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天下午,我在婆婆房间帮她收拾换季的衣服,无意中从床头柜的抽屉里翻到了她那本绿皮的银行存折。
那天下午,我在婆婆房间帮她收拾换季的衣服,无意中从床头柜的抽屉里翻到了她那本绿皮的银行存折。
本想着只是帮她整理一下零散的东西,谁知道一打开存折,我整个人都愣住了。
上面密密麻麻的进账记录,像账本一样工整,每个月都有两笔钱,雷打不动。
一笔3000,一笔10000。
3000那笔我知道,是老公每月15号准时转给妈的。
可那10000是从哪来的?
我仔细看了看时间,1985年开始,每月25号,从来没断过。
婆婆今年67岁,退休前在纺织厂当过车间主任,退休金也就2000出头,哪来这么一大笔钱?
我心里咯噔一下,该不会是她偷偷在外面给人家做保姆挣的吧?
这年头,有钱人家请个住家保姆,一个月给个七八千也不算多。
可婆婆腰椎间盘突出,走路都一瘸一拐的,怎么可能去人家当保姆?
我赶紧合上存折,装作什么都没看见,心里却像打翻了五味瓶。
回到自己房间,我越想越不对劲。
这两年婆婆确实变化挺大。
以前她买个菜都要跟小贩磨叽半天,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
现在却经常大包小包地往家拎好东西,还总说是商场搞活动。
有时候我下班回来,看见茶几上摆着我爱吃的大连樱桃,红彤彤的,一看就挺贵。
婆婆总是乐呵呵地招呼我:"小慧,快尝尝,甜着呢。"
我当时还以为是老公买的,老公估计也以为是我买的。
现在想想,感情都是婆婆自己掏腰包。
可她一个月就那点退休金,还要贴补我们家的日常开销,哪来这么多闲钱?
我坐在床边琢磨,脑子里闪过各种可能。
该不会是有什么亲戚朋友定期接济她吧?
可咱家的亲戚我都认识,没听说谁家这么宽裕。
我突然想起上个月婆婆跟我说的话:"小慧啊,你们小两口工作这么辛苦,我这老太婆也不能光吃干饭啊。"
当时我还以为她是客气话,现在听来,莫不是她真的在外面做什么营生?
想到这里,我更坐不住了,起身去厨房看看婆婆在忙活什么。
婆婆正围着花围裙包饺子,案板上放着擀好的面皮,馅料调得香喷喷的。
看见我进来,她抬起头,满脸笑容:"小慧回来啦?今晚包韭菜鸡蛋的,你最爱吃这个馅的。"
我看着她花白的头发,额头上的汗珠,心里一阵发酸。
"妈,您歇会儿吧,我来包。"
婆婆摆摆手:"不用不用,我包着顺手,你去看电视,一会儿就好。"
她继续埋头包饺子,动作熟练得像机器一样。
我站在旁边帮忙烧水,偷偷观察她的神情。
婆婆虽然嘴上说不累,可我看得出来,她腰确实不好使,包一会儿就要直起身子歇歇。
看着她这副模样,我心里更加不安。
晚上老公下班回来,我试探着问他:"你妈最近有什么不同吗?"
老公一边换工作服一边说:"没有啊,挺好的,比以前精神多了。"
我又问:"你有没有发现她最近花钱不像以前那么抠搜了?"
老公停下手里的动作,疑惑地看着我:"没注意啊,她还是老样子,买东西都挑便宜的。你怎么突然问这个?"
我犹豫了半天,还是没把存折的事说出来。
毕竟那是婆婆的私人物件,我偷看本来就不对。
可这件事像根刺一样扎在我心里,让我夜里都睡不踏实。
第二天是星期六,老公一大早就骑自行车去他们厂里加班。
我想趁这个机会跟婆婆套套话,可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婆婆像往常一样,天不亮就起来,拎着菜篮子去早市买菜。
我跟在后面远远地观察。
平时她买菜总是货比三家,今天却显得格外大方,挑的都是最新鲜的。
豆腐要嫩的,青菜要翠绿的,肉要肥瘦相间的。
菜贩子报了价,她也不怎么还价,爽快地付钱。
回来路上,她还在水果摊前停下,买了两斤进口苹果。
我远远看着那苹果,红彤彤的,一看就不便宜。
看着婆婆拎着沉甸甸的菜篮子吃力地走着,我鼻子一酸,快步上前接过篮子。
"妈,我来拎。"
婆婆笑呵呵地说:"不沉,不沉,妈还能拎得动。"
可我明显感觉到篮子的重量,心里更加五味杂陈。
中午吃饭的时候,婆婆把苹果洗了几个摆在盘子里。
"小慧,快尝尝,这苹果可脆了。"
我咬了一口,确实又甜又脆,可心里却苦得很。
"妈,这苹果挺贵的吧?"
