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们立德树人、躬耕教坛;他们启智润心、甘于奉献;他们勤学笃行、求是创新……在广东教育强省建设进程中,广大教师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担当书写教育奋进的新篇章。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广东省教育厅联合南方日报、南方+推出“教育强
他们立德树人、躬耕教坛;他们启智润心、甘于奉献;他们勤学笃行、求是创新……在广东教育强省建设进程中,广大教师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担当书写教育奋进的新篇章。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广东省教育厅联合南方日报、南方+推出“教育强省 强师先行”系列报道,讲述优秀教师教书育人故事,展现广东“新强师工程”建设成效。
在中国大陆南端的广东省湛江市,有这样一批研究生,每年前往不同城市的大中小学校和社区、乡村,讲述南路革命的故事。
他们是广东海洋大学“讲好南路革命故事”项目的学生宣讲员。
作为该项目的总指导老师,新学期开学,广东海洋大学研究生院研究员、思政课教师陈汉能的日程表又排满了。他不仅要协调安排新学期的宣讲计划,还要着手准备选拔和培训新一批的学生宣讲员。尽管对南路革命的每一个故事都已熟稔于心,他仍坚持结合当下时代需求和学生特征,不断调整宣讲的内容和形式。
从教30多年,陈汉能既是红色文化的传播者,也是广东海洋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开拓者之一。2012年起,他连续选派12批次研究生赴基层锻炼,并为学校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出谋划策。
“研究生教育不能仅停留于书本理论,更要注重培养其实践创新能力。”陈汉能说。
陈汉能。
让南路革命故事“活”起来
南路为地域的历史名称,位于中国大陆南端、广东省西南部。南路革命则是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源于该地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的统称,范围涵盖粤桂边区、桂滇黔边区,跨越两国五省。
2020年,陈汉能主笔起草了“讲好南路革命故事”的活动方案,一场持续五年、覆盖多个地市的红色文化育人实践就此展开。
为何要聚焦南路革命?陈汉能表示,本土红色文化可以“触摸”的体验感与在地性特征能够去除以往思政教育模式化、说教式的弊端,“湛江是南路革命的策源地,这里有许多值得被更多人铭记的故事,它们都是思政教育的宝贵资源。”
陈汉能将“讲好南路革命故事”项目概括为“十百千万工程”,每年他都会主持选聘10名以上青年教师作为骨干教员,选拔和培养100余名研究生党员和学生骨干担任宣讲员,开展约千场宣讲,覆盖受众数万人。
为确保宣讲质量,他组织编写了《讲好南路革命故事读本》,精选42个典型人物和事件,为宣讲定下“课程大纲”,同时为骨干教员和宣讲员制定管理与考核办法。
“宣讲不是简单讲故事,必须规范、准确、庄重。”陈汉能将宣讲员分成10到12个小分队行动,要求每一场宣讲活动必须设置组织者和主持人,并悬挂小分队旗或横幅,宣讲员佩戴证件,宣讲内容严格依据读本。
陈汉能为广东海洋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青马班”学员讲述南路革命故事。
面对大中小学不同学段的学生,他提出差异化策略:“小学讲英雄人物,中学讲历史事件,大学讲精神密码。”同样讲述南路革命烈士钟竹筠的故事,陈汉能表示,对小学生会讲述其逐步走上革命道路的成长经历,对中学生侧重其革命工作的组织开展过程,而对大学生则深入剖析其党建工作的历史价值和精神内涵。
五年来,他带领团队开展了超2400场宣讲。“思政课的本质和意义是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南路革命故事的讲述,能够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不怕困难、敢于斗争,以此指导自己学好本领,服务祖国。”陈汉能说。
把研究生培养延伸到基层实践
陈汉能的育人工作不仅体现在思政课堂上,更延伸至学校的研究生教育管理领域。
付颖是广东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届硕士毕业生,2023年7月,他作为学校第10批被选派到基层锻炼的研究生,前往湛江市教育局思想政治教育科,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实践锻炼。
“陈老师前期与我进行了多次面谈,以了解我的专业背景、科研方向和实践诉求,并最终为我匹配了与专业高度契合的实践岗位。”付颖回忆,学校还组织了专题培训,为每一名被选派的研究生讲授社会调查、问卷访谈、数据分析等调研方法论。
在实践期间,他参与了湛江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课程衔接现状的调研,并协助起草《湛江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了较为系统的认知。
付颖的经历是陈汉能推动研究生实践育人模式的一个缩影。从学校设立硕士点时开始承担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到助力学校“申博”和取得推免资格,他见证了广东海洋大学研究生教育从无到有、培养规模从小到大的全过程。
2012年,在陈汉能主导下,广东海洋大学与湛江市委组织部合作开展研究生社会实践项目,到目前已连续选派12批次共30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到基层单位实践锻炼。
陈汉能带领研究生进行基层调研。
“研究生培养,尤其是专业学位研究生,不能只在课堂和图书馆的理论学习中。”陈汉能表示,在每期实践结束后,他会要求每一名学生编写和提交一篇总结、一份调研报告和一篇工作日记,并汇编成册,以确保实践项目经验的传承与提高。
在陈汉能看来,“讲好南路革命故事”项目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看似是不同的领域,实则二者均以提高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为目的而开展。“革命故事宣讲锻炼‘讲’的能力,社会实践锻炼‘做’的能力,红色基因与实践精神,在研究生培养上实现统一。”陈汉能说。
*有什么想说的,快来给小媒君留言*
来源:广东教育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