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些在演艺界摸爬滚打多年的明星,却始终未能参透其中的要义,每次登台,每次都被嘲讽“毫无活力”,只有技巧,缺乏灵魂。
演戏是需要天赋的,这是演员不得不承认的一点。
有些在演艺界摸爬滚打多年的明星,却始终未能参透其中的要义,每次登台,每次都被嘲讽“毫无活力”,只有技巧,缺乏灵魂。
科班毕业,只不过是一纸证书,仅此而已。
有些人天生就擅长表演,他们跨界而来,迅速掌握诀窍,不论饰演何种角色都栩栩如生,偶尔还会赢得观众喝彩,称赞他们连发丝的细微之处都刻画得非常传神。
某些人并非科班出身,他们曾是歌手、职员、画师、警察等,尽管并非艺术领域的专职人士,但他们的表演却非常优秀,偶尔还能赢得行业内的最高荣誉。
刘钧:电工
如果某个艺人有特定的戏路,那么在“糟糕父亲角色典型”这个类别中,艺人刘钧肯定在候选名单之内。
他以前创造的角色“乔祖望”,这个角色内涵丰富,能够和“苏大强”并列,算是同等水平的“坏爹”。
刘钧凭借高超演技收获大量关注,他塑造了《知否》里心狠手辣的“红狼”,又在《乔家的儿女》中呈现了唯利是图的“乔祖望”,这两个角色都极具特色。
在央视新剧《六姊妹》中,观众再次看到了这个熟悉的身影。
刘钧,又演爸爸了!
但这一次,不是渣爹。
他扮演的角色是“何常胜”,这个角色带有一定的重男轻女思想,这是那个时代的社会环境和观念造成的,然而这并不影响他对女儿抒发真挚的情感。
每当护士提及“母子平安”,刘钧的内心感受就会有所变化。
开心、失望、痛苦、麻木、无奈接受……
何常胜一直等到女儿即将生产,他站在手术室门外,终于听到了盼望已久的“母子都平安”。
几乎是一瞬间,他的眼神和表情就给观众传递了多重情绪!
惊喜、感怀、放心、释然……
不论剧情和演员遭到怎样的指责,刘钧在剧中的表现一直赢得观众的赞赏。
可是没多少人知道,刘钧在成为演员之前还有一份工作:
电工!
刘钧从正规的电气学校毕业,年纪轻轻的19岁就在电力系统单位工作,作为线路维护人员服务了五年。
这份工作稳定又体面,福利还好,是不少家长心目中的好工作。
但这份稳定对刘钧来说不是福利,而是对美好生活的压制。
他从小就喜欢看电影,心里也向往着艺术,但这事儿显然不是父母乐意看到的。
刘钧步入工作领域,遭遇单调重复的职务,于是决意追求抱负,向戏剧学院申请进修表演。
他抽空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全身心投入到繁重的学习准备里,后来成功获得了“谢晋明星学校”的入学资格,由此正式开启了自身的演艺生涯。
刘钧从事表演行业,时间将近三十年,起始自第一部影视作品问世。虽然一直没有达到非常耀眼的高度,但他持续努力提升演技,从未放松。
2000年,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他就饰演了顺治帝。
他的表演虽然着墨不多,却十分传神,借由他,观众似乎能体会君主的负重与苦楚,也能领悟到帝王也有心愿难偿的境遇。
刘钧直到2018年,在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饰演了“盛宏”这个角色,才算是真正迎来了事业的最高点。
他经历过宅邸里的诸多磨难,是个只疼老婆而忽略他人的人,在家中处理事情时,表面上态度温和,内里却相当胆小。
那个向来平和的女儿,此刻显露出果决的成年人气度,他伸出的手臂,够不到的那枚棋子,同样深深刺痛了在场所有人的心。
那是看到子孙后代慢慢长大时长辈的惆怅,是明白自己已不了解孩子时的忧伤。
这是两代人的交接,更是一代家长的退潮。
刘钧这个艺人,通过深刻理解自我,终于声名鹊起,前年在《南来北往》里,他塑造了核心人物,今年在《六姊妹》中,他又担纲了头部剧集的关键角色。
虽然都是演父亲,但他就是演出了不一样的效果,不一样的人物。
不想演渣爹的电工都不是好演员,果然,刘钧做到了!
