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尽管这些年 iPhone 的辉煌成就已然让当年那些看衰的言论不攻自破,但仍有不少人热衷于对苹果的未来发展持悲观态度,其中最为经典的论调便是指责苹果丧失了创新能力,这种观点在2020年前后甚嚣尘上。
本文旨在撰写一期有关苹果的品牌故事,从 iPhone、Apple Vision Pro 等方面探讨苹果多年来的发展历程。
尽管这些年 iPhone 的辉煌成就已然让当年那些看衰的言论不攻自破,但仍有不少人热衷于对苹果的未来发展持悲观态度,其中最为经典的论调便是指责苹果丧失了创新能力,这种观点在2020年前后甚嚣尘上。
例如,有人认为 iPhone XR 是一款失败之作,iPhone 11 竟然不支持5G,iPhone 12 缺失高刷新率屏幕等。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01
苹果或许创新不足,但擅长弯道超车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究竟何为创新。从通俗易懂的角度来讲,率先创造出具有独特新意的事物便可称之为创新。
倘若依据这一标准来评判,或许可以说苹果在创新方面略显不足,毕竟除了偶尔的惊艳之举外,苹果很少成为某项技术的首发者,其更为擅长的是后来居上,实现弯道超车。
以 iPhone 为例,如今我们将 iPhone 视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品,是智能手机领域的开创者。但在其诞生之初,却并未受到广泛的认可与看好,在其发展历程中更是饱受争议与质疑。
2007年,初代 iPhone 发布,尽管具备电话和互联网功能,然而乔布斯却将其定位为宽屏的 iPod,意在击败微软的 MP3 手机 Zune。
2008年,iPhone 3G 上市前夕,API Research 的分析师曾断言,iPhone 算不上智能手机,理由是其无法像 Windows Mobile、BlackBerry 那样成为一个拥有丰富第三方应用的平台,充其量只是一款高端功能机。
但后续的发展大家有目共睹,苹果推出了 Mac App Store,吸引了众多开发者纷纷加入,第三方应用如雨后春笋般迅速落地。到2009年中旬,iPhone 在全球范围内已然成功超越了竞争对手。
2012 年,iPhone 依旧坚守3.5英寸或4英寸的小屏幕设计,而三星推出的 Galaxy Note 则凭借5英寸以上的大屏设计,瞬间吸引了消费者的目光,外界开始纷纷嘲笑 iPhone 已然落后,断言苹果将永远错失大屏手机市场。
然而,2014年苹果推出 iPhone 6 和 iPhone 6 Plus,立即超越了 Galaxy 系列的销售业绩,即便三星不断加大屏幕尺寸,也难以再度超越苹果。
后知后觉的三星这才意识到,苹果是在等待其将大屏手机市场培育成熟后,再凭借自身优势一举攻占,这一策略被外界称赞为天才般的战略布局。
在 iPhone 的发展进程中,类似的案例数不胜数,比如摩托罗拉率先推出了具有指纹解锁功能的智能手机,但其刮擦式指纹解锁方式的用户体验不佳,而 iPhone 5S 采用的正面按压式指纹解锁技术则成功实现了该项技术的大规模普及应用。
02
苹果被唱衰的经典事件
2019年,在众多安卓手机纷纷抢发 5G 手机的大环境下,iPhone 11 因未支持5G而沦为众人的笑柄,唱衰苹果的言论达到了一个高峰。
不可否认,不支持 5G 的确是 iPhone 11 的一个劣势,但彼时的 5G 真的是消费者的刚需吗?在许多地区,5G 信号尚未实现全面覆盖,且 5G 套餐资费居高不下,过度聚焦于 5G 而忽视了 iPhone 11 在其他方面的卓越体验,未免有些以偏概全。
毕竟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一部手机的综合体验更为重要,而非单一功能的强大。事实也证明,iPhone 11 的销量让诸多看衰的评论者颜面扫地。
至于 iPhone 12,在支持 5G 后又因缺少高刷新率屏幕和充电器而遭受诟病。实事求是地讲,不配备充电器这一行为确实该受到指责,这显然是在利益的驱使下忽视了用户体验,所谓的“环保”说辞不过是一块遮羞布罢了。
如果真的是出于环保考虑,那为何官方充电线采用的是 USB-C 转 Lightning 接口呢?当时又有多少 iPhone 用户拥有 USB-C 接口的充电器呢?最终还不是得单独购买新的充电器。
