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多病共患,肌肉减少是因还是果?抗炎增肌、营养干预如何综合获益?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8 19:26 1

摘要:老年患者常常合并糖尿病、神经病变、冠心病等多种疾病,同时存在肌肉量下降等营养状态不佳、生活质量较低等严重的疾病负担。那么肌肉量减少、质量下降与多种疾病是否存在关联?通过增加肌肉等营养管理是否可以降低多病的发生率?或者改善疾病带来的并发症?哪些营养素是增肌的“高

导语:老年患者常常合并糖尿病、神经病变、冠心病等多种疾病,同时存在肌肉量下降等营养状态不佳、生活质量较低等严重的疾病负担。那么肌肉量减少、质量下降与多种疾病是否存在关联?通过增加肌肉等营养管理是否可以降低多病的发生率?或者改善疾病带来的并发症?哪些营养素是增肌的“高手”?

本刊特邀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姜国晶教授解读最新研究、针对老年肌少症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旨在为临床老年患者的营养管理提供依据,以下内容请enjoy。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共同于权威期刊Ophthalmol Sci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证实,低握力(肌肉质量下降)显著增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白内障等年龄相关眼底疾病的发生风险1,而脂质代谢紊乱和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水平降低是关键介导因素。近年来的多项研究还表明,老年人握力等肌肉质量下降与认知功能障碍、心血管、骨折等老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如眼底病变、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等)相关。肌肉质量下降是肌少症的重要表现之一,与衰老、蛋白合成和分解失衡、炎症因子、药物使用等因素相关。近年来,降糖药物带来的肌肉量下降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因此,为老年患者提供合理的营养补充,尤其是添加了抗炎、增肌类营养素(如n-3PUFA)的营养补充,已成为防治肌少症、改善肌肉力量的重要措施。

最新研究—低握力增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老年眼底病变风险,与n-3PUFA缺乏相关

,其中代谢组学异常(尤其是脂质代谢紊乱和n-3PUFA水平降低)是上述关联的关键介导因素。本研究通过对30余万英国大规模人群的调研,探讨了握力与眼底病变的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握力显著增加DR(增加1.8倍)、白内障(增加0.31倍)及青光眼(增加0.23倍)的发生风险。通过孟德尔随机化分析证实低握力与白内障、DR具有因果关系1

图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握力显著增加DR、白内障及青光眼的发生风险

通过代谢组组学分析显示,脂质代谢紊乱是肌肉衰老和眼部疾病的共同特征。多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n-3PUFA的减少在握力和DR的管理中的介导作用非常突出。作者指出n-3PUFA具有抗氧化、抗炎和神经保护特性,在视网膜完整性和健康中发挥着关键作用1。更重要的是,一项随机对照试验证实,从膳食中补充n-3PUFA可以降低肌肉减少症患者患DR的风险,还可以改善上肢/下肢肌肉力量,这表明这种方法可以作为预防骨骼肌功能障碍引起的DR的潜在干预策略握力是反映肌肉力量的常用指标,Porto等研究表明,握力可代表79岁以下老年人的整体肌肉力量2。而除了眼底病变以外,握力等肌肉力量下降还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心血管疾病、日常生活能力下降、骨折等多种健康风险有关。多项研究证实,握力较低与较低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K-MMSE)分数(表明认知能力下降的风险较高)相关34。一项为期14年的研究前瞻性研究发现,握力较弱是老年男性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IADL)快速下降的独立预测因素,男性中握力较弱者更可能属于IADL“快速下降组”,其日常活动能力(如购物、家务)衰退更显著针对欧洲中老年人的队列研究(n=20,829)显示,握力与心脏病发病率呈显著负相关。该研究结果表明,握力最高四分位人群的心脏病发病率(380/10万人年)仅为最低四分位人群(930/10万人年)的40%。调整混杂因素后,握力最高组的心脏病风险较最低组降低36%(HR=0.64,95%CI:0.53-0.78),且女性风险降幅(46%)大于男性(35%)6。一项系统综述证实握力下降与髋部骨折风险增加相关。髋部骨折患者的握力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导致肌肉力量下降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涉及衰老、蛋白质合成与分解失衡、炎症因子作用、激素水平降低及药物影响等多个方面8-12。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的II型肌纤维减少10%-40%。此外,衰老还伴随线粒体功能减退、神经肌肉接头退化以及肌肉干细胞数量减少,这些因素共同加剧了肌肉质量和功能的衰退8。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骨骼肌对较低浓度的氨基酸敏感性下降,蛋白质合成代谢率减弱并逐渐低于蛋白质分解代谢率,出现“负氮平衡”,最终导致骨骼肌总蛋白含量的减少,表现为骨骼肌质量的下降和肌力的减退10。炎症细胞因子如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 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在肌肉减少症中起关键作用。这些因子共同导致蛋白质合成减少和分解增加,从而加速肌肉流失,促进肌肉萎缩9。已有研究证实,CRP水平升高与肌肉力量下降显著相关(P11

