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管道破坏中俄关系?美主播散播恐吓消息,警告话音刚落,中国火速派人找普京面谈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9 10:57 1

摘要:如果说最近国际能源博弈哪一幕最让人觉得荒诞,非美国保守派媒体的“北溪恐吓论”莫属。福克斯新闻主播沃特斯在直播中竟然公然宣称,“有人可能会像炸北溪一样炸掉中俄刚刚敲定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这番言论,不仅在美欧舆论场引发轩然大波,也让外界再次感受到美国部

据报道,如果说最近国际能源博弈哪一幕最让人觉得荒诞,非美国保守派媒体的“北溪恐吓论”莫属。福克斯新闻主播沃特斯在直播中竟然公然宣称,“有人可能会像炸北溪一样炸掉中俄刚刚敲定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这番言论,不仅在美欧舆论场引发轩然大波,也让外界再次感受到美国部分精英对中俄合作的焦虑和无力。

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正式敲定,未来每年将有俄罗斯天然气通过蒙古直达中国北方市场,协议期限30年。俄罗斯总统普京亲自会见了中国高级代表,双方都表达了进一步深化合作的决心。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沃特斯突然在直播镜头前阴阳怪气地放话,说这条管道未来“可能会被炸毁”,并拿出了北溪管道爆炸事件做“现身说法”。

北溪事件还历历在目。北溪1号和2号管道在丹麦水域发生爆炸泄漏,瑞典调查组现场都找到炸药痕迹,国际社会普遍认定这是一场蓄意破坏。普利策奖记者赫什甚至点名美国政府下令实施爆破,而美方则极力否认。事后美国媒体、欧洲各方、俄罗斯、乌克兰互相指责,真相至今悬而未决。沃特斯在节目中不点名地影射“有人”会对中俄管道下手,显然不是信口开河,而是有意在国际舆论场制造心理压力,试图用恐吓手段干扰中俄的能源合作进程。

但这番恐吓并没有让中俄退缩,反而促成了更高层次的直接沟通。就在沃特斯话音刚落的当天,中方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会见了普京。中方强调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将持续升级,能源、经济、安全各领域合作会迈上新台阶。普京本人也很直接,表示俄方将坚定不移和中方一道,推动两国合作再上新台阶。这种同步发力,本身就是对美方恐吓的最佳回应。

美国媒体和部分政客为什么对中俄能源合作如此敏感?说白了,就是怕失去欧洲失控后的东亚能源大市场。俄乌冲突以来,欧洲对俄天然气需求暴跌,俄罗斯急需打开亚洲市场。西伯利亚力量2号一旦全线开工,每年5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将直接支撑中国北方的能源安全,价格方面,俄方同意以低于欧洲市场的价格供应中国,直接打破了“亚洲溢价”,让中国从被动买家变成了市场规则制定者。

对于美国来说,这不仅是能源贸易的“蛋糕”被分走,更意味着自己的地缘政治影响力遭遇重大挫折。美国希望用LNG出口绑定亚洲市场,结果中国和俄罗斯“一拍即合”,搞了个大合同。专家都已指出,这一合作不仅会让中俄在上合组织、金砖等多边平台的话语权大增,还将加速全球天然气贸易的“去美元化”进程。

沃特斯鼓吹“可能有人会炸管道”,其实只是美方无力制衡中俄合作的宣泄。北溪事件真相都查不清,谁敢在中俄家门口玩同样的手段?中国不是欧洲,俄罗斯也不是乌克兰,谁要敢动手,就是在碰中俄的底线。

面对这样的格局,美国舆论场的恐吓、威胁、造谣,其实反而说明“黔驴技穷”。美方希望通过散播坏消息,制造中俄分歧,动摇区域合作信心,但现实是中俄合作只会越做越大,越做越深。中国派人找普京面谈,谈判桌上拿到更多话语权,美方只能干着急。

美国的“北溪恐吓”更像是困兽之斗,真有本事,不如拿出实打实的合作方案。中国和俄罗斯用行动证明,真正能让国家受益、让地区稳定的,靠的是互利共赢,而不是冷战思维、威胁恐吓。

未来的能源版图注定会继续洗牌。中国和俄罗斯的每一次握手,都是对单边霸权的有力回击。美国的威胁声越大,说明越是心虚。中俄不怕风浪,合作只会更紧密,区域格局也会因这些务实项目而彻底改变。美国媒体继续散播“坏消息”,但世界见证的,是亚洲正在成为全球能源治理的新中心。

来源:掌中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