婆婆连忙摆手:"不贵不贵,卖水果的小王说了,买两斤便宜五毛钱。"
我看她说话时眼神有些闪烁,心里更加确定她在撒谎。
下午婆婆午睡的时候,我又忍不住翻看了那本存折。
发现这个月25号又准时到账了10000块。
我仔细看汇款人信息,只显示一个"李"字,后面的字看不清楚。
我们认识的人里姓李的不多,邻居老李家倒是有钱,可他们家跟我们也不是特别熟。
再说了,谁会没事每个月给别人汇这么多钱?
我左思右想,突然想起婆婆年轻时提过的一个老同事,好像也姓李。
可那都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而且据我所知,她们早就断了联系。
我越想越糊涂,脑子里乱成一团麻。
就这样纠结了好几天,我整个人都有些心神不宁。
老公问我怎么了,我只说单位里事多,压力大。
其实我是怕说出来让老公担心,万一婆婆真的在外面做什么不合适的事,那可怎么办?
直到那个星期四的晚上,事情突然有了新的进展。
我正在客厅看《新闻联播》,听见婆婆房间里传来电话铃声。
那是我们去年刚装的程控电话,铃声特别清脆。
婆婆接电话的声音很小,可房子不大,我还是隐约听到了几句。
"嗯,是的,收到了,麻烦你了......"
"不用不用,我这边都挺好的......"
"他们对我可好了,你就放心吧......"
电话挂了,我心里更加疑惑。
是谁在关心婆婆的生活?
为什么婆婆的语气听起来像是在报平安?
我决定第二天一定要把这件事弄个明白。
第二天是星期五,我特意跟领导请了半天假。
下午婆婆照常出去买菜,我悄悄跟在后面。
她先是到菜市场转了一圈,买了些日常的蔬菜和肉。
然后拐到了邮电所旁边的银行营业厅。
我远远看着她在窗口排队,跟营业员说了几句话,然后拿出存折查看。
从她脸上的表情看,应该是在确认什么。
出来的时候,她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步子都比来时轻快了些。
我跟着她回到家,心里的疑问更重了。
晚饭后,我实在憋不住了,鼓起勇气敲了敲婆婆的房门。
"妈,我能跟您说几句话吗?"
婆婆正在床上看《天津日报》,听见我的声音,连忙放下报纸。
"小慧,什么事?快进来坐。"
我走进房间,坐在她床边的小椅子上,心里像十五个吊桶打水。
犹豫了很久,我才结结巴巴地开口:"妈,我不是故意要看您的存折,可是前天收拾东西的时候......"
话还没说完,婆婆的脸色就变了。
她放下手里的报纸,直直地看着我:"你看了我的存折?"
我点点头,感觉脸上火辣辣的:"对不起,妈,我真不是故意的。"
婆婆沉默了很长时间,房间里安静得只能听见墙上那个老式闹钟的滴答声。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长长地叹了口气。
"小慧,有些事情......"
她说到一半突然停住了,我看见她眼里闪着泪光。
"妈,您别难过,我只是担心您,那每个月一万块钱的事......"
没等我说完,婆婆突然伸手握住了我的手。
她的手很温暖,可是有些颤抖。
"小慧,你是个好孩子,这两年对我这么好,我心里都明白。"
我更糊涂了,不知道她想说什么。
"妈,您到底想跟我说什么?"
婆婆深深地看了我一眼,然后缓缓开口:"那钱,是你给我的。"
我一下子愣住了,以为自己听错了。
"我给您的?我什么时候给过您一万块钱?"
婆婆看着我惊讶的表情,苦笑了一下:"孩子,你每个月25号往我账上汇的那一万块,我早就知道是你汇的。"
我的脑子里轰的一声,像打雷一样。
原来,我自以为做得神不知鬼不觉的事,婆婆早就心知肚明!
