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一段“女子疑因地铁安检与工作人员发生冲突并追打安检员”的视频在网络传播,引发广泛关注。视频显示,该女子情绪激动,多次追打安检员头部,而安检员在前期始终保持躲避,未与女子对打,其克制表现获得网友点赞。事件发生后,深圳轨道警方迅速介入调查,并于9月7日作出官
近日,一段“女子疑因地铁安检与工作人员发生冲突并追打安检员”的视频在网络传播,引发广泛关注。视频显示,该女子情绪激动,多次追打安检员头部,而安检员在前期始终保持躲避,未与女子对打,其克制表现获得网友点赞。事件发生后,深圳轨道警方迅速介入调查,并于9月7日作出官方回应。
据深圳轨道警方通报,9月6日21时许,一女乘客从深圳地铁科学馆站B口安检处进站时,拒不配合安检工作,在工作人员劝阻后不仅不听,反而情绪失控追打安检员。面对女子的暴力行为,安检员在保持克制后采取反手擒拿措施,随后该女子躺地不动。目前,公安机关已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对该女子处以行政拘留处罚。(据9月7日第一现场报道)
这段视频曝光后,不少网友表示“怒火冲天”,认为女子的连环击打动作极具攻击性,安检人员一度躲避不及。令人欣慰的是,深圳地铁方面随后回应称,经核实,安检员在事件中始终保持耐心克制、依规有效履职,公司决定给予该安检员表扬肯定。官方坚定为履职员工站台的态度,受到了舆论的高度肯定。
从法律层面来看,安检人员在遭受连续暴力攻击后采取擒拿措施制服对方,属于典型的正当防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本案中,女子的追打行为已构成“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安检员的擒拿动作是为了制止侵害、维护自身安全及公共秩序,完全符合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不存在“还手即互殴”的争议,正如法律精神所倡导的——面对不法侵害,“该出手时必须出手”。
地铁安检作为公共安全防线的重要一环,其核心目的是保障全体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各类危险事件发生,维护公共秩序。据2024年媒体报道,2020年以来深圳地铁已累计过包检查近37.88亿件,收缴各类违禁物品12.1万余件。这组数据直观展现了安检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正是无数安检人员的严格履职,才构筑起地铁出行的安全屏障。有网友对此表示认同:“十几秒安检耽误什么?”“不能让地铁安全防线崩塌”。
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接受安检方可乘坐地铁”是明确的公共交通管理规定,具有普遍约束力。若乘客不愿配合安检,完全可以选择其他交通工具出行。对于该女子拒绝安检的具体原因,目前虽未详细披露,但从法律和规则层面而言,越是不配合安检的人员,越应成为重点关注对象,绝不能让漠视规则的行为得逞。该女子看似简单的“拒检-施暴”行为,本质上是内心特权思想的外化——认为自身可以凌驾于公共规则之上,一旦诉求受阻便通过暴力泄愤,最终被依法行政拘留,实属咎由自取,一点也不冤。
需要明确的是,用暴力破坏规则不仅无法解决问题,反而会引发更严重的法律后果。现实社会中,“我弱我有理”“闹大了就有理”等错误观念毫无立足之地,对于此类无理取闹、危害公共秩序的行为,执法部门必须及时依法反制。有网友提出“安检人员出手还可以更早、更快一些,以避免自身受到伤害”,这一观点也从侧面反映出公众对“依法维权、有效制止侵害”的期待。事实上,只要防卫行为在法律框架内,就不必担忧由此带来的舆论影响,因为法律和公众舆论始终站在维护正义与规则的一方。
此次事件引发的公众舆论,清晰传递出对暴力行为的痛恨和对破坏规则行为的反感。这也再次提醒广大市民:守规则是平安出行的前提,公共秩序需要每个人共同维护,切勿因一时冲动以身试法,否则必将为自己的违法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
来源:畅聊情感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