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秋雨多,谨防葡萄霜霉病卷土重来!识别与防治攻略请收好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8 17:33 1

摘要:叶片症状初期:正面出现淡黄色水渍状小斑点,边缘模糊;背面产生白色霜霉状物(孢子囊梗和孢子囊)。中期:病斑扩展为不规则形,颜色由黄绿转为红褐色,叶背霜霉层增厚。后期:叶片焦枯早落,严重时整株叶片脱落,树势衰弱。关键点:霜霉病斑背面有白色霉层,与白粉病(正面白色粉

叶片症状初期:正面出现淡黄色水渍状小斑点,边缘模糊;背面产生白色霜霉状物(孢子囊梗和孢子囊)。中期:病斑扩展为不规则形,颜色由黄绿转为红褐色,叶背霜霉层增厚。后期:叶片焦枯早落,严重时整株叶片脱落,树势衰弱。关键点:霜霉病斑背面有白色霉层,与白粉病(正面白色粉状物)形成对比。新梢与卷须症状感染部位出现淡黄色水渍状病斑,表面覆盖少量白色霉层。病情加重时,病斑变为褐色,枝条扭曲、停止生长,甚至枯死。果实症状幼果期:果粒变灰白色,表面附着白色霜霉状物,易脱落。成熟期:果面形成褐色病斑,停止发育,遇雨易裂果。关键点:红色品种感病后果粒变粉红色,白色品种变暗灰绿色。病原菌越冬与传播

病原菌以卵孢子在病残体(落叶、枝条)中越冬,次年春季通过雨水飞溅传播。孢子囊在湿度≥95%、温度11-30℃时萌发,侵染叶片后4-13天发病。

秋雨季爆发条件湿度:连续降雨或露水持续4小时以上,满足孢子萌发需求。温度:22-25℃为最适发病温度,秋季昼夜温差大加速病害流行。树势:偏施氮肥、枝叶密闭、排水不畅的果园发病重。农业防治:

减少菌源,增强树势清园修剪:及时剪除病枝、病叶、病果,集中深埋或焚烧,减少越冬菌源。冬季修剪后,全园喷施3-5波美度石硫合剂,降低基数。

通风透光:疏除过密新梢和副梢,保持架面通风,降低湿度。采用避雨栽培模式,减少雨水飞溅传播。

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增强树体抗病力。雨季及时排水,防止果园积水,降低湿度。

物理防治:

阻断传播途径果实套袋:在果粒黄豆大小时套袋,选择透气性好的纸袋,减少病菌侵染。

地膜覆盖:行间覆盖黑色地膜,抑制杂草生长,减少湿度。

化学防治:

科学用药,交替轮换预防阶段(雨前或发病前):喷施保护性杀菌剂,如80%代森锰锌600倍液、1:0.7:200波尔多液,每隔10-15天一次。

治疗阶段(发病初期):选用内吸性杀菌剂,如80%烯酰吗啉3000倍液、72.2%霜霉威600倍液,每隔7天一次,连喷2-3次。重点喷施叶背,结合叶面肥(如0.3%磷酸二氢钾)提高药效。

抗性管理: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如氟噻唑吡乙酮、吲唑磺菌胺),延缓抗药性产生。

生物防治:

辅助手段释放霜霉病天敌(如某些捕食螨),或施用生物菌剂(如木霉菌),抑制病原菌生长。

来源:三农种植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