的土地,奏响的崭新乐章。
自1991年纳雍县被确定为民革中央定点扶贫联系县以来,三十四载春秋,一批批民革人如越岭的候鸟,衔着希望,在这片土地上年复一年地耕耘,接力书写着同心筑梦的故事。
如今,纳雍的村村寨寨,用同一种温暖的底色,回应着乡村振兴的时代之问——一粒名为“博爱”的种子,已在岁月深处生根发芽,悄然绽放。
岩脚:家门口响起童谣声
“从前呐,娃娃想上幼儿园?得走一个多钟头的山路到镇上去上。很多人家,干脆就不送了。”站在玉龙坝镇岩脚社区崭新的“中山博爱幼儿园”操场上,岩脚社区党支部书记张俊眼角漾着笑意,目光投向那群追逐嬉戏的小身影。
位于玉龙坝镇岩脚社区的中山博爱幼儿园(图源:微信公众号“纳雍教育”)
园长刘敦琴清晰地记得开园那天:“三十几个小脑袋,眼睛瞪得圆溜溜,充满了好奇。大多是爷爷奶奶牵着来的,孩子的爸妈啊,都在山外头务工。”“后来,民革中央又帮我们建起了食堂……那份贴心,真是咱们缺啥,他们就惦记着啥。”
“瞧瞧。”刘敦琴带着记者在园里转,自豪溢于言表,“硬件软件,都不输城里吧?绿水青山,空气好,心情也舒畅。”
这份家门口的托付,改变的远不止孩子。“娃娃们习惯好了,整个村子也变化不少。”岩脚社区驻村第一书记路璐感触更深,“年轻人能安心在外打拼,老人也松快些,还能顾点农活。中山博爱基金会、民革中央企业家联谊会捐建的卫生室就在边上,‘小病不出村’,大家都觉得,这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
张俊望着社区委员会外墙上“志比岩坚,脚踏实地”的几个大字,目光灼灼:“有民革中央的帮扶,乡村振兴我们有信心。”
石关:指尖上绣出新生活
距离岩脚社区几十公里的董地乡新华村石关苗寨深处,啊玛奏蜡染刺绣农民专业合作社里,“最美贵州绣娘”杨全会指尖翻飞。蜡刀轻划,蓝靛晕染;银针穿梭,彩线生花。古老图腾与现代灵感,在她灵巧的手中悄然融合。
“去年回来一看,寨子让民革浙江省委改造得像个世外桃源,连小学都换了新颜。”杨全会笑意盈盈,手中的活计不停,“立马就决定,不走了!守着老人孩子,让这祖传的手艺传下去、活起来。”订单像山间的溪流,源源不断。“线下的活儿都排满了,网上还不敢挂呢。”寨子里的十几个姐妹围坐一起,古老的织机声里,流淌着新生活的韵律。“守着娃,绣着花,养活自己又养家”——这朴素的愿望,在指尖的沙沙声中成了真。
与年轻的杨全会在指尖上织就新生活不同,在新华村青杠林组成片的林地里,凭着丰富的经验,70多岁的石朝忠老人,正在林荫下细细查看林下灵芝探出的菌伞。“这把年纪,家门口还能挣钱,放在以前哪个敢想?”
民革浙江省委送来了菌棒,更牵线搭桥找好了销路。“没有后顾之忧,我们就铆足劲干。”新华村党支部书记简江说。这份情谊,翻过了群山。董地乡乡长杨鹏补充道:“新华村的乡亲们也去了浙江务工,为那边的发展添砖加瓦,这情分啊,是越系越牢了。”
新民:田垄间绘出金画卷
昆寨乡新民村,村民付琴坐在自家二层漂亮小别墅的院子里,掰着手指头算账:“种‘小站稻’、开民宿,家里还养着15头猪哩。”她家的小院,是民革组织的画家们来此写生的“根据地”。
新民村小站稻(图源:微信公众号“珙桐纳雍”)
站在付琴家的院子里放眼望去,建新河两岸,金灿灿的“小站稻”随风起伏,丰收在望。2021年底,民革天津市委将优质“小站稻”引进到该村,亩产稻谷比原来提高100公斤,口感也更好,种植户的腰包眼见着鼓了起来。付琴脸上的笑容,就是土地最诚实的回馈。
这金色的画卷远不止稻田。云雾缭绕的高山上,在民革中央的关心和协调下,民革吉林省委深耕“高山生态茶”品牌,盘活了荒山茶园,又通过“物联网+”模式,将民革党员、集体经济合作社、群众有机联结,让“高山生态茶”香飘四方;沃土之下,民革河北省委不仅联合河北省农产品品牌协会送来了优质薯种和肥料,让马铃薯产业悄然升级,还在村里认养了100头土猪;民革福建省委联引的福建省逸仙教育基金会教育扶持资金,则默默滋养着乡里的中心学校……“茶稻飘香,醉美新民”的蓝图,在各方倾力描绘下,已跃然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新民村党支部书记罗军站在田埂上,望着这一切,满眼憧憬:“这振兴的成色,是越来越足了。”
纳雍县骔岭镇高山有机茶园(张晓勇 摄)
眼下,岩脚社区幼儿园的操场再次溢满童声笑语,石关苗寨的织机应和着新的订单节奏欢快转动,新民村的稻田里,那曲动人的“丰收歌”即将达到嘹亮的高潮……
山还是那些山,日子却已进入新篇。这由稚嫩童声、古老梭声、丰饶穗实共同谱就的“蝶变三重奏”,在山谷间萦绕、回响,诉说着三十四年如一日的接力守护,也昭示着:一粒播撒在岁月里的“博爱”种子,终将在这片坚韧的土地上,结出名为希望与幸福的果实。
来源: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