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杨一木(1912—2011),山西临汾人,曾用名杨仁甫、杨寿亭。早年投身革命,1926年加入共青团,次年转为中共党员。曾任共青团临汾县委书记、中共临襄县委书记等职,组织领导地方斗争。1936年参与红军游击队,任政委及襄陵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后赴延安学习,历任陕
【杨一木(1912—2011),山西临汾人,曾用名杨仁甫、杨寿亭。早年投身革命,1926年加入共青团,次年转为中共党员。曾任共青团临汾县委书记、中共临襄县委书记等职,组织领导地方斗争。1936年参与红军游击队,任政委及襄陵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后赴延安学习,历任陕甘省委白区工作部部长、少数民族工作委员会副书记。抗战时期,奉命筹建中共宁夏工委,以教师身份掩护开展抗日宣传、统战策反工作,后因暴露撤回边区。转战伊克昭盟任工委书记,留守处联络参谋。解放战争期间,主持晋绥多地委工作,1949年随军西进甘肃,任省委委员、兰州市军管会企业处处长。建国后主政甘肃工业,1954年任省委常委、兰州市委第一书记。1958年后领导刘家峡水利枢纽建设。1964年任甘肃省副省长。1965年调任宁夏党委候补书记,历经文革磨难。晚年任港澳工委第三书记、国家机械成套总局局长等职,为第七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杨公一生,九死未悔。驰骋秦晋,挥师陇宁,虽屡遭困厄而志不移。开水利以利万民,执机械而强国力,诚可谓革命之砥柱,建国之干臣】
《沁园春·咏杨一木同志》
晋地雄鹰,少年许国,百战峥嵘。忆龙祠举帜,襄陵执政;延安淬剑,朔漠传烽。宁夏潜行,黄桥授业,暗夜燃灯照九重。惊涛里,纵敌顽环伺,气贯长虹。
十年陇上云涌,持经济宏图破旧封。看刘峡截流,银河落壑;盐锅发电,碧浪腾龙。港澳潮头,机械寰宇,白发犹追改革风。丰碑立,有丹心皓月,永耀苍穹。
杨一木先生追悼会现场照片
《杨一木传》
夫杨公一木者,三晋俊杰,革命耆宿。少怀凌云之志,早投救亡之列。十六入团,执掌临汾青旌;廿岁入党,运筹襄陵赤帜。龙祠举义,游击展政委之才;陕北整编,红军显治军之智。及至延安深造,白区纵横:任民族工作之要职,膺回民部长之重担。
观其宁夏岁月:化名寿亭,执鞭黄渠桥畔;潜身虎穴,播火贺兰山前。策反绅士,暗启弃暗投明之途;资助青年,明拓投奔边区之路。虽遭特务识破,幸得义士相援,终脱罗网,重返延川。
嗣后转战伊盟:任工委书记,兼联络参谋之上校;促民族团结,融蒙汉隔阂于无形。抗战既胜,东渡黄河:主政晋绥九地,挥师解放战场;擘画晋南工委,筹备干部西进。
及至陇右新政:军管企业,复苏金城工商;主政兰州,重振丝路枢纽。虽遭谗言罢职,犹怀赤子丹心:督建刘家峡巨坝,总揽盐锅峡电站,终使黄河伏首,光明普惠苍生。
晚岁更显峥嵘:执港澳工委,开经济交流之窗;掌机械总局,强国家工业之基。人大建言,财经献策,纵至耄耋之年,未减报国之志。
论曰:观杨公一生,六遭险厄而不改其志,三起三落而未易其衷。地下工作,显其智勇;水利建设,见其宏图;改革开放,彰其远见。可谓:怀璧握瑜,尽瘁百年兴国梦;殚精竭虑,躬行九域富民策。诚乃共产党人之楷模,新中国建设之干城!
来源:历史那些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