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为舟,载美而行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2 22:01 10

摘要:今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世界读书日”三十周年。在这样的时间节点,全民阅读格外引人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书香社会建设进展明显,全民阅读蔚然成风。第二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

在全民阅读中拥抱青春

策 划:本刊编辑部

策划编辑:吴迪

执 行:郎天怡 佀雨田 赵皙 贺君洋

设 计:杨斯麟

今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世界读书日”三十周年。在这样的时间节点,全民阅读格外引人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书香社会建设进展明显,全民阅读蔚然成风。第二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1. 8%,保持增长态势。

无论何时何地,书本都是最好的伴侣。“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在青少年成长的关键处、要紧时,一本好书能够启发心智、解答困惑,甚至帮助作出影响一生的重要抉择。有学者研究发现,青年群体的阅读倾向和行为以及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创造力水平,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青年对什么书有兴趣,对什么书没兴趣,体现了一个时代的发展风貌,不仅要把阅读当成汲取知识的途径,更应视之为启蒙思想、探寻真理的方式,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信息时代是喧嚣的时代,然而,有价值的声音会以各种形式穿透时空,在我们身边回响。图书,就是承载那些声音的重要载体。今天,梁启超那篇气吞山河的《少年中国说》仍然振聋发聩。在全民阅读这样的大背景下,不得不说:少年阅读强则中国未来强。

开卷有益。人间四月,草长莺飞,正是读书的好时候。让我们与书相伴,从阅读中汲取力量,在字里行间涵养精神,不负春光不负己。

以书为舟,载美而行

清晨的校园里,几个孩子围坐在图书角,指尖摩挲着绘本上凹凸的烫金纹路,忽然指着书页惊呼:“原来孙悟空的金箍棒上刻着山海纹!”这样的场景,正在全民阅读的春风中悄然生长。当数字屏幕几乎占据所有视线,我们惊喜地发现,仍有一批出版人执着地捧着文化的火种——辽宁美术出版社便是其中一员。从1959年泛黄的老版《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连环画,到如今让众多青少年爱不释手的《最美西游》绘本,这家出版社用66年光阴做了一件事:把东方美学的星河,凝聚成孩子们掌心上可触碰的星光。

扎根传统

做东方美学的“摆渡人”

辽宁美术出版社的故事始于1959年,作为新中国最早一批专业美术出版机构,从诞生之初便肩负着用艺术传播文化的使命。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水浒人物绣像》《红楼梦人物故事》等经典图书,曾让无数人通过线条与色彩的碰撞读懂中国故事。今天,面对数字化阅读的冲击,辽宁美术出版社选择以“守正创新”破局——既坚守传统艺术的精髓,又用现代审美激活经典。

《最美西游》的创作历程便是这一理念的缩影。为了将《西游记》这一文化瑰宝转化为青少年可感可知的视觉语言,编辑团队历时三年,潜心揣摩敦煌壁画、永乐宫壁画等传统艺术宝库,凝练出东方绘画的韵律感与叙事性。在此期间辽宁美术出版社所有编辑苦心寻找、查阅大量资料,终于在尘封许久的档案馆中找到了40年前创作的西游记绘本的胶片,后经过多方面的调图、电分、打样、校色等不懈努力,在多位编辑夜以继日几十次往返印刷厂上机测验中,选择了最佳的纸张和最优品质的油墨,在这期间也有许多有趣的小插曲,比如大家常常因为纸张的选择和油墨等问题“唇枪舌剑”互不相让,而这些幕后插曲正是为了给读者们重现这份往日的经典之作。书中600余幅手绘插图,既有工笔重彩的细腻,又融入现代漫画的分镜节奏,让孙悟空的金箍棒在翻页间舞出千年风骨。

辽宁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孙郡阳老师为我们讲道,当下的青少年读者是数字时代的孩子,他们习惯了碎片化的快速获得,辽宁美术出版社作为出版单位,希望在满足读者需求的同时做一些有益的引导。以绘画的形式,生动有趣地将文化营养输出给青少年读者,通过雅致细腻的设计和纸张用料提升青少年审美,同时通过字里行间、画内画外传达阅读的吸引力,这都是他们为“全民阅读”所做的努力。辽宁美术出版社的坚守不是在复刻传统,而是让传统活在当下。

艺术图书

青少年美育的“隐形课堂”

在应试教育压力下,许多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停留于课本中的只言片语。而艺术类图书以其直观性、沉浸感,正在成为青少年美育的“第二课堂”。

开卷数据的年终发布报告显示,2024 年总体图书零售市场码洋同比下降1. 52%,总体(不含教辅教材)市场码洋同比下降4. 83%;部分偏刚需板块正向增长,生活类和教辅类涨幅明显;电商渠道中少儿和教辅类码洋占比合计接近 70%。连续几年的图书大盘销售负增长中,青少读物虽随大势震动走低,但所占份额依旧可观。且如果结合包含短视频的内容阅读来说,据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CSM)2024年12月发布的《第七次短视频用户价值年度调研报告》显示,10 岁及以上网民中的短视频渗透率高位增长至94. 5%,可见青少年阅读的总量依旧有所提高。

读者的选择是趋势所在,所以辽宁美术出版社经常分析各大畅销童书排行榜。从近几年的排行表现中不难看出,常驻榜单的经典读物、迎合当下阅读习惯的“漫画+”读物、满足刚需的教辅百科读物以及自我探索的心理类图书深受青少年读者欢迎,这也是青少年读物出版者所要重点思考的方向。

对于辽宁美术出版社而言,“漫画+”无疑是最便捷的切入口,《最美西游》应运而生。而通过《最美西游》的读者调查显示:82% 的青少年通过绘本首次注意到传统服饰纹样,76% 的孩子主动模仿书中插图画起“水墨漫画”。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印证了艺术图书的独特价值。

辽宁美术出版社深谙此道,他们与许多中小学共建“美育书架”,通过系列图书,构建起从神话传说到非遗技艺的完整美学体系。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图书的装帧设计本身就是美育教材:《最美西游》采用大气的烫金书盒,内页纸张特意选用仿宣纸质感,让青少年在指尖触摸中感受“中国书籍之美”。这种将内容与形式统一的美学实践,让阅读变成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孙悟空,他陪着我们一路打怪升级,陪着我们化解戾气生出朝气,从一个经典形象逐渐变成我们的师长、我们的战友、我们自己。

六十多年来,辽宁美术出版社始终在做着最浪漫的事:把莫高窟的风沙、永乐宫的晨昏、一代代艺术家的痴心,熬成墨,研成色,绘进书页。当孩子们为孙悟空的虎皮裙究竟该是橙红还是明黄争得面红耳赤时,当少女把敦煌藻井纹样画在校服袖口时,那些被小心安放的东方美学基因,正在发出细碎的、破土的声音。

此刻,在某个放学后的黄昏,或许又有个少年翻开那本被传阅得温热的《最美西游》,夕阳透过窗棂,将纸页上的金箔云纹染成蜜色——那是五千年文明,正与青春悄然相认。

《中国人史纲》(柏杨著)《上下五千年》(林汉达著)《唐诗三百首新注》(金性尧注)《杨柳风》([英]格雷厄姆著,杨静远译)《生死朗读》([德]本哈德·施林克著,姚仲珍译)《月亮和六便士》([英]毛姆著,傅惟慈译)《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美]史蒂芬·柯维著)《狼图腾》(姜戎著)

来源:人生十六七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