谭凯:设计师
当“应晖回头”在互联网上激发多元群体模仿时,必须承认,融合了慷慨、缠绵、内敛等丰富情感的,华语演艺圈仅谭凯符合条件。
并且,他在表演上还是个“野路子”。
谭凯在成为表演者之前,他的职业是在美术界,主要进行绘画活动,不曾参与舞台表演。
谭凯的外公是一位技艺高超的手艺人,他在雕刻和美术领域造诣深厚,谭凯从小在外公身边长大,深受其熏陶,潜移默化中走上了这条道路。
从大学毕业后,他进入一家广告公司,成为一名设计师。
在几年时间里面,他由普通职员变成了设计部门的负责人,经济条件很好,有私家车和自己的房子,是同领域里最受瞩目的一群人。
可是,这仍旧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工作表现持续提升,由此产生的职业压力也日益增大,时间久了,谭凯决定另寻职业平台,这个决定成了他人生的关键节点。
和伙伴去拍摄地面试时,身形高大且为人正直的谭凯吸引了导演的视线,导演询问他是否愿意当演员,可以在团队里客串担任队长角色
借此机会,他正式开始了自己的转型之路。
虽然没有经验,但因为对表演的热爱,谭凯决定背水一战。
脱离既定职业轨迹,全身心转向崭新探索,从底层岗位逐步积累经验,用心感受人生各个阶段。
还因为看了姜文导演的电影《让子弹飞》,被其艺术魅力深深打动,于是去北京电影学院进修,为个人事业道路的全面转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有志者事竟成,自从精通行业知识并磨练操作能力以来,谭凯的表演道路不断向前,他高超的表演技艺渐渐赢得观众的热烈赞赏。
在《神话》这部作品中,他成功刻画了兼具威武与感性的西楚霸王项羽,使观众得以体会这位英雄的非凡气概和坚毅果敢,
《何以笙箫默》中他创造了沉稳且资产丰沛的应晖,一次饱含真意的回眸,至今无人能超越。
谭凯自从踏入演艺界以来,表演功力与塑造角色能力持续提升,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多种多样。
他在不少电影和电视剧里都曾出镜,像是在《扫黑风暴》以及《建党伟业》里,同时也在《来不及说我爱你》等其他作品中出现过。
一人千面,各不相同,亦正亦邪,惊喜不断。
如今再看到谭凯谁能相信,他曾经做过设计师呢。
冯嘉怡
冯嘉怡身家达五十亿,却乐意做次要角色,他不太看重钱财,反而对表演充满热忱,关于这位名人的各种传言,在民间广泛传播,而且大多添油加醋。
可事实却是,他的确颇有家资,只是没有50亿那么多罢了。
14岁出国学商学,冯嘉怡是出生在罗马的人之一。
他留学海外期间,打过零工,也加入过广告片场的拍摄,在解决生活所需的过程中,慢慢对表演行业生出了浓厚兴趣。
甚至毕业回国后还拍了一部戏,只是因为种种原因未能上映。
历经诸多磨难,他开始集中精力从事本来的领域,最终成为了一位企业家,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二零零六年,冯嘉怡在商业上已有建树,通过友人引荐认识了导演滕华涛,两人在初次见面时谈吐投契。
从经商到拍戏,从投资到表演,一见如故,相见恨晚。
在表达了自己的表演梦想之后,冯嘉怡少年时的愿望终于实现。
冯嘉怡在电视剧《双面胶》中扮演了“谭一刀”,由此开始了自己的表演生涯。
在多部电视剧作品中,例如《蜗居》《媳妇的美好时代》《裸婚时代》,观众都能看到冯嘉怡的表演。
这个以资金加入剧组的艺人,观众非但没有厌恶,反而非常欣赏。
他的表演,太精彩。
作为配角,如锦上添花,恰到好处。
近两年来,冯嘉怡更是成为新一代“黄金配角”。
《城中之城》的“苏见仁”,既心地善良又斤斤计较;《风吹半夏》的“裘毕正”,只看重利益,不断变换形象,总能让人感到新奇。
冯嘉怡并非科班表演出身,但她对表演充满热忱,并且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这种程度比一些专业演员还要高。
他先前是出资者,后来变成了现在的辅助性人物,获得的成功并非源自资本的增值,而是得益于卓越的演绎技巧。
结语:
如果存在衡量表演者的标准,那么首要条件并非那张资格证明,而是实际拥有的表演水平。
展示个人能力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表演是最直接有效的一种,比单纯地宣告自己是行家要强得多,也更容易获得听众的信任。
毕竟影像呈现的表演很难伪装,观众的认知并非仅靠拥趸的狂热追捧就能扭转。
来源:星光小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