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安徽一男子,离家2年,回家打开家门,发现院子里长满了“鸡冠花”。
鸡冠花,它是一种古老的花,因开花像公鸡的冠子而得名。
相信很多人都认识它,它承载着无数人的童年的情感与记忆。
小时候,它就是夏天里门前屋后,那抹大红大紫的嫣红。
长大后,却发现越来越少见了。
但在部分农村地区,依然有它的身影。
安徽一男子,离家2年,回家打开家门,发现院子里长满了“鸡冠花”。
而且,都是从砖缝里长出来,家院墙角到处都是。他一瞬间有点恍惚,以为走错家门了。
因为,他和家人,从来没有在院子里种过这种花,更不知道是哪来的,有的长得都不像童年记忆中的鸡冠花。
于是,他随便拍了几张图片发到网上,配文:“我家院子,被植物占领了。”只见照片里鸡冠花,个个亭亭玉立,娇艳夺目,还有个别的,长得特别高,像是缀化了一般。
没想到,很快吸引了一些网友来围观,并点赞评论。
有人说,是风或鸟带来种子播种的。
有人说,像远古祭祀现场。
来看看网友们还说了什么:
——哎嘛,给我吓一跳
——救命啊,我不要进去
——很突兀地杵在那,我从小就怕这种花
——震惊!顽强的生命力
——好像一堆人突然冒出来,齐刷刷站在那
——像香插在地上
——在古代,鸡冠花还是祭祀用花,比菊花更传统于这方面的
——那是因为鸡冠花寓意好。最开始鸡冠花是用来供佛的,后来发展成祭祖
——鸡冠花,小时路边、校园里到处都是,每次经过都要加快脚步,因为觉得它是真的鸡冠子做的,到现在还怕。长大了反而种得很少了
——我从小就惧怕鸡冠花,就觉得颜色太艳丽像脑子
——盗墓笔记
——大隐隐于市
也有网友,晒出自己或邻居家院子里的鸡冠花。
——超大一棵鸡冠花~
鸡冠花,又叫鸡髻花、鸡冠子花、老来红等,每个地方,不同习俗,叫法也不同。
它原产于印度,后传入我国。最初在唐代以“鸡冠子”为名入药。
在古代,鸡冠花有着重要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以前,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它花朵像大公鸡头顶的红冠子,看着形象生动又鲜红欲滴。
鸡冠花生命力非常顽强,春天随便撒点种子在土里就行。
它耐热耐寒,耐贫瘠,成熟后,种子量大,自播能力强,随风飘,哪怕是飘到水泥裂缝里,也能长出来,不用管也年年开花。
传统的品种,一般是大红色和玫红色,给人大红大紫的感觉。
很多人觉得它俗气,已经很少种它了。
甚至担心它“春风吹又生”,会在花头变硬、结籽前,连根拔掉。
不过,现在农村一些没人住的老房子或小院周四围,还能看见它的身影。
或许,是城市里住久了,人们看到这种荒凉的景象,及小时候对鸡冠花的恐惧,才觉得有点吓人。
还有人说,鸡冠花长得也不像小时候的样子了,它的茎长得特别宽,像是缀化了一般。
据相关资料显示,鸡冠子花缀化主要和气候异常、生长环境、温度和光照等因素有关。
如温差变化过大,白天强光暴晒,光照不均衡,而夜晚又骤冷,会干扰它细胞正常分裂方向,导致生长点从纵向转为横向扩展。
还有,氮肥过量、导致土壤肥力失衡,除草剂残留及病毒感染,也会使其生长发生变异。
不过,随着时代发展,园艺家们已培育出不少新品种,在颜色和花形上都有所不同。
如果,你想种出正常鸡冠花,也很简单。
三、种植鸡冠花1、播种
地栽的话,最佳播种期为清明前后,撒把种子在湿润的土里,或阳台破花盆里,很快能出苗,夏天就能开花。
盆栽也可以把种子用温水浸2-3个小时,然后,沙床催芽,4天即可露白,土壤可用腐叶土或泥炭土+珍珠岩或河沙配制。
2、温度和光照
鸡冠花喜光,给点阳光就灿烂,苗期温度18-22℃,全日照即可,随着逐渐长大,15 - 25℃,生长速度最快,每天至少6小时直射光照。
3、水肥管理
鸡冠花耐旱耐贫瘠,盆栽浇水“见干见湿”,不积水为宜。
生长期薄肥勤施,一个月施1-2次以氮肥为主稀薄液肥,促进植株旺盛生长;开花前增施磷钾肥,如磷酸二氢钾稀薄液,可促进花芽分化,大量开花。
男子离家2年,回家发现院子里长满“鸡冠花”,网友:莫名“诡异感”~这件事,也充分展现了鸡冠花用自己的方式对抗遗忘。
虽然,传统鸡冠花,现在慢慢很少见了。但当再次看见它时,如评论里喊"诡异"的,也许是惊艳于它失控的野性,也许是童年里那些抹不掉的回忆。
您认为呢?欢迎评论分享聊一聊呀~
来源:晓菲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