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慈善为纽,汇邻里暖流,云天社区“慈善基金”绘就共治同心圆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9 09:26 1

摘要:今年9月5日是我国第十个“中华慈善日”。为弘扬慈善文化、传播公益理念,近日,万松街道云天社区在“云天之夏”邻里节期间正式启用“有邻益+”慈善小屋,同步启动“善意合伙人”招募计划,并开展社区好物善淘市集活动。该项慈善举措8月27日得到总台央视《晚间新闻》的关注与

今年9月5日是我国第十个“中华慈善日”。为弘扬慈善文化、传播公益理念,近日,万松街道云天社区在“云天之夏”邻里节期间正式启用“有邻益+”慈善小屋,同步启动“善意合伙人”招募计划,并开展社区好物善淘市集活动。该项慈善举措8月27日得到总台央视《晚间新闻》的关注与报道。

总台央视《晚间新闻》报道我国慈善文化进乡村、社区、家庭等活动启动。图为江汉区万松街道云天社区开展“云天之夏”邻里文化节

在武汉中央商务区林立的高楼之间,江汉区万松街道云天社区显得与众不同。这个面积1.53平方公里的社区,既涵盖1个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14栋商业楼宇,也分布着5个高端物业小区。辖区常住居民3486户,约8000人,普遍呈现“高收入、高学历、高品质生活要求”的“三高”特征。

“居民们对文化、教育、物业等服务有着较高期待,但在过去,大家参与社区治理的意愿却并不高。”云天社区负责人说。多元主体集聚、利益诉求复杂的背景之下,如何破解居民服务需求高而治理参与度低的难题,成为社区治理的突出挑战。

2023年以来,云天社区积极探索以社区慈善基金为纽带,推动需求与资源有效对接,促进多元主体协同共治,实现“双区融合”创新治理。

多元募捐:从“零散化”到“可持续”

社区慈善基金的运营,首要难题在于“源头活水”从何而来?云天社区的答案是:优化慈善体验场景,拓展多元募捐路径。

社区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组建党员公益劝募队伍,建立爱心企业库和慈善资源清单,夯实组织基础。创新打造的“云天四季”邻里文化节成为慈善募捐的重要平台。依托王家墩公园空间资源,社区联合企业、商户和社区达人开展主题市集及公益活动,循环累计举办“春、夏、秋、冬”邻里节大型主题活动 9场,辐射居民超万人次,联动超300家单位参与。

云天四季之2025云天之夏

“夏日奇遇记·邻聚云天里”活动

“我们探索‘资源置换’模式,实现公益与商业互惠共赢。”社区负责人介绍,比如利用党群服务中心空间开展低偿服务;改造“慈善小屋”,招募“善意合伙人”推动常态化公益募捐;联合商户推出“义卖礼包”和“邻里公益行”活动。2024年春节前夕,社区联合辖区喜来登酒店开展炸圆子义卖活动,既募集了基金,也为企业引流增粉,实现双向受益。

云天社区“慈善小屋”

联合辖区单位开展邻里公益活动

据统计,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社区已整合社会慈善资源近20万元,募集基金达9.98万元,参与捐赠达1473人次,构建了可持续的社企联动模式,推动企业由“友情支持”转向深度参与。

透明监管:让每一分钱都在阳光下运行

慈善基金的生命力在于公信力。云天社区深谙此理,通过健全监管机制,保障基金规范透明运行。

社区成立多元参与的慈善基金管理委员会,涵盖社区书记、小区支部书记、居民及企业代表等六类成员,共同制定《社区基金使用细则》,明确资助范围与标准,强化监督评估。同时通过网站公开慈善基金日常使用情况,做到透明化运作。

“云天之秋”睦邻文化节

依托全市首个社区慈善空间,社区还开展法规宣传、项目路演和公益节活动,提升公众参与和监督意识。实施项目化运作机制,完善“提案征集-审议公示-立项实施-结项评议”流程,由管委会组织居民广泛参与评审与监督。

“我们确保资金用于切实需要的公益项目,这样才能增强公信力。”基金管理委员会成员表示。

精准使用:小资金激发大活力

有了资金保障,如何精准使用,让其发挥最大效能?云天社区聚焦“一老一小一青”重点群体,响应居民高品质生活需求,让慈善基金真正成为社区服务的“助推器”。

社区持续支持“星星的孩子”自闭症青少年互助活动,开展高龄老人重阳节慰问,覆盖80岁以上老人61人。同时开办全龄社区学校,设立“云海书画院”“云天舞蹈团”“青年夜校”及“青少年周末课堂”等,引入专业组织提供9类课程,丰富社区文化内涵。慈善基金还助力培育社区社会组织。“长颈鹿亲子联盟”“平安合伙人”“解忧俱乐部”等居民自治项目在慈善基金的支持下蓬勃发展,壮大了自治力量,提升了治理效能。

青少年周末课堂

“以前觉得社区治理是居委会的事,现在有了慈善基金的支持,我们居民自己也能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感觉真正成了社区的主人。”“解忧俱乐部”负责人说。

成效显著:从“独角戏”到“大合唱”

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实践,云天社区慈善项目成效显著。

党建引领汇聚多元力量。党员带头成为“社区合伙人”,推动企业、商户、社会组织和居民广泛参与,累计捐赠近1500人次,形成自下而上的资源供给生态,社区共同体意识显著增强。

资源整合与自我造血能力提升。通过“云天四季”等公益平台,既为企业引流,也促进基金募集,构建了可持续的社企联动模式。

惠民服务与居民自治持续深化。形成“筹、管、用”闭环机制,拓展5项便民服务,增强居民幸福感与归属感。支持各类关爱活动和自治项目,激发居民参与热情,提升基层治理活力。

2024年,社区成功创建武汉市首个社区慈善空间,承办市级公益节,接待民政部、省民政厅调研,获各级领导肯定。相关经验被学习强国、湖北日报、长江日报等媒体报道40余次。

在第十个中华慈善日到来之际,云天社区的故事正在传播开来。这个曾经面临治理难题的“三高”社区,用慈善“小基金”激活了基层治理的“大能量”,为新时代基层治理写下了生动注脚。

来源:两江交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