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异象!红月亮边缘惊现神秘绿松石光环,科学家紧急解读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08 16:37 1

摘要:一场持续近3.5小时的天文盛宴,却在短短一分钟内达到高潮,那抹突如其来的绿松石色让无数熬夜守候的中国天文爱好者惊呼值了!

一场持续近3.5小时的天文盛宴,却在短短一分钟内达到高潮,那抹突如其来的绿松石色让无数熬夜守候的中国天文爱好者惊呼值了!

图源@网际飞侠

9月7日深夜至8日凌晨,本年度最后一次月全食在天宇震撼登场。这也是今年我国唯一全程肉眼可见的月全食,只要天气晴朗,中国全境都可观赏到“红月亮”天象。

全国各地的天文爱好者们早已准备好望远镜和相机,寻找最佳观测点。高楼楼顶、南侧无遮挡的空地,都聚集了等待奇迹的人们。

北京时间9月8日0时27分,月全食的“初亏”阶段正式开始,月球刚刚接触地球本影。

随着时间的推移,月球逐渐被地球的影子吞食。原本明亮的满月变成了一个暗红色的球体,悬挂在夜空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红月亮”。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解释:“月全食的原理是月、地、日运行至一条直线时,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太阳投射在月球上的光完全被地球挡住。”

地球大气层对太阳光的折射和散射作用,使得波长最长的红光落在月面上最多,因而出现了“红月亮”这一奇妙现象。

在这次月全食之前,天文圈内就已经流传着一个神秘词汇——“绿松石带”。这种现象由于平流层上层的臭氧强烈吸收太阳光中的红光而产生。

仿佛给地球的红色本影镶嵌了一道蓝边,成为这次月全食观赏的特别“彩蛋”。

南京天文爱好者协会秘书长许军建议:“如果目视观测,建议借助较高倍率的望远镜,从生光开始关注,有望在月球上捕捉到一抹蓝色的光带,那就是绿松石带。”

专业摄影师们早就调整好了设备,以月球在地影中的暗部为基准加大曝光,试图捕捉这难得一见的景象。

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寻找绿松石带并非易事。需要耐心和恰当的设备,更重要的是需要恰到好处的时间点。

在月全食的偏食阶段,当月球刚刚进入或即将离开地球本影的时候,那道传说中的蓝边才会短暂出现。

许多熬夜守候的观众通过云南省天文爱好者协会的视频号直播,共同守候这一奇妙现象。

直播评论区不断刷新着观众的留言:“看到了吗?”“是不是那个?”“有一点点蓝色!”……突然,一道明显的绿松石色出现在月球边缘,直播评论区瞬间沸腾!

月全食期间的月亮并非总是同样的红色。天文学家们用“丹戎标度”将月全食期间月亮“红”的深浅亮暗分成5个等级。

图源新社国内部制作、新华社江苏分社联合制作

南京天文爱好者协会秘书长许军解释说:“影响月全食亮度和颜色的因素较多,比如月球穿过地球本影的路径、地球大气层的透明度等。”

本次月食食分较高,理论上月食色调可能偏暗红、深红。而那抹绿松石色,则是由地球大气中的臭氧层对阳光的过滤造成的,成为了这次天文奇观中最迷人的亮点。

除了绿松石带,另一个有趣的角度是:如果身在月球,此时将会看到什么?王科超给出了一个令人神往的答案:“日全食plus!”

从月球上看去,地球的视直径比太阳大很多,地球可将太阳完全遮住,形成日全食,并且最长会持续几个小时。

那道神秘的绿松石带只持续了短短一分钟左右,却成为这场天文盛宴中最难忘的瞬间。

专业人士指出,想要观测到绿松石带,最好借助较高倍率的望远镜,在“食既”前和“生光”后这段时间关注月球边缘。

多少人守了一整夜,只为看这一眼。社交媒体上大家都在晒图:“我拍到绿松石带了!”“值了,熬夜也值了!”

你对这次月全食有什么感受?有没有看到那抹神秘的绿松石色?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测经历和照片!

来源:科学图书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