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以前总觉得,分享得有“大故事”“深道理”,后来才发现根本不是。你每天经历的那些小事,不管是闹心的、暖心的,琢磨琢磨都是能分享的好东西。
我以前总觉得,分享得有“大故事”“深道理”,后来才发现根本不是。你每天经历的那些小事,不管是闹心的、暖心的,琢磨琢磨都是能分享的好东西。
前阵子我跟老婆因为“谁洗碗”拌了两句嘴,一开始挺生气,后来想想这事挺真实,就记了下来。
回头写文章时,我把“拌嘴的过程”“最后怎么和解的”写进去,还加了句自己的琢磨:“夫妻之间哪有不吵架的?关键是别揪着对错,多让一步就过去了。”
没想到发出去后,好多人评论说“我家也这样”。你看,生活里的小矛盾,别只当麻烦,记下来、琢磨透,写文、直播时讲出来,大家都能共情。
上个月我职场上遇到个难题:给领导提方案,改了三次都没过,当时特别挫败。后来我把“每次改方案的问题”“领导的建议”“最后怎么改好的”都理了一遍。
做直播分享时,我就把这事讲了,还总结了“给领导提方案的3个小技巧”——先摸透需求、重点放前面、多带两个备选方案。
底下好多人说“太有用了,我正遇到这问题”。你看,职场上的小挑战,别光自己扛,拆解开找方法,做成课程、写成干货文,都是大家需要的内容。
上周六早上,我醒得早,看到老婆在厨房煮粥,还特意给我卧了个荷包蛋,说“你最近写东西累,多补补”。这事我随手记在了本子上。
后来写“婚姻里的小幸福”时,就把这段写了进去,没说啥大道理,就写了当时看到的场景、听到的话。结果好多人说“看哭了,这就是我想要的日子”。
家庭里的小温暖最珍贵,别觉得“太小不值得说”,真实的细节最能打动人,分享出来大家都爱听。
我跟老婆结婚这些年,也吵过闹过,后来慢慢明白:婚姻不是“谁赢谁输”,而是“互相迁就”。比如她不爱收拾,我就多搭把手;我写东西时爱熬夜,她就给我留盏灯。
这些小感悟,我在课程里跟大家聊过,还举了自己的例子。有个学员说“以前总跟老公争对错,听你说完才明白,互相让一步日子才顺”。
婚姻里的感悟不用多深刻,都是你实实在在的体会。讲出来、写下来,能帮到跟你有一样困惑的人,这就是好内容。
我发现好多人有经历却写不出内容,关键是少了“思考”。比如你职场上被领导批评,别只记“我被骂了”,要想“为啥被批评”“下次怎么改”;家里有温暖的事,别只记“很开心”,要想“这事让我明白啥”。
我每次写内容,都会把“经历”和“思考”绑在一起。比如写“跟老婆拌嘴”,先讲经历,再写“夫妻相处要互相体谅”的思考;写“职场改方案”,先讲过程,再写“做事要抓重点”的思考。
你也试试,把经历拆解开,加上自己的琢磨,不管是写文章、做课程,还是搞直播,内容都会有力量,大家也愿意看、愿意听。
你看,不是你没内容可分享,是你没把自己的经历当回事。生活里的小矛盾、职场上的小挑战、家里的小温暖,只要多琢磨、多总结,都能变成好内容。
最后问你一句:你最近有没有遇到让你有感悟的小事?是职场上的难题,还是家里的温暖瞬间?评论区说说,说不定就是你下次分享的好素材!
来源:立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