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平气和一(5)班口语交际及读书分享故事会活动计划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9 04:16 2

摘要:为提升一年级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观察力与语言组织能力,同时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结合语文课程标准中"口语交际"与"阅读积累"的要求,特制定本活动计划。

一、活动背景与目的

为提升一年级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观察力与语言组织能力,同时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结合语文课程标准中"口语交际"与"阅读积累"的要求,特制定本活动计划。

通过分阶段、主题化的实践训练,帮助学生从自我认知到人际交流,逐步过渡到情感表达,形成"说-听-读-讲"的完整能力链。

二、活动内容与安排

第一阶段:自我认知与表达(第1周)

主题:介绍自己

活动形式:学生轮流上台,用完整句子介绍姓名、年龄、爱好及一个独特特点(如"我会跳拉丁舞")。

教师引导:提供句式模板("我叫___,今年___岁,我喜欢___,我愿意和大家交朋友。)

第二阶段:观察力与描述训练(第2周)

主题:介绍新朋友

活动形式

课前观察:学生选择一位新朋友,记录其外貌、性格或习惯特点。

堂课分享:用"我认识一位新朋友,他叫___,(特征描述),我们(共同喜欢活动)"的句式介绍。

互动问答:其他学生提问补充细节(如"他最喜欢什么颜色?")。

教师引导:示范如何抓住关键特征(如发型、表情、动作),避免笼统描述。

示例:"我认识一位新朋友,她叫李晓雪,胖乎乎的脸,总爱笑,扎着高高的马尾辫,下课时我们玩,可高兴啦!"

第三阶段:家庭关系与情感表达(第3周)

主题:介绍家庭成员

课堂分享:用"我要介绍的是我的___,他______(职业/爱好),我们经常______(共同活动)他非常疼爱我,我也爱——"的句式介绍。

情感延伸:讨论"家庭成员为你做过最温暖的事",培养感恩意识。

教师引导:强调家庭角色的独特性,鼓励分享具体事例(如"妈妈每天为我准备早餐")。

活动形式:

读故事:教师精选适合低年级的绘本或短篇故事(如《小巴掌童话》《猜猜我有多爱你》),带领学生共读并分析情节。

讲故事:学生分组选择故事片段进行角色扮演,或用自己语言复述。

听故事:播放音频故事,学生闭眼想象画面,课后用绘画记录感受。

教师引导:教授"五指复述法"(人物、地点、事件、问题、解决办法),培养结构化思维。

三、活动目标

1、口语交际能力:

能用完整、连贯的句子表达个人观点。

学会观察细节并准确描述人物特征。

提升倾听能力与互动问答技巧。

2、阅读与表达能力:

激发阅读兴趣,养成我爱阅读习惯。

通过讲故事锻炼语言组织与表演能力。

培养想象力增强自信心。

3、情感与社会性发展:

增强自我认知与同伴交往能力。

理解家庭责任与亲情纽带。

在集体活动中学会合作与分享。

四、活动评价

过程性评价:

制作"口语小明星"成长档案,记录每周表现。

发放"表达之星""倾听达人"等奖励贴纸。

终结性评价:

第8周举办"故事大王"比赛,评选最佳讲述者。

我们一(5)班将打造一个"敢说、会说、爱读"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心平气和一(5)班

2025年9月8日

来源:闪烁的路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