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当轰鸣声响彻天际,阅兵式上的空中梯队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阅兵当天的北京处处都有“追飞机的人”!空中梯队引领全民爱国热情
当歼击机梯队呼啸而过,其庞大的机身几乎占据整个巨幕,北京三里屯通盈中心广场前的人群发出一阵惊呼。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当轰鸣声响彻天际,阅兵式上的空中梯队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01 全城追逐,共享盛况
在北京的各个角落,人们以不同方式关注着这场阅兵盛况。车站广场上,匆忙赶车的人们放慢脚步,目光紧紧追随天空中的战机。
中外游客驻足街头大屏前,专注观看飞机越过天安门上空的壮观场面。立交桥上,聚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摄影爱好者,他们的“长枪短炮”齐齐对准天空。
从城市东边到西边,航空爱好者、军事发烧友不停寻找更好的拍摄点位,只为了捕捉到战机飞过的精彩瞬间。尽管地点不同、人群各异,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相同的兴奋与自豪。
02 街头观礼,情感共鸣
三里屯通盈中心广场前,市民们早早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周边不少居民带着小马扎、拿着水瓶提前占位,等待观看纪念活动。
楼顶的巨型大屏幕直播长安街的盛况,因为屏幕位置够高,十字路口的四个方向都成了最佳“观礼区”。玻璃幕墙的现代建筑与屏幕里的红旗、金水桥同框,构成了独属于当代中国的爱国浪漫。
当国歌奏响,人群自发安静下来,纷纷起身肃立,轻声跟唱。现场观众王女士表示:“在观看阅兵时,我想到的是为了新中国而奉献青春与生命的先烈。他们的面孔或许已经模糊,但他们铸就了此刻的和平与尊严。”
03 影院沉浸,集体感动
不仅仅是街头,电影院也成为人们集体观看阅兵式的场所。在珠海,近200名珠港澳青年代表、退役军人代表、道德模范及学校师生代表齐聚影院,通过大银幕沉浸式观看阅兵。
当国歌旋律响起,全体人员肃然站立,激昂的歌声逐渐汇聚成洪流。现场观众挥动手中的小红旗,影院瞬间变成了一片红色海洋。
来自香港的青年代表崔婧激动地说:“看到我们国家强大的部队方阵,还有先进的现代化武器装备一一亮相,我特别自豪。作为香港青年,我们要将爱国主义情怀转化为实际行动。”
04 航空雄心,历史跨越
“追飞机”的人群背后,是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非凡历程。从开国大典上“万国牌”飞机飞两遍的蹒跚起步,到今日阅兵式上国产战机的“雷霆阵列”,每一步都见证着中国航空力量的跃升。
这些追飞机的人,不只为国家照相、为航空工业留影,更记录下一个民族在空天领域雄起的底气与豪情。
当空中护旗梯队惊艳亮相,直升机群在空中组成“80”字样时,这一刻不仅彰显了国家的航空实力,更唤起了全民的爱国热情。
05 交通管制,全力保障
为确保阅兵活动安全顺利举行,北京市实施了相应的交通管制措施。9月2日至3日,天安门广场及周边景区全天关闭。
地铁方面,1号线、2号线、4号线等途经核心区线路的部分车站采取了“临时通过不停车”措施,王府井、前门等站在9月3日8:00-12:00封闭。
公交线路中,途经长安街的1路、52路等40余条线路临时改线。这些措施虽然给出行带来不便,但市民们纷纷表示理解和支持,愿意为这一国家盛事让路。
06 特殊观众,深情致敬
在观看阅兵的人群中,一些特殊观众的反应尤为动人。60岁的退役军人陈欢在观看大阅兵时数度哽咽。
他感慨道:“我们当年参战时,部队的武器装备相对来说比较落后,现在增添了很多信息化、现代化的兵种和装备,给我们国家安全、人民幸福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想起革命先辈和曾经的战友,他饱含热泪并隔空敬礼:“我们的国家现在如此之强大,人民如此之幸福,我觉得他们的付出是值得的。”
07 港澳青年,国家认同
来自澳门的青年代表何再欣观看阅兵后倍感振奋:“在直播里看到场上不同兵种、不同装备第一次集中亮相的时候,不由自主联想到我们国家强大的融合力量,正如港澳和内地紧密相连在一起。”
她认为,作为港澳青年,在未来的日子里,定当把握好机遇,走进大湾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祖国的繁荣贡献港澳青年的力量。这体现了阅兵活动对于增强国家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作用。
清晨7点多,三里屯通盈中心广场前已经聚满了人。周边居民带着小马扎、拿着水瓶提前占位。
当歼击机梯队呼啸而过,庞大的机身几乎占据整个画面,引得人群发出一阵惊呼。
来源:渝鲜生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