而关于高刷新率屏幕,没有配备固然该被批评,但指责苹果没有能力实现高刷新率则有失偏颇。实际上,早在多年前,iPad Pro 就已经实现了高刷新率屏幕技术,iPhone 12 未配备高刷新率屏幕大概率是因为无法在 5G 续航和高刷新率之间找到平衡,毕竟 iPhone 的续航能力一直是广大用户心中的痛。
此外,iPhone 12 采用了全新的设计语言,在 5G 性能、影像等方面均有显著升级,这些亮点足以吸引消费者买单。对于库克这样一位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业奇才而言,在当时的情况下,没有必要为了高刷新率屏幕而增加成本,更何况 iOS 系统与安卓系统有着本质的区别,其系统响应性和跟手性从来都不是影响用户体验的关键问题。
后来的 iPhone 13 和 iPhone 14 虽然部分机型配备了高刷新率屏幕,但并非全系标配,这或许也是库克商业策略的体现。通过创造足够的产品差异,拉开不同机型之间的价格差距,从而获取更多的利润。高刷新率屏幕已然成为区分手机高低档次的重要配置,并且对消费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因此,如果想要获得出色的视觉体验,那就得加钱购买 Pro 版本。相比之下,标准版没有高刷新率屏幕似乎并不会对用户的购买决策产生重大影响。
不得不说外界虽然一直在唱衰苹果,但灵动岛这一原本用于弥补挖孔屏缺陷的设计却意外走红,甚至引得安卓友商竞相模仿,这足以证明苹果在行业内的江湖地位依然稳固。
03
苹果在其他领域的布局与发展
2023年6月初,苹果历经7年精心打磨的首款头显产品 Vision Pro 正式发布。严格来说,将其称为头显或许并不精准,苹果在新闻稿中并未使用“头显”这一词汇,而是将其定义为“空间计算机”,并将其操作系统 VCOS 誉为世界上首个空间操作系统。
在苹果的理念中,Vision Pro 完全能够作为一款无缝融合现实世界与电子世界的新型计算机设备。库克在介绍 Vision Pro 时,毫不吝啬赞美之词,将其称赞为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新产品,认为它将引领我们迈入空间计算的新时代。
在具体功能方面,Vision Pro 能够在瞬间于任何位置生成一个大屏幕,满足用户的娱乐与办公需求。在办公方面,它能够将电脑屏幕“搬运”到任意空间,实现随时随地 360 度无死角办公,无论是网页浏览器、社交协作等多种窗口和功能,都可以通过简单的语音指令、手指操作,甚至转动眼球来轻松控制。
此外,苹果强大的产品生态系统也是 Vision Pro 的一大显著优势,它能够与 iPhone、iPad、Mac 等设备实现无缝同步,备忘录、信息、照片、文档等数据都可以通过 iCloud 自动更新,Mac 还能够与 Apple Vision Pro 进行无线连接,用户只需看一眼 Mac 的屏幕,便可将其放置在自己想要的位置,并展开使用。
然而,Vision Pro 虽然功能强大,但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
有人调侃道,当看到 Vision Pro 的外接电源时,瞬间感觉一切都变得索然无味了。谁也未曾料到,一向注重细节和用户体验的苹果,竟然为 Vision Pro 配备了外接电源,通过一根数据线连接一台1万毫安的充电宝,但其续航时间却仅有2个小时,甚至连一部完整的电影都无法播放完毕。
倘若单独连接其他电源,又会因为电源线的长度限制而影响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走动自由。而且,没有内置电池的 Vision Pro 重量达到了450多克,与同类配备电池的竞品相比,在重量上并未拉开明显差距,长时间佩戴会对额头和鼻子造成明显的压迫感,使用舒适度欠佳。
此外,3499美元的高昂售价以及缺乏强大的 AR 应用生态,也注定了它将是一款市场规模极为有限的产品。这也使得众多果粉对其充满期待,但资本却并不看好。发布会后,苹果股价罕见地一度下跌超过1%,市值较最高点蒸发了845亿美元。
尽管面临着诸多挑战与质疑,但苹果的创新精神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依然不容小觑。无论是 iPhone 的持续辉煌,还是在头显领域的大胆探索,都彰显了苹果不断突破自我、追求卓越的决心。
未来,苹果将走向何方,让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围炉话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