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报讯(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陈志洋 通讯员郝向阳)近日,承德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推出便民新政,同步上线支持异地公积金的“商业贷款转公积金贷款”与“缩期”业务,为在承德工作生活的异地缴存职工打通跨城安居“最后一公里”,以政策实效传递城市温度,强化安居保障力度。
本报讯(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陈志洋 通讯员郝向阳)近日,承德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推出便民新政,同步上线支持异地公积金的“商业贷款转公积金贷款”与“缩期”业务,为在承德工作生活的异地缴存职工打通跨城安居“最后一公里”,以政策实效传递城市温度,强化安居保障力度。
“商转公”与“缩期”业务的同步推出,恰好形成政策合力:前者帮职工将高息商贷转为低息公积金贷款,直接降低月供压力;后者支持职工在经济条件允许时压缩还款期限,从长远减少利息支出。这不仅是公积金服务的延伸,更体现了城市对异地劳动者的包容。
该政策并非单纯的“便民加法”,更是盘活公积金资源、助力城市发展的“乘法举措”。此前,不少在承德安家、外地工作的职工,其缴存的公积金因跨区域使用壁垒无法反哺本地家庭生活,形成资源闲置。该政策打破这一堵点后,“沉睡”的公积金转化为支持职工安居、稳定本地房地产市场、拉动消费的“活水”。
为让“商转公”与“缩期”服务快速惠及群众,承德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联合市内主要受托银行、不动产登记等部门,建立协同办理机制,优化业务流程。通过规则衔接与数据共享,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将等待时间转化为舒心体验,让政策红利切实转化为家庭“减负账”。
政策试运行期间,业务咨询量显著增长,办事窗口迎来办理热潮,首批申请已顺利进入流程。据测算,举措全面推开后,每年将为符合条件的职工家庭节省可观利息。家住双滦区的杨先生,在石家庄工作,是本政策的首批受益者。“转成公积金贷款后,光利息就省了几万元,刚好能覆盖孩子的培训班费用。”杨先生说,虽然缴存地在外地,但新政让他在承德“扎下了根”,日子更踏实,对城市的亲切感也更强了。
承德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明确,此次政策仅是起点。下一步,中心将继续简化办事流程,深化与相关部门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推动更多服务实现“网上办、掌上办”;同时完善异地业务通办清单,提升新市民、青年人才的安居体验。
本文来自【河北经济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