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历史资料记载,在长期的农业发展中,蜀地先民不断总结种植经验,凭借着独特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让成都平原成为了闻名遐迩的 “天府粮仓”。
水稻的一生
从一颗圆润饱满的种子开始
在温润的水土间醒来
历经萌芽、长叶、拔节、抽穗
······
金黄——是它成熟的标记
软糯香甜
则是它留给世间最踏实的味道
历史资料记载,在长期的农业发展中,蜀地先民不断总结种植经验,凭借着独特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让成都平原成为了闻名遐迩的 “天府粮仓”。
如今,借助现代化的种植技术,从育秧大棚里整齐排列的秧苗,到田间高效运转的插秧机、收割机,这一传统农作物焕发出新的活力。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水稻的世界,见证它如何从一颗小小的种子,最终成为川菜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搭档。
水稻的故事始于春季,农民们将稻种播撒进育秧盘,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铺土、播种、覆土等工序一气呵成,一个个秧盘在传送带上整齐排列,等待后续培育······
5月,当秧苗长到一定程度,农民们便会趁着好时节,将它们从育秧田移栽到广阔的水田中。一株株嫩绿的秧苗整齐地立在水田里,开启了它们的 “童年生活”。
农民们不惧风吹日晒,定期下田,为水稻灌溉、除草、施肥、防治病虫害。他们赤脚踩在松软的田埂上,弯腰打理着禾苗,望着茁壮成长的水稻。
很快,水稻们迎来了“青春期”,它们活力满满,在枝头抽出细长的稻穗,微风拂过,稻花轻轻摇曳,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吸引了蜜蜂们前来品尝。
成年后的水稻,稻穗逐渐饱满,一颗颗稻谷从青涩慢慢变得饱满圆润,它们低垂着头,凝视着孕育自己的大地,颜色也从绿色逐渐向金黄过渡。
夏天的阳光,热烈而充足,为水稻的灌浆成熟提供了充足的能量。金黄的稻穗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呼唤:“我们成熟了,快来收割吧!我们还想成为餐桌上的美味。”收割机穿梭在稻田里,轰鸣声中,金黄的稻穗被收割下来,装满一筐又一筐。
收割下来的稻谷,经过脱粒、晾晒,去除杂质后,就变成了饱满的大米。这些大米,是制作众多川菜小吃和主食的基础材料。
在四川人家的厨房里,大米可以被磨成米粉,制作成软糯的红糖糍粑、香甜的叶儿粑。将大米煮成香喷喷的白米饭,搭配上麻辣鲜香的回锅肉、麻婆豆腐,一口下去,米饭的香甜中和了菜肴的辛辣,让人回味无穷。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来源:升学帮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