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吃1个和很少吃鸡蛋,到底谁更健康?这个差别你肯定没想到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8-01 01:27 1

摘要:问题在于,当时的研究忽略了一个关键事实:食物中的胆固醇对血液胆固醇的影响远比想象中小。中国营养学会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明确指出,健康成年人每天摄入1个鸡蛋是安全且有益的。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一项涉及52万人的大型研究发现,每天吃一个鸡蛋的人比很少吃鸡蛋的人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了11%。这个结果让许多"怕胆固醇"而远离鸡蛋的人大跌眼镜。

作为一名医生,我见过太多因为误解而错过优质蛋白的患者。鸡蛋,这个被误解了几十年的"胆固醇炸弹",正在科学证据面前洗清冤屈。

上世纪80年代,美国心脏协会建议每周鸡蛋摄入量不超过3个,理由是蛋黄含胆固醇较高。这个建议影响了全球几代人的饮食习惯,至今仍有很多人谈"蛋"色变。

问题在于,当时的研究忽略了一个关键事实:食物中的胆固醇对血液胆固醇的影响远比想象中小。中国营养学会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明确指出,健康成年人每天摄入1个鸡蛋是安全且有益的。

我的门诊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患者:体检发现胆固醇偏高后,立即戒掉了鸡蛋。三个月后复查,胆固醇依然高,但蛋白质营养不良的症状却出现了——肌肉量下降、免疫力降低。

《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的研究追踪了中国50多万成年人平均9年的健康状况。结果显示,每天食用约1个鸡蛋的人群,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降低11%,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降低18%。

这个发现并非偶然。鸡蛋含有丰富的卵磷脂,这种物质能帮助调节血脂代谢,对心血管健康有保护作用。同时,鸡蛋中的优质蛋白质含有人体必需的全部氨基酸,生物利用率高达98%。

更令人意外的是,鸡蛋中的胆碱对大脑健康也有重要意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研究表明,充足的胆碱摄入与更好的认知功能相关,这对预防老年痴呆可能有积极作用。

长期避免鸡蛋摄入的人群,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优质蛋白质不足。特别是老年人,肌肉合成能力本就下降,如果再缺乏优质蛋白,肌少症风险会大大增加。

我曾接诊过一位75岁的退休教师,因为担心胆固醇问题,十年来几乎不吃鸡蛋。检查发现,她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偏低,肌肉量明显不足,经常感到乏力。在营养师指导下恢复每天一个鸡蛋的饮食后,三个月内精神状态明显改善。

鸡蛋还是维生素D、维生素B12、叶酸等营养素的重要来源。缺乏这些营养素会影响骨骼健康、神经系统功能和造血功能。

虽然每天一个鸡蛋对大多数人都是安全的,但烹饪方式很重要。水煮蛋和蒸蛋羹是最佳选择,既保留了营养价值,又避免了额外的油脂摄入。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已经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或遗传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鸡蛋摄入量。这类人群约占总人口的1-2%,不能简单套用一般人群的建议。

对于糖尿病患者,鸡蛋实际上是很好的蛋白质来源。《糖尿病护理》杂志的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适量食用鸡蛋并不会增加心血管风险,反而有助于血糖控制。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健康成年人每周食用鸡蛋3-7个,相当于每天约1个。对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孕产期妇女和体力劳动者,可以适当增加到每天1-2个。

科学的饮食观念需要与时俱进。曾经被视为"危险食品"的鸡蛋,在现代营养学视角下重新焕发了光彩。适量食用鸡蛋,既能满足身体对优质蛋白质的需求,又能获得多种重要营养素,何乐而不为?

当然,任何食物都不是万能的。健康的饮食模式需要多样化,鸡蛋只是其中一部分。配合充足的蔬菜、水果、全谷物和适量运动,才能真正实现健康的生活方式。

你是属于每天吃鸡蛋还是很少吃鸡蛋的人群呢?不妨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饮食习惯,给这个营养丰富的食物一个公平的机会吧。

①.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2.

②. Qin C, Lv J, Guo Y, et al. Associations of egg consumption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a cohort study of 0.5 million Chinese adults[J]. Heart, 2018, 104(21): 1756-1763. DOI:10.1136/heartjnl-2017-312651.

③.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 13(4): 315-409.

来源:医点就通一点号

相关推荐