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肺癌治疗 创新药正发力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3 02:01 3

摘要: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2024年发布的数据显示,肺癌是2022年全球范围内新增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种。在我国,肺癌发生率和死亡率长期居于高位。在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围绕肺癌防治的相关话题,记者采访了业内专家。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2024年发布的数据显示,肺癌是2022年全球范围内新增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种。在我国,肺癌发生率和死亡率长期居于高位。在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围绕肺癌防治的相关话题,记者采访了业内专家。

专家表示,近年来,随着AI(人工智能)精准筛查、液体活检等技术的普及,肺癌管理正从“一刀切”转向精准干预;而贝达药业、康方生物等创新药企在靶向药物、免疫疗法等领域的突破,更加速推动肺癌从“绝症”逐步迈向可控慢病,为患者带来更多生存希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门诊部主任秦娜告诉记者,肺癌新发病例数居高不下,与近年来肺结节和肺癌筛查率的上升密切相关。

在北京,一些区域已将肺癌筛查纳入慢性病管理。秦娜表示,尽管部分肺结节可能是肺癌的早期信号,但大量研究表明,有超过90%的结节属于良性,与癌症无关。而肺癌可防可控,早期治愈率较高,“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肺癌等恶性肿瘤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通过规范化治疗可以显著提高肺癌患者的疗效和生存率。”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主任医师薛奇指出,随着我国规范化治疗的广泛开展和推广,肺癌正呈现慢病化趋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创新药研发能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本土药企在肺癌治疗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的转变,特别是在非小细胞肺癌领域,以EGFR、ALK等为代表的靶向治疗药物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记者梳理国家医保局公布的最新医保目录发现,91款新增药品中,抗肿瘤药和免疫调节剂达到了28款,其中,用于治疗肺癌的就新增了12款靶向新药。

专家表示,目前国内已有多款自主研发的第三代EGFR-TKI药物进入临床试验或上市阶段,部分企业在PD-1/PD-L1抑制剂和双抗药物上不断探索,展现出中国药企在全球肺癌治疗版图中的崛起态势。

作为国内最早聚焦肺癌靶向治疗的创新药企之一,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丁列明日前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盐酸埃克替尼(凯美纳)作为我国首个自主原研的小分子EGFR-TKI靶向药,自上市以来已累计惠及全国70多万名肺癌患者。而盐酸恩沙替尼(贝美纳)作为新一代ALK抑制剂,2024年12月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上市,成为贝达药业首个出海的创新药,目前已启动欧洲上市申报。“同时,我们也在不断拓展新的治疗领域,推出了大分子生物药贝伐珠单抗(贝安汀),持续丰富肺癌治疗方案。”他说。

丁列明表示,新型靶向药物在肺癌治疗中的突破主要体现在精准性和提升疗效上,目前在研的创新药物能够精准地靶向特定的基因突变和分子通路,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同时降低传统治疗带来的副作用,推动肺癌治疗更加个体化、精准化。

近期颇受业界关注的康方生物自主研发的双特异性抗体新药依沃西,则是一款具有双靶点协同抗肿瘤全新机制的药物,可以同时靶向PD-1和VEGF靶点。早些时候,康方生物披露称,在一项头对头三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中,依沃西比2024年全球销售近300亿美元的“药王”帕博利珠单抗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据悉,在依沃西之前,全球尚未有类似产品或类似作用机理的药物获批。

专家指出,随着科技的持续赋能以及研发水平的不断提高,未来在肺癌治疗领域将涌现出更多基于免疫治疗与靶向治疗联合应用的新型药物,包括针对耐药突变的第三代甚至第四代靶向药物,以及创新的双特异性抗体、抗体偶联药物(ADC)等前沿疗法。此外,细胞治疗(如CAR-T、CAR-NK)以及个性化的癌症疫苗等技术,也有望成为肺癌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性技术。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