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岗上的“新活力”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9 09:20 2

摘要:“在家门口上班,既能照顾娃,又能踏实挣钱,公益岗挺好的。”8月18日,银川市金凤区上海西路街道银新苑南社区服务大厅里,“90后”马艳坐在便民窗口的岗位上,为居民办理居住证明。

“在家门口上班,既能照顾娃,又能踏实挣钱,公益岗挺好的。”8月18日,银川市金凤区上海西路街道银新苑南社区服务大厅里,“90后”马艳坐在便民窗口的岗位上,为居民办理居住证明。

随着“家门口”就业创业服务站在宁夏各地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95后”“00后”选择基层公益性岗位。他们带着青春视角与创新思维,不仅为自身找到就业支点,更给社区服务注入了新动能。

“本社区户籍,属于失业、低保家庭、残疾人等就业困难群体,年龄在18岁至50岁均可来社区申请。”银新苑南社区就业专干介绍,作为政府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的托底保障,公益性岗位正通过“人岗精准匹配”机制,吸引年轻人驻足。

“家人起初觉得大学生去社区‘屈才’,但我觉得离群众最近的地方最能长本事。”金凤区长城中路街道枫林湾社区的“90后”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孙亚宁颇具代表性。连日来,记者采访了解到,年轻人选择社区公益性岗位的理由多元而务实。有的看重“就近服务”能兼顾工作与家庭,有人视其为观察社会的“一线窗口”,更有人直言“能帮居民解决一件小事,比坐在办公室有成就感”。

“刚入职时,我连‘4050’就业困难补贴是啥都不知道。”马艳说,是社区每月2次的业务培训让她快速成长,社保政策解读、线上业务办理、应急处理等课程轮番“上阵”,让她如今不仅能熟练为居民解读政策,还整理出“4050”补贴线上申报流程图社区群里,让居民少跑腿、好办事。“从好奇懵懂到独当一面,入户走访时帮居民解决诉求的瞬间,最有成就感。”兴庆区解放西街街道办事处“95后”周文健的感悟,道出了许多年轻人的成长轨迹。而银新苑南社区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王静则看中了公益性岗位的“就近”便利,上班处理居民诉求,下班转身就进家门,给娃做晚饭、辅导作业也不耽误。银新苑南社区党委书记秦娜透露,该社区已通过公益性岗位帮助13名本地年轻人就业,其中7人成长为社区中坚力量,6人经岗位锻炼找到更适配的工作。

年轻人的加入,让社区服务从“被动执行”转向“主动创新”。枫林湾社区“95后”高明霞发挥短视频特长,将养老政策、医保流程拍成“一分钟小课堂”,让老年人轻松看懂。她还通过数据分析辖区需求,推动社区开设“四点半课堂”“老年智能机培训”等精准服务。这些年轻力量还策划了“社区青年志愿服务日”“邻里市集”等活动,让更多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正如王静所说:“看到居民脸上的笑容,再忙再累都值。”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