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亿家亲超市看流量时代实体店生存法则:19.5万粉撑起10余家店!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6 21:02 1

摘要:很多人以为开超市就是选地址、谈供货、等客上门,结果货架越摆越空。

19.5万粉丝只够开一间小酒吧,他却把10家大超市干出烟火气

很多人以为开超市就是选地址、谈供货、等客上门,结果货架越摆越空。

太原有家新牌子反过来做,先把抖音账号养到19.5万粉,再挑地方开超市。

第一家店开张那天,长风街被电动车堵死,路口交警临时加岗。

当天榴莲卖9块9一斤,限量一千个,从上午七点到晚上十一点,队伍始终围着楼转三圈。

有人凌晨四点去排队,发朋友圈说比周杰伦演唱会还难抢。

春宇四哥把全程拍了视频,剪成三条上传,播放量直接飙到七百多万。

评论区里全是定位,第二天忻州、太谷的网友喊话:啥时候轮到我们。

不到半年,太原又多出三家新店,还把老山姆士的招牌卸下来换掉。

这操作看着热闹,其实踩中了三波变化。

第一波是流量迁移。

据QuestMobile数据,2024年三线及以下城市抖音日活增速38%,远超一二线的11%。

人在哪儿,店就得跟到哪儿。

第二波是情绪消费。

9块9榴莲是赔钱的,可它把城市久违的排队场面重新拉回街头。

拍照发圈的人比真正想吃的人还多,超市里其他正常毛利商品被顺带买走,当天营业额反而翻倍。

第三波是老板本人成了招牌。

春宇四哥每天六点半开播,带粉丝看进货、看理货、看收银,看见哪个员工打哈欠也播出去。

粉丝觉得这就是家门口的超市,没滤镜,不端着。

线下到店率从常规的3%升到21%,相当于每五个看过的就有一个真的去了。

老美特好坐不住了,也开始做直播,找本地网红探店,但粉丝还是更认最早讲故事的那个人。

原因简单:人家先把自己当内容,再把自己当老板,传统超市先把自己当老板,再补内容,顺序反了。

这套打法很快复制到外地。

忻州一家老店改造两周,门头没换,先把老板推到镜头前学春宇讲价、吵架、给员工过生日。

老店单日客流从七百涨到四千,冰柜里冻了半年的带鱼终于清完。

不少人担心低价战烧到最后大家都没钱赚。

业内人士算了笔账:9块9的榴莲当天亏三万,可带来的曝光按本地信息流价格至少值二十万。

把广告费直接贴给消费者,超市省了中间商,顾客得了实惠,平台白捡日活,三方都不亏。

回看整个过程,核心只有一句话:把流量当门店养,把门店当内容拍。

过去二十年,超市竞争比的是谁离小区近;接下来,比的是谁离手机更近。

货架可以复制,便宜可以跟进,唯独镜头里的真实和人情味难抄。

如果你正准备开间小卖部,或者手里已经攥着几家店,不妨先问自己:敢不敢把仓库里最乱的一面直播出去?

敢不敢把进货价直接打在评论区?

敢不敢让差评挂在首页三天不删?

敢,就还有机会。不敢,就只能等别人把榴莲卖成9块9,再后悔当初为啥没开机。

来源:海上望归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