两年前刚搬到这里的时候,我心里总觉得亏欠婆婆。
她为了这个家操劳了大半辈子,现在年纪大了,我们做晚辈的应该好好孝敬她。
可老公每个月的工资也就那么多,除了日常开销,剩不下什么钱。
我就想着自己偷偷给婆婆一些补贴,让她老人家过得宽裕一点。
每个月发了工资,我就去银行汇款,故意不留姓名,以为这样婆婆就不会知道是我给的。
我还暗自庆幸自己做了件好事,同时心里埋怨老公不够孝顺。
没想到,婆婆早就知道真相!
"妈,您怎么知道是我汇的?"
婆婆轻抚着我的手背:"傻孩子,银行的工作人员认识你,他们告诉我的。"
我一下子哭了出来,不是因为委屈,而是因为羞愧。
这两年来,我一直以为自己是暗中行善,以为老公对婆婆不够关心。
甚至有时候还会因为这件事跟老公闹别扭,觉得他不如我孝顺。
原来,我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爱着这个家,只是互相不知道罢了。
婆婆看我哭了,连忙递过纸巾:"小慧,你别哭,妈心里都明白。"
"你和小马都是好孩子,你们对我的好,我这老太婆心里跟明镜似的。"
我哭得更厉害了:"妈,我还以为您不知道呢,我还以为......"
"以为什么?"
"以为您会觉得我们不孝顺,以为我们给您的钱不够花。"
婆婆笑了,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了:"你们两个傻孩子,我一个老太婆,吃不了多少,用不了多少,你们给的钱早就够了。"
"那您为什么不跟我们说?"
婆婆想了想:"我看你们都是偷偷给的,大概不想让对方知道,我就装糊涂呗。"
"反正钱放在我这里也是放着,等以后你们用得着的时候,我再给你们。"
听了这话,我更加感动了。
原来婆婆什么都明白,她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保护着我们的自尊心。
那天晚上,老公下班回来,我把这件事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他。
他听了也是一脸震惊:"你是说,我每个月给妈的三千,你每个月给妈的一万,妈都知道?"
我点点头:"而且她说早就知道了。"
老公愣了半天,然后苦笑着摇头:"感情我们两个都在背着对方孝敬妈啊。"
"我还以为你对妈不够好呢。"
我也笑了:"我也是,我还觉得你给妈的钱太少。"
老公走到婆婆房门前,轻轻敲了敲门。
"妈,我能进来吗?"
婆婆开了门,看见我们两个都站在门口,有些意外。
"怎么了?"
老公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妈,小慧把事情都跟我说了,我们......"
婆婆摆摆手:"都是一家人,说什么对不起的。"
"你们两个都是好孩子,我心里比谁都清楚。"
从那以后,我们家再也没有什么秘密了。
每个月的家庭开支,我们都会坐下来一起商量。
给婆婆的钱也不再偷偷摸摸,而是明明白白地一起给。
婆婆总是笑着说:"你们两个傻孩子,早这样不就好了吗?"
是啊,家人之间,为什么要藏着掖着?
爱就要说出来,孝顺也不需要遮遮掩掩。
现在想起来,那段时间我们虽然都在做好事,可心里却都有疙瘩。
我觉得老公不够孝顺,老公可能也觉得我对他妈不够好。
其实我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爱着这个家,只是缺少沟通罢了。
现在我们一家三口的关系比以前更和谐了。
婆婆的身体也比以前好了很多,每天都乐呵呵的。
有时候我看着她在厨房忙活,会想起那天她握着我手的温度。
那种被理解、被包容的感觉,让我觉得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就是有这样一个温暖的家。
去年春节的时候,婆婆把我和老公叫到跟前,拿出一个存折。
"这里面的钱,是你们这两年给我的,我一分都没花,都给你们攒着呢。"
我和老公都愣住了。
"妈,您怎么不花呢?我们给您钱就是想让您过得好一点。"
婆婆笑眯眯地说:"我一个老太婆,吃饱穿暖就行了,要那么多钱干什么?"
"这些钱还是留给你们,以后买房子,养孩子,都用得着。"
那一刻,我真的被感动坏了。
原来这两年来,婆婆一直在为我们着想,为这个家的未来打算。
她用她的方式,默默地守护着我们的小家庭。
现在每当我想起这件事,心里都会涌起一阵暖流。
家庭的温暖,不在于谁给了谁多少钱,而在于那份相互理解和包容的心。
婆婆用她的智慧和宽容,让我们明白了什么叫真正的家庭和睦。
这大概就是老一辈人的智慧吧,她们总是能用最朴实的方式,教会我们最深刻的道理。
来源:聪慧风声K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