近期发表的两项研究证实了降糖药物对于肌肉减少的作用,强调老年人使用降糖药物的同时应密切关注肌肉减少等营养状况,积极干预。

一项为期24个月的回顾性队列研究,观察了接受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GLP-1RA)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肌肉质量和功能。结果显示,24个月期间,患者的体重指数、肌肉质量均有下降,步速显著降低、肌少症患病率达27.7%。多变量分析显示GLP-1RA的剂量、基线骨骼肌指数是肌肉丢失的独立预测因素12;另一项孟德尔随机化研究指出,作为糖尿病治疗的一线药物二甲双胍的使用与手部握力呈显著负相关(右手握力P=0.01 ; OR 0.64, 95% CI = 0.45-0.91, 左右握力P=0.01; OR 0.65, 95% CI= 0.45-0.92)13。积极防治肌少症,改善肌肉力量,对于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除了运动干预之外,营养补充也是改善肌肉力量的重要手段之一。脂肪酸与维生素、氨基酸一样,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n-3PUFA主要包括α-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其膳食来源主要是鱼类,尤其是深海鱼及深海鱼油制品14。中国多项营养指南和专家共识均推荐老年患者增加n-3PUFA摄入,改善临床预后n-3PUFA具有抗炎、维持蛋白质稳态等作用,含n-3PUFA的营养补充对提升老年患者肌肉力量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炎症在与老年相关非传染性疾病、衰弱及癌症相关肌少症以及重症及手术治疗反应中发挥核心作用18n-3PUFA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慢性炎症对肌肉分解的促进作用,从而维持肌肉质量。另一方面,n-3PUFA通过激活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mTORC-1)通路增强肌肉蛋白合成;同时通过抑制泛素蛋白酶系统(UPS)和自噬溶酶体系统(ALS)减少肌肉蛋白分解;此外,n-3PUFA还能够增强线粒体功能、改善氨基酸转运和神经肌肉接头活性,从而全面调节肌肉分解/合成的平衡19。一项随机对照试验显示,补充n-3PUFA持续6个月后,老年患者的骨骼肌质量、握力及躯体功能均显著提升(P20另外,n-3PUFA还具有增强食欲、调节免疫功能、改善营养状态及降低疾病风险等综合获益,对改善肌肉力量有间接帮助研究显示,与仅常规治疗相比,补充n-3PUFA可显著改善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的营养状况,并提高心功能21。对于肿瘤患者,富含n-3PUFA的肠内营养剂(EN)较标准EN显著改善卒中患者的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降低炎症反应及减少肺部感染22-24。此外,n-3PUFA还被证实有降低缺血性卒中风险25、改善心衰患者的心功能指标26等作用。

综上,含n-3PUFA的免疫增强型营养制剂适合各类疾病老年患者的营养需求,其含有的n-3PUFA作为关键营养素,有助于改善老年患者肌肉力量及整体健康

结语:握力等肌肉力量下降,与多种老年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临床中,我们不仅要关注肌少症本身导致的肌肉力量下降问题,更要重视其对全身健康的广泛影响。由于蛋白合成与分解失衡、炎症因子、降糖药物药物等均可能导致肌肉力量下降,所以针对性营养补充,尤其含特殊营养素如 n-3PUFA的营养补充,在改善肌肉力量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未来,希望更多的相关临床研究能够积极开展,以期为肌少症的防治提供新思路,切实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专家简介

姜国晶 教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保健医疗部行政副主任

天津市医师协会

心身专业委会常委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会血栓防治分会常委等

参考文献

[1]Chen C, et al.Ophthalmol Sci. 2025 May 21;5(5):100831.

[2]Porto JM, et al.Arch Gerontol Geriatr. 2019 May-Jun:82:273-278.

[3]Kim DR, et al.Ann Geriatr Med Res. 2025 Jun;29(2):199-206.

[4]Hu N, et al.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25 Jun 6;22(6):908.

[5]Lu Z, et al.Gerontology. 2025;71(2):81-87.

[6]Peralta M, et al.Exp Gerontol. 2023 Jan:171:112014.

[7]Denk K, et al.Exp Gerontol. 2018 Oct 1:111:1-9.

[8]Wang K, et al.Front Cell Dev Biol. 2024 Dec 4;12:1509519.

[9]段苗, 等. 临床医学进展, 2023, 13(5), 8836-8844.

[10]王顺利,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17(15):2835-2842.

[11]陈佰旭, 等. 交通医学,2024,38(02):126-130+134.

[12]Ren Q, et al. Drug Des Devel Ther. 2025 Jul 3;19:5645-5652.

[13]Fan C, et al. Medicine (Baltimore). 2025 Jun 20;104(25):e42880.

[14]崔华, 等. 老年人肌少症防控干预中国专家共识(2023) [J] .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23, 42(2) : 144-153.

[15]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老年营养支持学组. 中国老年患者肠外肠内营养应用指南(2020)[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20, 039(002):119-132.

[16]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老年人衰弱预防中国专家共识(2022)[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22, 41(5):9.

[17]中国健康管理协会临床营养与健康分会, 等. 免疫营养素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3, 22(11):801-815.

[18]Troesch B, et al. Nutrients. 2020 Aug 24;12(9):2555.

[19]Therdyothin A, et al. Mar Drugs. 2023 Jul 13;21(7):399.

[20]Dengfeng Xu, et al. Age Ageing. 2022 Dec 5;51(12):afac274.

[21]陈势, 等.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21,28(1):83-85.

[22]张俊梅, 等.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8;21(19):2195-2199.

[23]张乐, 等.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9, 36(4):389-391,396.

[24]Feijó PM, et al. Nutrition. 2019 May;61125-131.

[25]Yang B, et al. Oncotarget. 2017 Jul 25;8(48):83781-83791.

[26]杨云龙, 等. 肠内营养液对营养不良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炎性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C]/中华中医药学会全科医学分会成立大会暨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中华中医药学会, 2016.

本视频/资讯/文章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内分泌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