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她干活最多,镜头最少,别人凹造型,她蹲在地上擦桌子,连口红都没补。
看完《花少》最新一期,我满脑子只剩一句话:李沁怎么还没爆?
她干活最多,镜头最少,别人凹造型,她蹲在地上擦桌子,连口红都没补。
弹幕飘过一句“她像来上班,不像来录综艺”,我直接破防。
这姐从《新版红楼梦》就站在起跑线最前面,薛宝钗一出场,弹幕全是“这谁啊,好灵”。
结果十几年过去,杨幂成了资本,赵丽颖手握爆款,她还在“剧火人不火”的循环里打转。
《庆余年》范若若出圈那天,我朋友圈刷屏“李沁终于熬出头了”。
结果剧播完,她热度像被按了暂停键。
去年《追风者》男主天天挂热搜,她名字后面永远跟着“演技好可惜”。
最离谱的是《梦中的那片海》,肖战扛剧扛到飞起,她作为女主存在感还不如男三。
粉丝控评都控出幻觉了:“姐姐不争不抢”。
不争不抢在娱乐圈等于慢性自杀。
看她在《花少》的表现就懂了。
别人穿高定拍海报,她带了三套运动服,还全是基础款。
导演组暗示她走“反差萌”路线,她直接拒绝:“我怕观众出戏”。
团队聚餐她默默把最后一只虾夹给年纪最小的弟弟,自己啃馒头。
工作人员爆料她每天六点起床帮大家煮咖啡,晚上收工还检查道具。
这种人在职场叫“老黄牛”,在综艺叫“背景板”。
但你说她没野心?
她拍《楚乔传》时寒冬腊月泡冰水,冻得嘴唇发紫。
拍《无问西东》被飞机螺旋桨震到耳鸣,拍完直接进医院。
只是她的野心全藏在角色里,不肯拿出来换流量。
现在娱乐圈流行“黑红也是红”,她连绯闻都懒得炒。
上次被拍和男演员吃饭,工作室秒发声明“普通同事聚餐”,效率快到像提前演练过。
有制片人私下说:“李沁的戏约永远排在二线,因为不扛招商”。
残酷但真实。
她就像那种考试永远95分的学霸,老师记不住名字,只记得“那个挺稳的学生”。
可你仔细看她的脸,三十多岁了还有少女感,哭戏睫毛都在抖。
《庆余年》里她抱着范闲哭那场,我回放了三遍,发现她连手指都在演。
这种演员本该被供起来,现在却在综艺里搬行李。
流量时代最吊诡的是:你越认真演戏,观众越记不住你。
反而那些台词12345的,靠表情包就能红三年。
李沁的“体寒”不是命不好,是游戏规则变了,她还按老版本打怪。
但别急。
周迅28岁才靠《大明宫词》翻身,咏梅49岁拿柏林影后。
李沁现在缺的从来不是实力,是一部真正以她为中心的好剧本。
当某天资本发现“流量密码”失效,观众开始怀念会演戏的脸,她这种十年磨一剑的演员,才是最后的王炸。
毕竟娱乐圈潮起潮落,留下的从来不是热搜上的名字,而是角色里的灵魂。
来源:在林中体验生命的蓬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