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音箱的热度好像过去了,“它”是失败了吗?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9 01:05 1

摘要:的确一段时间智能音箱销量还不错,但现如今智能音箱距离AI智能体就差一点距离了!智能音箱确实经历了一个“高光→平淡”的曲线。当初的新鲜劲过去后,很多人发现它们离想象中的“智能管家”或者现在手机、汽车里那些能深度对话、能创作、能解决复杂问题的AI助手,确实还差那么

智能音箱(如小爱、天猫精灵)的热度好像过去了,它们是失败了吗?

的确一段时间智能音箱销量还不错,但现如今智能音箱距离AI智能体就差一点距离了!智能音箱确实经历了一个“高光→平淡”的曲线。当初的新鲜劲过去后,很多人发现它们离想象中的“智能管家”或者现在手机、汽车里那些能深度对话、能创作、能解决复杂问题的AI助手,确实还差那么“临门一脚”。这“一脚”的核心,其实就是深度理解和主动思考的能力。

我在想既然智能音箱是联网的,那是否能升级自己的智能系数,从而可以对话,可以提问,甚至可以答疑问题,就像手机里面的AI,汽车里面的AI一样智能!给智能音箱也接入类似deepseek、豆包这样的大模型,也许他就能再次火热一把!如果智能音响是经过训练的,例如在一些景区,在一些博物馆等地区,智能化提问,智能化讲解那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但手上的智能音响能不能升级是很关键的,最大的问题是,现如今的智能音响和现如今的AI就差一些距离,这就让很多人不得不降低频率来玩了。毕竟智能音箱更多是基于自己合作的APP形成的检索功能,有一些内容歌曲还不能完全播放完整,因为是付费的,所以体验上智能音箱的能力还是没有完全解锁。

既然智能音箱是联网的,那理论上它就能升级!没错,这正是当前行业探索的核心方向。把像 DeepSeek、豆包、通义千问、ChatGPT 这样强大的大语言模型(LLM)“请”进智能音箱,相当于给它装上了一个超级大脑。

对话能力飞跃: 不再是刻板地执行“播放XX歌”、“今天天气”这类简单指令。它能理解你更复杂、更模糊的请求,比如“放点适合周末早晨放松的音乐,不要太吵,带点自然声”,甚至能跟你聊时事、讨论兴趣爱好、帮你出主意写文案。

知识库极大扩展: 接入大模型后,音箱的知识不再局限于合作厂商的数据库。它能像搜索引擎一样(甚至更智能地)回答各种百科知识、历史事件、科学原理,成为一个真正的“百科全书式”对话伙伴。

场景化智能潜力巨大: 你设想的景区、博物馆场景非常棒!一个接入了大模型、并经过特定知识训练的智能音箱,完全可以成为“金牌讲解员”。它能根据游客位置自动播放对应展品信息,回答个性化提问(比如“这个陶器用了什么工艺?”),甚至能讲相关的历史故事、诗词歌赋,让参观体验深度互动化。

那么,最大的问题来了:我们手上现有的智能音箱,能通过升级实现这个“华丽转身”吗?

答案是:有希望,但未必完美。

硬件瓶颈是现实: 运行本地部署的大模型需要强大的算力(CPU、内存),这对很多老型号音箱来说是难以承受的负担。指望它们像手机一样流畅运行复杂AI不太现实。

“端云结合”是主流方案: 更可行的路径是“端云协同”。音箱本身负责基础的唤醒、拾音和简单指令执行,复杂的思考和对话任务交给云端强大的AI服务器处理,再把结果传回音箱播放。这种方式对现有音箱的硬件要求相对较低,主要依赖网络性能和云端能力。很多厂商已经在测试或小范围推送此类升级。

内容版权解锁依赖生态: 你提到的音乐、内容版权受限问题,本质上是商业模式和利益分配问题。接入大模型本身并不能直接解决。但这需要音箱厂商与内容平台达成更开放、灵活的授权合作。当音箱的“智能”和“入口”价值因AI而提升时,或许能推动合作模式的变化。

所以我觉得智能音箱远未“失败”,它正站在AI浪潮的门口。给它接入大模型,赋予深度理解和对话能力,是让它焕发“第二春”的关键钥匙。虽然手上的旧设备可能无法发挥100%的大模型威力(受限于硬件),但通过“云大脑”加持,获得显著的能力提升是完全可能的。一旦这种升级普及,智能音箱将从单纯的“语音遥控器”,蜕变为家庭中真正有价值的、能深度交流的智慧中枢,甚至成为景区、展馆的智能导览专家。这个“差一点的距离”,正在被快速拉近,值得期待!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欢迎关注我“创业者李孟”和我一起交流!

来源:创业者李孟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