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夏日蚊虫渐增,为有效应对当前“基孔肯雅热”等虫媒传染病威胁,镜湖区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在区卫健委部署下,迅速行动,如同展开一张精密的防护大网,从医疗机构培训到应急实战推演,从检测技术升级到应急物资备足,再到发动宣传,一系列立体化防控举措密集落地,全力筑牢守护
夏日蚊虫渐增,为有效应对当前“基孔肯雅热”等虫媒传染病威胁,镜湖区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在区卫健委部署下,迅速行动,如同展开一张精密的防护大网,从医疗机构培训到应急实战推演,从检测技术升级到应急物资备足,再到发动宣传,一系列立体化防控举措密集落地,全力筑牢守护群众健康的安全屏障。
激活医疗机构“前哨”,严守“三早”防线
医疗机构作为发现病例的第一站,其哨点作用至关重要。卫生监督工作中将基孔肯雅热防控纳入日常监督执法重点内容,采取“四不两直”方式,重点检查医疗机构预检分诊、病例筛查、流行病学史采集等关键环节。8月4日,镜湖区卫健委组织召开了全区医疗机构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培训会议,培训会上还通过“以案释法”,对传染病防控中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为全区各级医疗机构敲响警钟,确保对病例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实战演练“充电”,筑牢防控根基
镜湖区疾控中心应急分队全体成员先后参加国家级、省级视频培训,重点掌握蚊媒监测与应急处置流程。8月6日,现场模拟了一场“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疫情的应急演练。从报告到启动应急预案,从流调到采样,队员们对主持人随机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答复。在模拟演练中,蚊媒监测与消杀工作成为重点环节。模拟对核心区、警戒区、监控区进行蚊媒密度监测,采用双层叠帐法和布雷图指数调查评估疫情传播风险。随后,消杀人员对风险区域进行全面细致的蚊虫消杀,清除蚊虫孳生地,有效阻断病毒传播途径。演练结束后,全面回顾和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物资储备“备齐”,充实防控家底
镜湖区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同步新增采购专业化伊蚊监测工具箱,防疫专用叠帐及成蚊杀灭剂、杀虫颗粒剂等物资,可满足突发疫情初期使用,建立突发疫情时的“储备-轮换-补充”动态物资管理机制。
检测能力“升级”,助力病例识别
基孔肯雅热发病症状与登革热、寨卡病毒感染等其他感染的症状类似,病例可能被误诊,所以镜湖区疾控中心已第一时间采购基孔肯雅热、寨卡、登革热三联检测试剂,配备专用生物安全柜,优化样本前处理流程。一旦出现疑似病例,能快速准确检测,将检测时限压缩至 4小时内,做好了实验室检测的储备及预备工作,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技术支持。
联动消杀“攻坚”,织密防蚊网络
联合爱卫办启动灭蚊行动,重点清除单位、公园绿地、建筑工地、汽修厂、废品收购站、地下室、下水管道及居民小区等环境周边的各类积水,对不易清除的孳生地请第三方消杀公司进行专业消杀。动员所有街道、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场所等开展科普宣传活动。社区电子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针对老旧小区,联合物业宣传排查积水容器、清理孳生地,动员居民参与翻盆倒罐,形成“专业消杀+群众参与”的联防格局。(李倩 安徽经济报融媒体记者 张传兵)
来源:安徽经济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