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精神之光烛照未来,用师者担当铸就辉煌。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以笔为媒,以文为礼,向全市躬耕教坛的师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今年教师节的主题为“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昭示着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要义,描绘了以精神伟力引领教育发展、
以精神之光烛照未来,用师者担当铸就辉煌。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以笔为媒,以文为礼,向全市躬耕教坛的师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今年教师节的主题为“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昭示着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要义,描绘了以精神伟力引领教育发展、以师道传承铸就民族未来的壮美蓝图。
为此,钦州市教育局特别策划“先进教师典型”系列报道,共同传颂教育心灵的动人乐章,让教育家精神在更多教育者心中生根发芽,让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蔚然成荫。一起走进本期的故事——
匠心育桃李——记中共党员、浦北县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教师谢钦
在浦北县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工业设计与测绘实训中心里,电脑键盘敲击声、游标卡尺测量声与图纸翻阅声交织成独特的乐章。一位身材清瘦的教师正俯身盯着学生的电脑屏幕,手指轻点屏幕讲解工业产品3D建模的细节优化。他就是被学生亲切称为“钦哥”的谢钦老师,一位用近十年光阴在职业教育沃土上精耕细作的“工匠之师”。
初心如磐:从企业实践者到职教引路人
2016年,谢钦以特岗教师的身份加入浦北县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成为一名聚焦工业产品设计与零部件测绘方向的专业课教师。在此之前,他曾在企业一线从事相关技术工作,深知产业岗位对“懂设计、精测绘、能落地”专业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我是从浦北走出去的,看着家乡钦州大力发展向海经济,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落地了华谊、恒逸等重大项目,更想回来为家乡培养能扎根产业的技术力量。”谈及入职初衷,谢钦的话语朴实却坚定。
为了让教学精准对接行业需求,谢钦从不敢停下学习的脚步。利用课余时间钻研工业产品设计领域的参数化建模技术、零部件测绘的数字化方法。自费购买《工业产品CAD设计规范》《机械零部件测绘实务》等专业书籍,更新知识储备。把企业里的真实项目转化为教学案例等。如:将某设备的零部件测绘任务拆解成学生能上手的实训课题,让枯燥的理论变成可操作的实践。同事们常说:“谢老师的办公桌永远堆着赛项资料、设计图纸和行业标准手册,他总在琢磨怎么把课教到学生心坎里,教到产业需求上。”
匠心育人:以赛促学锤炼过硬技能
2018年,谢钦担任数控技术与应用专业学科骨干教师,并负责产品设计与创客实践、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这两个赛项的全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辅导工作。从此,工业设计与测绘实训中心的灯光,常常在课后、双休日乃至假期里为他和学生亮着。
每年备赛期,谢钦都会根据学生的基础差异制定“个性化训练清单”。对工业产品设计与创客实践赛项,他会从草图绘制、3D建模、渲染输出到实物打印,分阶段拆解难点,带着学生反复优化产品结构。对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赛项,他会手把手教学生使用游标卡尺、千分尺等工具,强调“测量三次取平均值”的精准意识,还总结出“图纸标注三核对”(核对尺寸基准、核对公差要求、核对技术说明)的实用技巧。
训练中遇到瓶颈时,谢钦从不是简单说教。有一次学生小刘在工业产品建模时,因曲面过渡不流畅反复修改却毫无进展,甚至想放弃备赛。谢钦没有批评,而是陪着小刘一起分析行业案例,用“拆分曲面、分步衔接”的方法一步步试错,并鼓励他:“设计就是不断优化的过程,现在多解决一个问题,比赛时就多一分底气。”最终,小刘不仅突破了技术难关,还在当年的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辛勤深耕,换来了丰硕成果。2018—2024年,谢钦共指导15名学生参加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工业产品设计与创客实践、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赛项中,累计斩获9次一等奖、4次二等奖;还指导1名学生突围“中望杯”工业软件大赛全国总决赛,获得三等奖。2020年,他亲自参赛,在全区职业院校教师技能大赛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项目中夺得第一名,用“教学相长”的实力给学生树立了最好的榜样。
爱心相伴:从课堂到生活的全情守护
中职教育不只是教技术,更要帮孩子找到人生的方向。担任班主任的几年里,谢钦总结出“三走”“五进”工作法:带着关爱走近学生、走进学生、走尽学生,把思政教育和温暖关怀送到寝室、课堂、食堂、操场、网络,而工业设计与测绘实训中心,更是他和学生交心的“第二课堂”。
学生小陈曾因家庭变故变得沉默寡言,工业产品设计课上总是走神,零部件测绘实操也频频出错。谢钦察觉后,没有急于催促,而是在课后留小陈一起整理实训工具,聊起自己当年在企业克服技术难关的经历。之后每天课后花1小时,帮小陈补工业产品建模的基础操作、零部件测绘的流程规范等知识。还联系小陈家长,一起想办法解决家庭实际困难。为了帮小陈重建信心,谢钦特意让他担任实训小组组长,负责协调小组的零部件测绘任务。慢慢的,小陈不仅技术跟上了,性格也开朗起来,最终在技能大赛中获奖,毕业后顺利入职钦州港某制造企业的设计部门。“没有钦哥,我可能早就放弃读书了,更不会有现在的工作。”小陈的话里满是感激。
谢钦坚持“前中后”全程家访。入学前上门了解新生的成长环境和兴趣特长,为后续教学做准备。求学中定期和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形成家校育人合力。毕业后还会跟踪学生的职业发展,帮他们解答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几年间,他的家访足迹遍布浦北县17个乡镇,行程近万公里。2022年8月,他兼任学校资助办副主任后,更是把这份关爱延伸到困难学生群体——完善资助申请流程、建立困难学生档案,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经济困难放弃专业学习”,他在2024年获评“县学生资助工作先进个人”。
使命在肩:谱写职业教育新篇章
谢钦认为:“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使命。”随着钦州大力发展向海经济,装备制造、新能源材料等产业集群正在形成,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我们的学生是钦州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培养他们成才就是为家乡发展做贡献。”
作为区技能比赛多个项目的指导老师,谢钦的假期大多是在实训室与学生一起度过的。2019年备赛期间,他甚至推迟了早已计划好的手术时间,“孩子们的比赛更重要,我的病可以等等。”这种无私奉献精神深深感染着学生,他所指导的团队在各级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
在科研方面,谢钦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研究,是3个区级课题小组成员。他参与的《中职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的实践与探索》课题,针对中职学生特点设计了系列团队训练项目,成果在全校推广后取得良好效果。另外两个课题《基于项目驱动的县级中职学校“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中职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及培训研究》也已顺利结题,为同类学校提供了宝贵经验。近五年来,谢钦共获得各级各类奖项93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部级10项、市级10项。数字背后,是他无数个日夜的付出和对职业教育的热爱。
像谢钦这样的教师,正是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无数技能人才成长道路上的一盏明灯。谈到未来,谢钦目光坚定:“我将继续扎根职业教育一线,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技能传承的工匠师,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